首页 > 小说库 > 重生 >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

大梭子  /  著 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5-01-18 12:38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小说由作者大梭子所写,情节波澜起伏,细节描写的惟妙惟肖,小说的主人公是周予念周宜安,讲述了:一副他们不问就不罢休的倔强模样。周父想了想还是开口问自己身边的喻文溪,神情严肃:“你告诉爸爸,当年是不是你告诉了宜安予念……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转而看向喻文清:“予念说你也知情,你能说说当时在的情况吗?”

喻文清看了眼周予念,似是认真回想了一番:“那天只有我和文溪还有予念在家,我们都呆在各自的房间,后来我听到响动好像是予念出门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我出房间去接水,刚好碰到回家的宜安,我们只互相点头没有说话,宜安一向不太喜欢和我们说话。然后我就到文溪房间给他辅导作业去了。”

“宜安是什么时候出的门,我不太清楚,后面再听到消息就是他出事的噩耗。”

周父听完后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见一直狠狠盯着喻家姐弟的女儿不禁深感疲惫,对她挥了挥手:“你不要再胡乱攀咬别人,要是宜安看到你如今的样子,他在地下也不得安生。”

喻家姐弟假装旁观者一脸无辜的将事情推得干干净,甚至话里话外都是宜安平时不爱理会他们。

而她的两位至亲也是一脸不赞同,甚至神情中不自觉的带上了一丝厌烦。

是的,周予念从曾经对她视若珍宝的父母眼中看到了厌烦。

她心里痛得几欲作呕,头也快要炸了,但她此刻的情绪却是平静的。

因为她知道这么多年来父母对她的爱已经快要消失殆尽,现在的她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企图破坏他们和谐美满家庭的不可理喻之人。

周予念没有再闹,只是平静地对和喻家姐弟站在一起的父母道:“今天是我的二十七岁生日。”

“还有,你们觉得宜安在地底下看到这一切是会怪我还是怪你们?”

“我理解你们因为宜安的死受的打击太大,所以找一个替代品来试图转移自己的伤痛,但这个替代品不能是他喻文溪!”

说完也没管周父周母的神色,平静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疯狂。

猝不及防地拿出刚刚躲在杂物间听到喻家姐弟的话后就偷偷藏起来的剪刀。

猛然朝脸上带着心虚又有一丝庆幸与得意的喻文溪刺去。

那就一起去死吧!

顿时场面一片混乱,周予念知道她在刺喻文溪时被喻文清用手挡住了,最后只刺伤了喻文清的手臂,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服。

她很快就被周父夺下剪刀给制住,周母哭着朝她说什么她都没听进耳里,所有的一切都无所谓了。

很快救护车警车的鸣笛声交错响起,周予念闭着眼睛任他们将自己带走。

周予念被带去了警察局。

她的父母觉得她病了,有穿白大褂的医生过来问了她许多问题后,警察也说她病了。

把她送进医院治疗,周予念想她确实是病了。

被送到医院后。

她失去了自由,只能每天在医院的范围活动,但她一直很安静,也配合医生的治疗,让吃药就吃药。

父母没有来看过她,只有喻文清来过一次。

喻文清似乎对被她刺伤一事已经毫无芥蒂,依旧是那副温润的模样:“你好好在里面养病,我会替你照顾好叔叔阿姨的。”

“我知道你这么多年一直因为宜安的死很自责,才会对叔叔阿姨说那些话,做出冲动的事,我和文溪都不怪你。”

周予念转过头没有理她,喻文清也不在乎,再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后就走了。

现在的周予念不过是个可怜人,有什么能让她在乎的呢。

书友评论
  • 我很想说出口

    大梭子的《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故事情节紧凑,人性描绘细致,让人期待后续的展开。

  • 个性是态度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给人带来了新颖的阅读体验。作者大梭子的设定非常独特,切入点巧妙,引人入胜。主人公周予念周宜安的个性鲜明,她的智慧和毅力令人钦佩。整个故事由她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过程构建而成,让人看后不禁为之欢呼。这本书的结构精巧,文笔流畅,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引人深思。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作者独特的风格和才华。

  • 耐性与骨气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这本书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作者大梭子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令人身临其境。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引发了无数的惊喜和感动。整个小说的框架定得恰到好处,情节紧凑又不失细腻,读者始终保持着对故事发展的高度关注。这是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佳作,值得推荐给每一位爱好[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

  • 淡水河谷

    《斩断亲缘后,她们才知我不是凶手》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周予念周宜安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她的聪明冷静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为之折服。作者大梭子巧妙地切入故事,设定了一个新奇的背景,并以精巧的结构将各个场景环环相扣,令人过目难忘。文中的配角也出彩,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和共情点,与主角的前后反差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者无法自拔地被其抓住,不断追寻下去。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