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等你死了再说
程诗音从满地冲淡的血迹里站起身,周清河的话一路渐渐远离洗手间,每一字每一句却都杀伤力不减地直刺她的心脏。
那种痛,已经无法用呼吸的频率来衡量计算。
我爱你这三个字,明明对于他来说是这么随意......
她甚至曾亲耳听到他跟一个兄弟说过——
【**这么**的宝贝你都搞得到手,哥简直爱死你了。】
所以,只有她不配。
只有她程诗音不配么?
“周清河!”
程诗音捂着胸口,跄跄踉踉闯出门,追上男人的脚步。
“你等一下,你......你听我说完行么?”
她满含湿润的眼睛在这一刻早已挤不出爱的光,她只想活,只想活。
“清河,你说句你爱我好不好?就说一句,我要......我要死了。只要你说了,就能救我......求求你了。”
程诗音攥住周清河的双手,一把撕开了自己的上衣,露出早已被鲜血浸染的胸膛。
她颤抖着双唇,乞怜道:“你看,我真的要死了,我的心脏——”
周清河的脸上瞬间露出茫然又不耐的神情:“程诗音,你是不是真有病?哪有什么伤,你做梦是不是!”
他看不到,除了那些脏兮兮的血迹,他看不到程诗音的胸口上有任何伤口。
那白花花的肌肤吹弹可破,完好无损,甚至连之前锁骨上的那块陈年旧伤疤都消失不见了!
那是死神的障眼法,强行痊愈了她整片胸膛上的伤口,肌肤早已完好如初。
程诗音的耳边再次传来那无情又空灵的声音:【程诗音,你这样是违反我们约定的规则的。】
人因爱而生忧,因爱而生怖。甘不离于爱,无谓忧和怖。
【你看,他甚至都不记得你左边锁骨上本来应该有一块伤疤,那是你当年为了救他留下的。一个从来没有把你放在爱的字眼上的男人,你又何苦执着?诱导,欺骗,妥协,都没有任何意义的。】
程诗音默默垂下头,伸手摸了摸自己左边锁骨上那块突兀的丑陋的伤疤。
此时此刻,看在周清河的眼里一切早已愈合如初。
那是几年前他被人绑架时,她独自一人去交赎金,最后在绑匪准备撕票开枪时,毅然替他挡下那致命子弹时留下来的。
断裂的锁骨折断了大动脉,她几乎失去了全身三分之一的血。
病床前,男人红着眼睛守了她七天。
醒来的第一句话是程诗音你怎么狠心到现在才睁开眼,你死了我怎么办?
是啊,他在意的,是她死了,自己怎么办?
可他明明就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
她在他身边整整七年,可他决心换一个女人,只要七秒钟的念头。
“赶紧把衣服穿上,身上来了还这么主动,你是有多饥渴?”
周清河不耐烦地站起身,收回在程诗音身上落了许久的目光。
他也曾喜欢她的容貌,也曾迷恋她的身体,更贪恋的是她在自己身边数年如一日的温柔乖巧。
可是,再好的一切,多了也会腻了。
他会腻,她也一样。
“我当你是七年之痒,心思活了,这次的事不跟你多计较。你要是觉得累了,下礼拜我放你一段假,找个喜欢的地方去休息一阵,回来就不要再跟我搞事了。”
周清河起身,穿上外套,准备出门。
“清河,如果我真的死了呢?”
程诗音单手捂住自己的胸口,衣服穿好,障眼法也解除了。
可是在周清河的眼里,他只当那些血只是程诗音故意矫情造假弄出来的。
除了厌恶和不耐,他给不了任何情绪。
“我是说,假如我真的死了,在我的墓碑前,你会愿意说我爱你么?”
程诗音哽咽着,咽下喉咙里翻涌不堪的血腥气,眼睛泛滥着的泪意,却容不下那男人的半点耐心。
“那等你死了再说。”
周清河嘴角一挑,俯身过去一把勾住了程诗音的脖子。
因为嫌弃而刻意没有贴上她胸前沾染一片的血迹,只是凑过去半挑逗地在她唇上点吻了一下。
“乖点。我最爱你床上的骚模样,只可惜你现在不能做。”
说完,他拿上外套推门离开。
程诗音怔在原处,低下头,盯着自己胸口处越来越大的那片玫瑰花。她想苦笑一下,却是蓦地一口鲜血扑出唇——
《一朝春尽觅残红》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猫桃桃独特的想象力和文笔。他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精心构建的情节,将读者带入一个令人着迷的世界。主角程诗音周清河的形象鲜明而又具有深度,她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勇气。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感情,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
《一朝春尽觅残红》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从章节设计到情节设置,再到主角的塑造,每一环都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停下阅读的脚步。
向《一朝春尽觅残红》作者发出诚挚的请求,请继续关注这条评论! 《一朝春尽觅残红》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程诗音周清河的成长历程令人感动,他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聪明冷静的思维。作者猫桃桃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篇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
《一朝春尽觅残红》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程诗音周清河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她的聪明冷静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为之折服。作者猫桃桃巧妙地切入故事,设定了一个新奇的背景,并以精巧的结构将各个场景环环相扣,令人过目难忘。文中的配角也出彩,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和共情点,与主角的前后反差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者无法自拔地被其抓住,不断追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