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我比邓玉宸早起了一个时辰。
今日要觐见上位,自然要打扮得隆重些。
我坐在镜子跟前,任由十几名侍女将我精心装扮。
崔氏已是钟鸣鼎食之家,可远比不上皇家的奢华和高贵。
不到半个时辰,我便已满头珠翠。
穿着厚重繁华的朱红朝服,再配上太子妃品阶簪戴的五尾凤钗。
装扮好后,连我自己也险些认不出。
怪不得宫中娘娘们个顶个的美艳绝伦。
果真是富贵养闲人。
上马车时,邓玉宸主动牵了我的手。
「母后为人随和,待会不用害怕。」邓玉宸声音柔和。
和所有新婚夫妇一样,眼中有化不开的柔情。
我知道,他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太子夫妇恩爱和鸣。
我端庄一笑,配合他:「妾身多谢殿下关怀。」
中宫主位,皇后已等候多时。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皇后。
杏眼红腮,眉目雍容,仿佛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说起皇后,倒也称得上传奇。
听闻皇上少年时巡察淮西,与县令之女的皇后娘娘一见钟情。
皇上不顾反对将皇后带回皇宫,跪了一天一夜才得到先皇点头,册封为太子妃。
往后帝后恩爱和鸣,成了一段佳话。
有太子在一旁,我们三人也算其乐融融。
过了一会儿,皇后娘娘让太子先行给皇上请安。
「把你们家茵儿留在这里,陪陪我这个老婆子。」
太子明白,这是皇后娘娘有话要跟我说,识趣告退了。
「好孩子,你别怕,本宫就是想跟你说说知心话。」
我低头听着,答了一声:「诺。」
「你是皇上钦点的太子妃,自有过人之处,本宫也信得过你。」
「秦家那丫头长得也水灵,可惜秦家不争气,连累了她。」
「本宫问你,对于那丫头,你是怎么想的?」
皇后娘娘和煦笑着,仿佛真的在闲话家常。
我略微思考开口:「太子仁厚,不忍昔日故人沦落风尘,这是人之常情。况官场之事,秦姑娘一介闺阁女子又岂能知道?」
「臣媳既嫁给天家,自当一殿下为先,顾全东宫脸面,男女情动本是常事,来日让秦姑娘当个奉仪伴在太子身侧,也是佳话一桩。」
秦姝予虽是罪臣之后,可他被太子所救,足以见得她在太子心中还有些许地位。
现在让她当侍女只是权宜之策。
等来日风波过后,众人快要淡忘时,再为她重新安排个身份,成为太子的女人。
所以,她的地位不能是无名的侍妾。
秦氏身份不光,自然也不能有过高的册封。
那么末等奉仪,就是最适合秦姝予的位置。
皇后点点头,赞许道:「难为你小小年纪便有容人之量。」
「凡是当正妻的,为人母教的第一课就是要有容人的胸襟,你能为秦氏如此考虑,也是她的造化了。」
皇后说罢,不再将话题停到因数与身上,随口问了我的年岁。
「回母后,臣媳今年十七,等过了中秋,便是十八了。」
「你娘生你倒选了个好日子,本宫忽然想起来,我母家在黔扬也有一个小侄女,也是中秋生的。」
我心头一凛。
这才是皇后今日留我的真正目的。
「臣媳听闻黔扬风水养人,养出来的都是和皇后娘娘一样的美人,他日温妹妹若来京都,娘娘可一定要让臣媳见见。」
「她呀,是个有名的小泼皮,被宠得无法无天,她父亲这两日正求本宫来管教她呢。」
皇后口中贬低,可眼中疼爱半分不假。
我试探道:「娘娘说哪里话,姑娘家家的又不像男人要封王拜相,嫁个好人家无忧无虑过一生也就是了。」
皇后叹了一声:「正是呢,只是她太过顽劣,惹得我兄长头疼不已。」
皇后停顿一声,眼神在我身上扫过。
「若是妙妙能有你一半聪慧端庄,本宫也就不愁了。」
这是要借我之手将她侄女塞进东宫了?
话已至此,我已经没有退路。
「娘娘执掌中宫繁忙不已,何不让温姑娘来东宫与我小聚作伴,臣妾与温姑娘年岁相仿,定有说不完的话题。」
皇后拍了拍我的手,眼中笑意更甚:「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如此便辛苦你了。」
《秦姝予邓玉宸崔扶茵》的章节设计引人入胜,让人难以割舍。男女主角的曲折传奇爱情故事令人回味无穷,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
《秦姝予邓玉宸崔扶茵》这本书展现了作者佚名非凡的想象力和写作才华。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冒险的世界。主角崔扶茵邓玉宸的形象鲜明而具有魅力,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秦姝予邓玉宸崔扶茵》的框架设置得非常出色,作者佚名的文笔也十分出众。不同于想象力构架的情节,这本书以淡淡的细水长流的温馨隽永打动读者。读完后,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感受,让人产生了一种想要再次阅读的冲动。
《秦姝予邓玉宸崔扶茵》是一部令人沉浸其中的优秀作品。作者佚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而真实的世界。主角崔扶茵邓玉宸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读者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紧张、感动、欢笑。这本书的文笔流畅,情节紧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