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知瑜心口一窒。
脸色一下变得苍白,她拿过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苦,好苦。
这是她第一次喝酒。
原来酒的滋味竟然是这么苦......
欣儿担心又震惊:“公主,你不能喝酒......”
“没有关系。”
心口烧的厉害。
李知瑜扶着椅子慢慢坐了下来,心口有些疼,但她已经习惯了。
徐伯玉脸色也是一变,但发现李知瑜不像有事的样子,又恢复了漠然。
他朝着李知瑜又行了一礼,随后道:“公主,我想带师妹一块去江南,不知可否?”
李知瑜一怔,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这可能是两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旅行了,他却要带上一个莫空桑......
李知瑜久久看着他。
徐伯玉那看着自己的眼里,除了冷漠什么都没有。
李知瑜强撑着身子,从嘴里吐出一个字:“好。”
心口疼得越发厉害,她却不想在他面前表现半分。
徐伯玉得到答案,微微一楫:“多谢公主。”
随后,拉着莫空桑便走了出去。
李知瑜努力撑着的身体顷刻间倒在了地上。
“公主,我去叫太医......”欣儿大惊失色,上前抱住她。
李知瑜蜷缩在地上,双手紧紧捂着胸口:“不用,柜子里还有药......”
明日就要去江南,没必要再让父皇和皇兄担心。
吃过药,李知瑜没有回主卧。
成亲以来第一次,她和徐伯玉分房而睡。
第二日,南下的车队准时出发。
伴着忽起的秋风,李知瑜离开了长安。
这个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队伍没有挂公主旗号,就像普通的南下队伍。
一路住的都是驿站,直到接近江南,主事陈太医才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似乎正值当地节日,外面熙熙攘攘。
李知瑜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站在客栈门口贪恋的看着。
直到陈太医来请,才不舍的回了客栈。
徐伯玉看向她所视的方向,眉头微皱,也转身走了进去。
莫空桑紧紧跟在他身后。
李知瑜走在前面,还没走几步,客栈掌柜上前介绍:“今日是我们当地的喜丰节,大家都会去河里放花灯祈求姻缘。”
接着,又热心的对着徐伯玉和莫空桑说:“公子可带着夫人一起去,今晚可热闹了!”
气氛一时凝结。
李知瑜看着站姿亲密的徐伯玉和莫空桑,默然不语。
而徐伯玉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表情。
陈太医连忙上前:“你乱说什么,这才是我家姑爷和**。”
掌柜尴尬无比:“客官莫怪,小人眼拙,今夜北桥上携手走过的夫妻便可白头偕老,夫人和公子也可前去看看......”
难以抑制的酸楚从李知瑜胸中涌出。
她苦笑一声,径直往房间走去。
长街灯火阑珊,仿若白昼。
李知瑜站在窗口,看着来往的行人,眼中默然。
“公主如果想去,我可以陪您去走走。”
这时,身后传来了徐伯玉的声音。
李知瑜难以置信转身:“真的?”
但掌柜的话一下响在心里。
白头偕老不过是奢望,但是......纵然只有一刻期望她便也满足。
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徐伯玉牵住了李知瑜的手。
她手上拿着徐伯玉买给她的荷花灯,走在人群中,就像普通的夫妻一样。
这一刻,李知瑜几乎感觉有些不真实。
“师兄......”
正当李知瑜失神时,一声刺耳的声音将她拉回了现实。
莫空桑满脸笑意地向他们走来。
但是刚走了两步,她便险些跌倒。
徐伯玉紧握李知瑜的手,瞬间便松开了。
《别后相思长在心》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玄漫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叙事功底。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主角李知瑜徐伯玉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坚持和勇气令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带来新的惊喜和挑战。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别后相思长在心》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作者巧妙地塑造了[主角]的性格,让人念念不忘。整个故事令人意犹未尽,时而感动,时而意外。
《别后相思长在心》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男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感谢玄漫的出色创作。
《别后相思长在心》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从章节设计到情节设置,再到主角的塑造,每一环都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停下阅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