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丈夫的哥哥战死,夫家却让丈夫兼祧两房。
我的丈夫夜夜宿在嫂嫂房里,还要求我贴身侍奉。
他们怜惜嫂嫂早早丧夫,要我日日请安。
连我刚出世的孩子,也被嫂嫂抱走。
可直到孩子高烧不退,夫家冷眼旁观。
我才知道——这里从来就不是我的家。
......
许靖安战死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绣一幅百子千孙图。
三年前,我没有十里红妆,没有新郎迎亲,只有一顶寒酸小轿,将我从叶家的破落小院抬进许家的偏门。
「二娘子,老爷和夫人喊您去前厅。」丫鬟巧儿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些急促。
我放下绣棚,整了整素净的衣裙。
自从嫁进来,我便习惯了这样的传唤。
许家上下,除了陪嫁丫鬟小桃,没人把我当主子看。
许靖诩娶我,不过是因为我家未曾没落时的一纸婚约。
前厅里,许老爷和许夫人端坐在上首,面色沉痛。
许靖诩站在一旁,眉头紧锁,而白若初——我那名义上的嫂嫂,正伏在许夫人膝上啜泣,一身素白孝服衬得她愈发楚楚可怜。
「婉兮来了。」许老爷抬眼看我,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靖安战死,家中不能无后。从今日起,靖诩兼祧两房,既要延续二房香火,也要替靖安留下血脉。」
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兼祧两房?
我缓缓抬眸,看向许靖诩。
他避开了我的目光,只低声应道:「儿子明白。」
白若初抬起泪眼,目光在我身上轻轻一扫,又柔弱地垂下。
可那一瞬,我分明瞧见了她眼底的得意。
许夫人拍了拍白若初的手,叹道:「若初年轻守寡,实在可怜。靖诩,你日后要多照拂她。」
「是。」许靖诩应得干脆,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站在那里,像个局外人。
晨露未散,我已早早立在白若初的门外。
自从许家宣布兼祧那日起,丈夫许靖诩一直宿在这里。
许家给我立的规矩是:每次夫君与寡嫂同房,作为妻子的我,要贴身伺候。
这是第五十一日。
掌灯,端水,整理床铺。
我夜夜立在屏风后,听我的丈夫与寡嫂欢好,夜半方歇,晨日还需来请安。
穿过回廊时,我听见内室传来许靖诩低低的说话声,伴着白若初娇软的笑。
那笑声像一根细针,扎得我眼眶发疼。
「弟妹来了?」白若初倚在榻上,身上只披着件杏色纱衣,露出半截雪白的颈子。
许靖诩坐在她的身侧,手中还攥着一抹青丝。
我福身行礼。「给嫂嫂请安。」
铜盆里的水已经凉了。
我拧干帕子递过去,她却故意一抬手,帕子"啪"地掉在地上。
「弟妹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吗?」她居高临下地睥睨着我。
「还是说,心里不情愿?」
许靖诩皱眉看过来。
我弯腰拾起帕子,指尖浸在冷水里,轻声道:「嫂嫂多心了。」
这样的戏码几乎每日都要上演。
有时是茶太烫,有时是发髻梳得太紧。
我默默退到角落,像是一件被遗忘的旧物。
明明是正妻,却与她房中的丫鬟没有两样。
待他们用过早饭,许靖诩牵着白若初的手道:「今日我要去书院,晚些回来。」
「呕——」
《锦绣长宁》这本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梦境的世界。作者漫卷云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创造出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主角许靖诩白若初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神秘感。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惊奇和温暖。
《锦绣长宁》的框架设置得非常出色,作者漫卷云的文笔也十分出众。不同于想象力构架的情节,这本书以淡淡的细水长流的温馨隽永打动读者。读完后,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感受,让人产生了一种想要再次阅读的冲动。
《锦绣长宁》这本书展现了作者漫卷云非凡的想象力和写作才华。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冒险的世界。主角许靖诩白若初的形象鲜明而具有魅力,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锦绣长宁》这本书充满了智慧与勇气。作者漫卷云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主角许靖诩白若初的成长历程。她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坚韧和聪明,激励着读者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整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每一个转折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部令人充满期待和感动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