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昭昭?
听见熟悉的声音,萧庭策的脚步一顿。
路之遥竟然唤她昭昭?这是她的母亲给她取的名字,仅有自己在以前会唤她,但是她现在已是君王。
萧庭策便在也没有这样唤过她了。
心痛的好像无法呼吸,原来这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才能唤她的小名。
他僵硬着抬腿,又往前走了两步,便看见景慈坐在路之遥的旁边,两个人捧着同一本书在看。
而本该讨论功课的萧元则在一旁的小书桌上认真的研墨。
景慈更是不顾及萧元还在旁边,抱住路之遥,直接吻了起来。
"就你会哄我开心。"
原本研磨的萧元捂着自己的眼睛等了好一会,才问道:"母后,你们好了没?"
景慈倒没什么,路之遥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昭昭,你应该去陪凤君的,今日是凤君生辰,他应该还在等你。"
"不用管他,元儿也希望早日有个弟弟妹妹。"
她话音刚落,萧元立马接话道:"是啊,父皇整日就知道瞎念叨,我都烦死他了,我现在只希望早日有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来陪我玩儿。"
景慈刚想起身带着路之遥往床榻那边去,抬头便看见门外的萧庭策。
路之遥也起身道:"凤君,我只是在教导太子的功课,没有看到您,请您恕罪。"
萧庭策没有回应他的话,只是定定的看着景慈。
但是她没有丝毫的解释。
而是向外说道:"大胆!凤君来了怎么没人通报!"
一个小太监立马跑进来跪下:"回陛下,您先前说过凤君可随时出入御书房,不必通报。"
景慈有些语塞:"敢和我顶嘴,来人给我掌嘴!"
小太监就这样被拖了下去。
景慈情绪这才好一些,她看回萧庭策,装作刚刚想起来:"朕今日事务多了些,一时忘了你的生辰,礼物会命人送过去。"
而一旁的萧元却全当没看见他似的,只是拉着路之遥的衣袖,一句话也没说。
虽然早就知道了真相,但是当萧庭策亲眼看到这一幕时还是有些心痛无比,三人的画面在他眼里看起来格外的刺眼。
这两个明明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可现在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多余的人。
萧庭策暗自苦笑:"不怪陛下,是我唐突了。"
不像是年少时一路扶持的夫妻,更像是君臣的相处之道。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
帝王之心,向来深不可测,他居然还妄想一生一世一双人。
在这个世界里,他最牵挂的两个人都已经背叛他。
他又有什么还值得留恋的呢?难道是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凤君之位吗?
真是虚妄又可笑。
萧庭策独自走回了自己的寝殿,一路的冷风吹的他清醒不少。
他看着放置在一旁取暖的炭盆里,从摸出那枚怀中已经些许破旧的香囊。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景慈便是怀着身孕时也要一步一步爬上山,去替他求的平安符就被她缝制在这香囊中。
既然求他平安的人都早已忘了,那着物件留着也没什么意义了。
他毫不犹豫将香囊丢进了炭盆中。
火炭遇到布料,瞬间将其点燃。
他要回去了,回到那个人人平等的时代。
她们这两母子,他都不打算要了。
作者知意的《繁花已落梦终散》展现了他老辣的文笔和成熟的故事构思,让人欲罢不能。这是一本值得书虫们强烈推荐的好书!
《繁花已落梦终散》是知意的代表作之一,其故事构思成熟合理,文笔娴熟,读起来非常吸引人,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繁花已落梦终散》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知意深厚的情感和艺术才华。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结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故事。主角萧庭策景慈的形象鲜活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萧庭策景慈在《繁花已落梦终散》中的出色表现,让我难以忘记。他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剧情让我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