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扇结缘永和十六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南昭王朝的京城洛安沐浴在绵密的春雨中,
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施府后园的梨花经了一夜风雨,碎玉般铺了满地。瑶卿倚在雕花窗边,
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凝结的水珠。"**,该梳妆了。"丫鬟青芷捧着鎏金妆奁进来,
"今日曲江诗会,夫人嘱咐要早些出门。"瑶卿轻叹一声,由着青芷为她挽发。
铜镜中的少女眉如远山,眼含秋水,只是眉间总凝着一丝化不开的愁绪。
再过半月就是她及笄之日,父亲已在相看人家,听说严丞相府上透出了结亲的意思。
"用这支竹节簪吧。"瑶卿推开青芷递来的金凤步摇,
从妆匣底层取出一支青玉雕成的竹节簪。这是去年在慈恩寺求来的,住持说竹有气节,
最配君子。马车穿过湿漉漉的街道,停在曲江畔的芙蓉园外。瑶卿扶着青芷的手下车时,
雨恰好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江面碎银般的波纹上。"施**来了!
"园内传来一阵骚动。瑶卿缓步走入,见水榭中已聚集了数十位公子闺秀。
她的出现让交谈声骤然低了几分——礼部侍郎之女施瑶卿的才名,在洛安闺秀中无人能及。
"瑶卿妹妹!"翰林院编修之女林绾绾迎上来,亲热地挽住她的手,"就等你了。
今日诗题是'春水',李祭酒说要现场评出魁首呢。"瑶卿浅笑颔首,
目光却不经意被水榭角落一道青影吸引。那是个身着靛青长衫的年轻男子,正独自临江而立,
背影如修竹般挺拔。似是察觉到视线,他忽然转身,与瑶卿四目相对。
那是一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那是崔珩崔子瑜。"林绾绾顺着她的目光低声道,
"清河崔氏的旁支,家道中落,却写得一手好文章。上月他的《洛河赋》连圣上都称赞呢。
"瑶卿急忙收回视线,却见那人已向她走来。他行走时袍角纹丝不动,宛如风中竹枝,
自有一番清峻气度。"久闻施**诗才。"崔珩在五步外站定,拱手一礼,
"不知今日可否有幸得见?"他的声音低沉清朗,像竹管轻叩的声响。
瑶卿注意到他手中握着一把未展开的折扇,竹骨泛着温润的光泽。"崔公子谬赞。
"瑶卿还礼,袖中手指微微蜷缩,"不过是闺阁游戏,难登大雅之堂。
"崔珩忽然展开手中折扇:"这把扇子缺了题词,不知施**可愿赐墨?
"扇面是上等的宣纸,素白如雪。瑶卿抬眼看他,发现他眼角有一颗极小的泪痣,
给这张清冷的面容添了几分温柔。"**..."青芷小声提醒,递上随身携带的笔墨。
瑶卿接过狼毫,略一思索,在扇面上写下:"曲江水暖鸭先知,嫩柳抽芽燕未迟。
若问此心何所似,春风十里不如诗。"最后一笔落下,水榭中已围过来不少人。
崔珩凝视扇面,忽然轻笑:"好一个'春风十里不如诗'。只是..."他指向第三句,
"'此心'二字,可否改为'君心'?"瑶卿耳尖一热,还未应答,忽听一阵喧哗。
人群如潮水分开,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摇着金丝折扇走来,身后跟着七八个随从。
"严公子来了!"有人低呼。瑶卿心头一紧——严世蕃,严丞相独子,洛安城出了名的纨绔。
她下意识后退半步,却撞上了身后的崔珩。一只温热的手掌虚扶在她腰后,又迅速撤离。
"施**。"严世蕃直勾勾盯着瑶卿,完全无视一旁的崔珩,"家父前日还提起,
说令尊有意与我们严府结亲呢。"瑶卿脸色煞白。父亲确实提过此事,但她以死相拒,
父亲答应再作考虑。如今严世蕃当众说出,分明是要断她后路。"严公子慎言。
"崔珩突然开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在诗会上妄议?
"严世蕃眯起眼睛:"你是何人?也配插嘴本公子的事?""在下崔珩。"他不卑不亢,
"只是觉得,对施**这般闺秀,当以礼相待。"严世蕃冷笑一声,突然伸手去抓瑶卿手腕。
电光火石间,崔珩的折扇"啪"地打开,恰好隔在二人之间。
瑶卿闻到一股淡淡的竹香从扇骨间飘散开来。"香竹扇?"严世蕃盯着扇面上瑶卿的题诗,
脸色阴沉,"原来你们...""诗会开始了!"李祭酒的声音及时响起,"请诸位入席。
"严世蕃狠狠瞪了崔珩一眼,甩袖而去。瑶卿长舒一口气,却听崔珩低声道:"这把扇子,
请**收好。"瑶卿愕然:"这...""扇骨是家父生前从岭南带回的香竹所制,
遇热生香。"崔珩将扇子放入她手中,"今日蒙**题诗,此扇已价值连城。
他日若**有需,可持此扇到清河崔氏任何一家商铺求助。"他的指尖擦过她的掌心,
留下一片灼热。瑶卿低头看扇,发现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珩当守此心,如竹有节,
至死不移。"雨又悄悄下了起来,打在香竹扇上,发出细碎的声响。2竹影传情四月十五,
月圆之夜。瑶卿跪在祠堂冰凉的地砖上,膝盖早已失去知觉。
自从三日前父亲宣布与严家定亲的消息后,她就被罚在此思过。香竹扇贴身藏着,
竹香混着墨香,是她唯一的慰藉。"**..."青芷悄悄溜进来,从袖中掏出半个冷馒头,
"趁热吃吧。"瑶卿摇摇头:"父亲怎么说?"青芷眼眶红了:"老爷说...说严家势大,
若不结亲,只怕您兄长明年春闱..."瑶卿咬住嘴唇。兄长施瑜寒窗十载,
就等着明年春闱一展抱负。严崇身为丞相,主掌科考,若要为难,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崔公子...可有消息?"青芷凑到她耳边:"崔公子托人带话,说今夜子时,
在后角门等您。"瑶卿心头一跳。自从诗会后,她与崔珩再未相见,
只通过青芷传递过几封信件。他说正在想办法,要她耐心等待。可如今婚期已定,
五月初八就要过门...梆子敲过三更,瑶卿换上青芷的衣裳,悄悄溜出祠堂。
后角门的铜锁早已锈蚀,轻轻一推就开了缝隙。月光下,崔珩一袭夜行衣,眉目如画。
"崔公子!"瑶卿险些落泪。崔珩一把拉住她的手:"跟我来。"他们沿着僻静小巷疾行,
最后停在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前。崔珩叩门三长两短,一个老仆开了门。
"这是...""我老师的别院。"崔珩引她入内,"他如今在江南游历,宅子空着。
"院内竟有一片竹林,月光透过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崔珩带她到竹林深处的凉亭,
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桂花糕?"瑶卿认出这是她最爱吃的城南王记点心。
"跑了好几家才买到。"崔珩笑着看她小口品尝,"慢点吃,别噎着。"瑶卿鼻子一酸。
自从定亲后,父亲不许她出房门一步,更别说吃这些零嘴儿了。"崔公子,
我...""叫我子瑜。"他轻声道,"我表字子瑜。
"瑶卿耳根发热:"子瑜...我五月初八就要过门了。"崔珩神色一凛:"我知道。
我正在想办法。"他握住瑶卿的手,"老师与几位清流大臣联名上奏,弹劾严崇卖官鬻爵。
只要圣上批阅,严家必倒。""来得及吗?""最迟四月底就有结果。"崔珩目光灼灼,
"瑶卿,你信我吗?"瑶卿从怀中取出香竹扇,轻轻展开。月光下,"珩当守此心,
如竹有节,至死不移"的字迹清晰可见。"我信。"她将扇子按在胸口,
"但若事不可为..."崔珩突然单膝跪地,双手捧住她执扇的手:"天地为证,
我崔珩此生非施瑶卿不娶。若违此誓,犹如此竹——"他抽剑斩断身旁一根青竹,
"立断当场!"瑶卿泪如雨下,也跪了下来:"我施瑶卿此生非崔珩不嫁。若违此誓,
有如此扇——"她作势要撕,被崔珩急忙拦住。"别..."他将扇子收回,轻抚扇面,
"留着它。若...若我真有不测,这扇子就是我的魂魄所依。"夜风骤起,竹叶沙沙作响,
像是在为这对有情人作证。3血溅竹香四月廿八,暴雨倾盆。
瑶卿被软禁在严府别院已近十日。那夜与崔珩分别后,她刚回府就被父亲发现。盛怒之下,
父亲提前将她送入严府"熟悉规矩"。"**,用些粥吧。"严府的丫鬟将食盒放在桌上,
眼中带着怜悯。瑶卿摇头。自从入府,严世蕃每日都来骚扰,昨日甚至强行剪去她一绺头发,
说是要做法让她死心塌地。她唯一庆幸的是香竹扇被缝在贴身小衣内,未被搜走。
窗外电闪雷鸣,瑶卿忽然听见一阵异响。她警觉地抬头,见窗棂微微颤动。"谁?
""瑶卿..."熟悉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子瑜!"她扑到窗前,
《若问君心何所以》是一本充满温馨与感动的小说。作者香新儿的文笔流畅而细腻,他通过淡淡的叙述将温馨和隽永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整个故事的框架定得恰到好处,各个情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人不禁陷入其中。主角瑶卿崔珩严世蕃的形象鲜明,她的坚韧和冷静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这本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次翻开都能重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
香新儿的《若问君心何所以》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故事情节紧凑,人性描绘细致,让人期待后续的展开。
《若问君心何所以》中的瑶卿崔珩严世蕃具有鲜明的个性,让人难以忘记。剧情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使人记忆犹新。
香新儿的《若问君心何所以》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故事情节紧凑,人性描绘细致,让人期待后续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