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是因为巨大冲击造成的耳内损伤,不太适合再在频繁试验的炮兵团,这会加剧你的听力下降”,医生看了看陈继军已经露出电线的破旧助听器,“助听器还没配上吗?徐团长去沈市随便带一个回来就行。不是我吓唬你,你再这么耗下去,真的会聋的”。
陈继军胸口一阵发闷。
他才二十三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也不想耗成聋子。
他曾三次拜托徐秀英去沈市带回助听器,但蒋红斌总能搞出问题。
第一次,助听器才拆封。
蒋红斌偏偏为了感谢他,端着汤过来,好死不死汤锅翻了,还偏偏翻倒在助听器上。
蒋红斌跪着向他道歉,徐秀英却勒令陈继军收拾残局,“不就是一个助听器吗,有必要让红斌跪着道歉?”
第二次,助听器还没拆封,蒋红斌的女儿蒋苗苗非要帮忙拆封,拆完盒子,就带去和小伙伴玩,回来的时候已经被踩坏。
而徐秀英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孩子不懂事,下次再买一个就是了”,便不了了之。
第三次,助听器压根就没到她这。
原因竟然是蒋苗苗出于愧疚打算亲手交给他,但玩得太高兴,将助听器忘在了他们吃饭的国营饭店。
这次徐秀英连解释都懒得解释,还是陈继军问了警卫员才了解到原因。
陈继军自知不能等徐秀英,于是打了外出申请报告,打算自己去沈市购买。
徐秀英却不予批准,甚至还以军区试验需要保密的原因要求他避免不必要外出。
陈继军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助听器,在她眼里原来是“不必要”的理由。
那之后,他便申请了沈市学校的调任,毕竟他因公致残,组织也承诺给他补偿优待。
而最后他的调任不明不白地被撤回了。
他曾问过军医,他耳朵恢复的可能性。
“难,你本来就是巨大声波冲击造成的损伤。之前也和你说过,必须静养,避免一切噪音**,更别说你还在炮兵团工作,三天两头实验,你这耳朵,聋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陈继军在机密项目申请的时候特意写下了自己的病历,希望组织考虑他的情况,他也愿意静默地在戈壁中奉献。
他刚出检定所,碰巧看到徐秀英带着蒋红斌和蒋苗苗从军区吉普车上下来。
三个人喜气洋洋,警卫员帮忙搬下来大包小包。
陈继军却躲无可躲。
蒋红斌故意急急忙忙地开始脱身上的毛呢子大衣,“诶呀,姐夫,我路上怕冷才披上的,这是秀英给你买的,你赶紧试试”。
那件大衣是蒋红斌喜欢的颜色和款式,连尺码都刚刚好。
蒋红斌个子比陈继军矮一些,喜好也千差万别。
陈继军这一天身心俱疲,实在懒得戳穿。
偏偏,蒋红斌却不想放过他,刚脱下一点大衣,他便作势打了个喷嚏。
徐秀英眼疾手快地把大衣给他拉了上去,“你穿着吧,下次我再给他买”。
蒋苗苗抱着洋娃娃欢呼,“干妈,沈市可太好玩了,下次我也要跟着去”。
原来,他们去了沈市。
陈继军嘲讽,“徐团长不是说非必要不出军区吗?”
《八零技术员踹掉军花去立功》这本书让人陶醉其中。作者幺蛾的文笔细腻流畅,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情感。主角陈继军徐秀英的形象生动鲜明,她的坚韧和聪明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八零技术员踹掉军花去立功》这本书展现了作者幺蛾卓越的想象力和写作天赋。他通过精妙的叙述和恰到好处的情节铺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幻而真实的世界。主角陈继军徐秀英的形象立体而生动,她的聪明和坚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情节紧凑而又引人入胜。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这是一本充满魔力和感动的佳作,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八零技术员踹掉军花去立功》是一部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的作品,作者对人性的细致描写和故事的连贯性令人印象深刻。期待看到后续情节的发展和令人满意的结局。
幺蛾的书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八零技术员踹掉军花去立功》。故事情节意想不到,跌宕起伏,吸引人的同时又充满了悬疑。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下去的好书,太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