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潇湘馆的竹帘外爬满了翡翠般的爬山虎,叶片间藏着悟空变的金铃蝉,每只蝉翼都刻着“笑”字,振翅时便发出细碎的欢鸣。黛玉坐在临窗的湘妃竹案前,笔尖悬在《南华经》上,却盯着石桌上那堆歪歪扭扭的折纸——全是悟空用御赐黄绫折的小猴,有的抱着金元宝,有的捧着药葫芦,最妙的是只折成莲花座的,猴爪间还夹着粒迷你金箍棒。
“姑娘,孙公子又在藕香榭闹事了。”紫鹃端着冰镇酸梅汤进来,眼尾藏着笑意,“他说要给您挖‘水晶藕’,结果把池子里的锦鲤全赶上了岸,说是‘让妹妹钓鱼解闷’。”
黛玉搁下狼毫,只见窗外闪过道金红影子,悟空正光着脚踩在荷叶上,尾巴卷着串拇指大的珍珠,每颗珍珠里都封印着不同的景致:花果山的飞瀑、蓬莱岛的云雾、甚至天宫的蟠桃宴。他看见她望过来,立刻高举珍珠串,犬齿在阳光下白得发亮:“妹妹快看!这是俺找蚌精借的‘千景珠’,往后您足不出户,便能看遍三界风光!”
荷叶“咔嚓”一声折断,他抱着珍珠串摔进水里,溅起的水花湿透了黛玉半幅《蝉鸣图》。她看着他像落汤鸡似的爬上岸,尾巴还滴着水,却仍护着珍珠串不让进水,忽然想起前日他偷偷在她鞋底绣的小猴图案——说是“防跌倒”,针脚却歪得像金箍棒画的弧线。
“过来。”她取出竹丝手帕,替他擦去脸上的水珠,指尖触到他耳后未褪的绒毛,“既知我喜静,何必总弄出这般动静?”
悟空蹭着她的掌心,像只撒娇的大猫:“俺见你整日对着药罐发呆,想让你多笑笑嘛。那年在火焰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扇能凉十里,俺去借扇子时——”
“又去闯祸了?”黛玉忽然注意到他袖中露出的焦边,分明是被仙火灼过的痕迹,“珍珠串是用你尾毛换的吧?”
他的尾巴猛地绷直,耳尖发红:“就拔了三根!蚌精说须得仙猴毛才能凝住景致,俺想着妹妹爱诗,便把每颗珠子都刻成了七言绝句——”
黛玉翻开珍珠串,果然每颗珠子里都浮着细小的金字,第一颗写着“荷叶田田鱼戏珠,不如妹妹一笑殊”,第二颗是“蟠桃宴上千般好,不及潇湘竹影孤”。她忽然想起昨夜他蹲在灯影里,用金箍棒当绣花针,替她补孔雀裘的模样——那针脚虽乱,却在补丁处绣了只捧着药碗的小猴。
“以后要送东西,须得先问我。”她将珍珠串收进锦囊,里面还躺着他送的雪桃核、牡蛎壳粉、千景珠,每样都带着他的体温,“比如这孔雀裘——”她指着案头补到一半的雀金裘,补丁上的小猴正抱着朵仙草,“你绣的小猴尾巴太长,穿起来总勾住屏风。”
悟空立刻来了精神,变回小猴子蹦上案头:“俺改!把尾巴卷成桃枝状如何?再给小猴添盏琉璃灯,夜里替妹妹照文墨。”他爪子握着比自己还高的绣针,忽然看见砚台里的墨汁,眼睛一亮,“妹妹教俺写诗吧!昨日二郎神笑俺‘只会耍棒不会弄墨’,俺偏要写首《夏夜吟》气死他!”
黛玉被他逗得笑出声,忽觉喉间发甜,忙用帕子掩住。悟空见状立刻僵住,爪子轻轻替她顺气,金瞳里映着她泛白的唇色:“是不是又咳了?都怪俺方才摔进水里,带了湿气进来——”
“不妨事。”她按住他冰凉的爪子,忽然想起午后在库房看见的景象:他的兵器架上,金箍棒旁整整齐齐摆着她的花锄、螺子黛、甚至半罐喝剩的枇杷膏,兵器架上还刻着“绛珠居”三个字,笔画间缠着金箍棒变的桃枝。
是夜,银河横亘天际,猴毛瓦上的小猴们举着萤石灯,在屋顶拼出“安睡”二字。黛玉倚在新制的雕花拔步床上,看着悟空趴在案头苦学写诗,尾巴烦躁地甩来甩去,笔尖在宣纸上晕开大片墨团。
“‘夜静竹影深’……下句怎么接?”他抓耳挠腮,忽然看见她床头的珍珠串,眼睛一亮,“‘珠灯照美人’!”
黛玉笑得伏在枕上:“平仄不对,且‘美人’二字太俗。”她忽然支起身子,取过他的诗稿,在旁边添了两句:“‘金铃鸣露叶,素手补裘痕’——”她指着诗中“补裘痕”三字,“说的是你昨夜替我补衣服,针脚虽乱,却比天衣还暖。”
悟空盯着墨迹,忽然抓住她的手,指尖抚过她掌心的薄茧:“俺在花果山时,母猴子们补裘用的是藤条,哪像妹妹用的是金丝。你这手该拿笔写诗,不该沾药渍绣补丁……”
他声音忽然低下去,尾巴卷住她的手腕:“五百年前在五行山,俺看着自己的手从石缝里长出血肉,想着若能自由,定要让这双手护住想护的人。如今才懂,护人不是用棒打,而是用手暖。”
黛玉望着他眼底翻涌的金焰,忽然想起白天在珍珠串里看见的画面:五行山下,小小的绛珠草从石缝里挤出露水,滴在困在山中的金猴额间。原来他们的羁绊,早在时光的褶皱里写就,如今不过是顺着命运的纹路,轻轻展开。
“把你的手给我。”她取出螺子黛,在他掌心画了朵小小的仙草,“以后若再受伤,便想想这朵草——它曾在石缝里等了你三百年,如今只盼你平安。”
悟空望着掌心的黛色仙草,忽然低头吻了吻她的指尖:“俺记住了。以后金箍棒只打该打的妖,该护的人,便用这双手捧着。”
更鼓敲过三更,黛玉终于搁下针线,雀金裘上的小猴补丁已绣完,尾巴卷着盏琉璃灯,灯芯正是悟空的一根尾毛。她看着趴在案头睡着的身影,他的爪子还握着半支断笔,脸上沾着墨渍,像只偷喝了墨水的小兽。
夜风掀起窗纱,猴毛瓦上的萤石灯忽然齐明,照亮了他肩头新添的浅红抓痕——那是白天替她摘莲蓬时,被荷茎划破的。黛玉轻轻替他盖上薄被,指尖划过他掌心的仙草印记,忽然觉得,这世间最温暖的法术,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有人愿用伤痕,为你铺就一条开满桃花的路。
她取出白天未完成的《蝉鸣图》,在角落添了只金猴,正趴在爬山虎叶间,尾巴卷着串珍珠,爪心托着滴露水。题款处落下小字:
“金猴夜补雀金裘,墨字歪斜韵却柔。
莫笑人间痴态甚,情丝原是劫中收。”
窗外,金铃蝉忽然齐声振翅,将“笑”字金铃摇得叮咚作响。悟空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尾巴自觉地卷住她的手腕,像条永不松开的金链。这一晚,潇湘馆的猴毛瓦下,两个曾被命运刻上孤独的灵魂,终于在彼此的掌纹里,找到了最安稳的归处。
《四大名著串台之悟空和黛玉的双向》这本书令人惊喜不断。作者长留先生的文笔优雅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黛玉悟空的性格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结构精巧,前后呼应,扣人心弦。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佳作,读者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无法自拔。
《四大名著串台之悟空和黛玉的双向》是一部令人沉浸其中的优秀作品。作者长留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而真实的世界。主角黛玉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读者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紧张、感动、欢笑。这本书的文笔流畅,情节紧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四大名著串台之悟空和黛玉的双向》是一本让人感动至深、跌宕起伏的作品。男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出色,故事牵动人心,让人沉浸其中。感谢作者长留先生的智慧,写出了如此精彩的作品!
长留先生的《四大名著串台之悟空和黛玉的双向》是一部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佳作。情节扣人心弦,人性描绘入微,让人对后面的剧情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