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第七次心颤

第七次心颤

第七次心颤

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5-21 18:11
《第七次心颤》作为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的一部古代言情文,文章结构很好,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人物的性格、行为活灵活现,思路新奇,主要讲的是:血流过的位置。更夫的梆子恰好敲到第七下。沈知微踉跄退后,短剑当啷坠地。程晏之肩血浸透靛青衣衫,却弯腰拾起她掉落的账册残页……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苏州城的秋雨下得绵密,戏台檐角的红灯笼被雨水浸透,烛火在湿漉漉的纸罩里摇曳,

将台上杜丽娘的水袖映得如血般艳烈。沈知微唱到“生者可以死”时,忽觉喉间一涩。

台下第三排正中的位置,有人缓缓站了起来。青竹伞面抬起,露出一双淬了寒星的眼。

那人着靛蓝官袍,腰间悬一柄镶蓝宝石的短剑,指节叩在案上,一声一声,

压得满场噤若寒蝉。“沈**,别来无恙。”铜钱如骤雨砸向戏台,叮叮当当滚落满地。

沈知微的绣鞋踩住一枚,低头瞧见钱上沾着血——是方才铜钱飞溅时划破了她的脚踝。

更夫缩在廊柱后,看见那位大人弯腰拾起她掉落的白玉耳坠,用手帕裹了,

又不动声色地抹去指尖沾的血。后台的油灯芯爆了个火花。兰姨捏着紫檀算盘,

将班主刚收的赏银推到她面前:“程大人赏的,说是给‘杜丽娘’的买命钱。

”银锭下压着一张泛黄的戏单——七年前沈家堂会的《牡丹亭》,

上头还有她稚嫩的批注:“晏之哥说杜丽娘太傻。”沈知微的指甲掐进掌心。

当年雪地里快冻死的少年,如今已是执掌两淮盐运的程晏之。而她从苏州首富的千金,

沦落到戏班唱曲,还要被他当众揭破身份。“大人吩咐,请沈姑娘连唱七夜堂会。

”侍卫递来烫金帖子,“明晚从《长生殿》开始。”她翻开帖子,

杏仁的苦香扑面而来——程晏之知道她闻不得这个。三更梆子响时,沈知微摸到耳后的红痣。

这是母亲留给她的印记,也是程晏之当年总爱摩挲的地方。她对着铜镜拆开发髻,

忽然从镜中看见窗外立着道人影。青竹伞沿滴水成线,那人肩头的官服已被雨水浸透深色。

“程大人夜探女伶闺房,传出去不好听吧?”她没回头,指尖却悄悄勾住了妆奁里的银剪。

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冷笑。“沈知微。”他的声音比七年前更哑,“你戴着我送的耳坠,

却想用剪子捅我?”她猛地转身,窗外只剩雨幕茫茫。更夫提着灯笼经过,嘟囔道:“怪事,

程大人站这儿盯了半宿,怎么一眨眼没了……”天光微亮时,

沈知微从妆台抽屉深处摸出个香囊。缎面早已霉变发黑,

里头藏着的蓝宝石却依旧熠熠生辉——这是程晏之高中状元那年,

托人捎给她的匕首柄上嵌的宝石。当年她握着这把匕首,在青楼门口抵住喉咙,

才保住清白身。香囊突然裂了道口子,半片焦黄的纸页飘出来。账册残页上,

父亲的字迹依稀可辨:“……盐引亏空,实与薛……”院外传来侍卫的喝令声:“大人有令!

沈姑娘的戏箱都要查验!”她慌忙将残页塞回耳坠暗层,

却听见“啪”的一声——白玉耳坠坠地,碎成两半。更夫蹲在墙角,

看见程晏之弯腰捡起那片碎玉时,掌心被锋利的断面割出了血。沈知微踏入程府时,

靴底碾碎了一地杏花瓣。程晏之倚在太师椅上,

指尖把玩着一枚铜钱——正是昨夜戏台下沾血的那枚。他今日未着官服,只穿了件靛青常服,

腰间却仍悬着那柄蓝宝石短剑。“《长生殿》第三折。”他眼皮未抬,

“唱到‘君王掩面救不得’,我要你跪下。”堂内烛火森然,照得他侧脸如刀削。

沈知微攥紧水袖,忽见侍女端来一盏杏仁茶,白雾袅袅间苦香刺鼻。

她的喉咙本能地痉挛——七年前母亲死于杏仁毒,而她饮下同类药汤后,险些咳血而亡。

“喝干净。”程晏之终于抬眼,“否则戏班全员流放宁古塔。”杏仁茶滚过舌尖时,

沈知微想起母亲咽气前攥着她的手说:“微儿……别碰杏仁……”茶盏见底,

她喉头已肿得生疼,却强撑着开嗓。唱到“宛转蛾眉马前死”时,声音裂成细碎的冰碴,

满座宾客掩耳蹙眉。程晏之忽然摔了手中铜钱。“继续。”她跪着往前挪了半步,

袖中暗藏的银剪抵住掌心——若真要咳血,便先割喉求个痛快。倏地一阵风过,

程晏之的广袖扫翻茶盏。瓷片迸裂间,她看清他袖中滑落的小瓷瓶,

标签墨迹犹新:​​“杏仁毒解”​​。三更梆子响过两遍,沈知微在厢房剥下戏服,

右肩月牙疤泛着脓血——白日跪地时旧伤崩裂了。窗外又有脚步声。这次她没点破,

只对着铜镜慢慢涂药。镜中映出窗纸破洞后的一只眼,瞳孔紧缩在她肩伤上,

像被烫着般颤了颤。“程大人。”她突然开口,“您若想瞧,不妨进来看个真切。

”寂静如死。良久,窗外传来衣料摩挲声,有人贴着窗棂慢慢滑坐在地。沈知微拉开门时,

只见青石阶上搁着个药盒,里头是七年前程府独门的金疮药。更夫提着灯笼路过,

嘟囔道:“奇了,程大人肩头衣裳怎的渗血……”天明前,沈知微撬开药盒夹层。

里头塞着张当票:​​“永和九年三月初七,典蓝宝石匕首一柄,纹银二十两。

”​​——正是她当年当掉救程晏之出狱的证物。当票背面还有一行小字,

墨色犹新:“第七夜,带账册来换匕首。”妆奁突然被风吹开,碎成两半的白玉耳坠里,

那页账册残角不翼而飞。院墙外,程晏之咳出口血,随手抹在昨日拾起的杏花瓣上。

兰姨的紫檀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铜盆里的药汤蒸腾出苦腥气。“这疤再烂下去,

你这肩膀就别想要了。”她拧干帕子,狠狠按在沈知微右肩的月牙形伤口上,

“当年那烙铁要是再深半寸,你这条胳膊早就废了。”沈知微咬住一缕散下的发丝,

冷汗浸透里衣。“兰姨,当年买我的人……左肩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疤?”算盘声骤停。

“你怎知道?”兰姨眯起眼,“那客人戴着面具,可脱衣时我瞧见了——月牙疤,

跟你这个一模一样。”铜镜映出沈知微煞白的脸。七年前程晏之为她挡过山匪的刀,

伤的就是左肩。程晏之的书房彻夜亮着灯。沈知微借着夜戏归来的时机,翻过西墙小径。

窗纸上映出他执笔的剪影,面前摊开的不是公文,而是一幅女子画像——水袖半遮面,

耳后一点红痣艳得刺目。她踩到枯枝的脆响惊动了屋内人。“谁?”沈知微闪身躲进芭蕉丛,

却见程晏之推开窗,将一沓画纸掷入火盆。火舌卷过《游园惊梦》的戏装,

露出底下另一幅画——少女时代的她趴在沈家米缸边偷酒喝,袖口还沾着程晏之咳出的血点。

更夫敲着梆子路过,嘟囔道:“程大人烧画作甚?这都第六幅了……”五更天,

沈知微拆开霉变香囊的夹层。里头本该藏着半片账册残页,

此刻却变成一张药方——​​“治咯血:黄连七钱,当归三钱,相思子……忌杏仁。

”​​字迹狂草,却力透纸背。她突然想起程晏之白日里苍白的唇色。

妆奁暗格发出细微响动。那柄当掉的蓝宝石匕首竟好端端躺在锦缎上,刃口新磨过,

映出她惊惶的眼。刀柄缠着张字条:“明日酉时,沈家废墟。”落款处不是名字,

而是一枚血指印。晨雾未散,沈知微已站在废墟焦土上。父亲的书房只剩半堵断墙,

她摸索着当年藏账册的暗格,却触到一块温热的金属——程晏之的蓝宝石短剑钉着张当票,

正是她典当匕首的凭证。剑下压着半页焦纸,正是香囊里失踪的账册残角。

可最关键的“薛”字旁,赫然多出几个血字:“你果然还留着它。”身后枯枝断裂,

她回头看见程晏之左肩衣衫渗出血色,月牙形的伤疤轮廓若隐若现。

沈家废墟的断墙被暮色染成淤血的颜色。沈知微攥着那张带血字的账册残页,

靴底碾过焦木时发出碎骨般的声响。程晏之的蓝宝石短剑仍钉在墙上,

剑穗被风扯得簌簌发抖——七年前她亲手打的同心结,如今褪成惨白。“你父亲死前,

最后见的人是我。”程晏之的声音从背后切来。她转身时,

他左肩的靛青衣衫正慢慢洇开暗红,月牙形轮廓逐渐清晰。“他给了我这个。

”程晏之从怀中取出半册《盐税账册》,封皮还带着地窖的霉气,“藏在沈家米缸夹层里。

”残册在月光下摊开,焦黄的纸页间爬满父亲的字迹。“……盐引亏空,

实与薛尚书通同……”沈知微的指尖突然颤住——最后几页被撕去的裂痕处,

有人用血补了字:“吾女知微,许配晏之。”程晏之忽然剧烈咳嗽,

指缝溢出的血点溅在字迹上,“你爹临终前,把它交给我保管。”“那你为何现在才拿出来?

”她嗓音嘶哑。他擦去唇血,冷笑:“等你从花魁变成戏子,才配看?”梆子声遥遥传来时,

沈知微已拔出墙上的短剑。蓝宝石刃口抵住程晏之喉结,

她忽然发现剑柄暗格松了——里头滑出张当票存根,

墨迹犹新:​​“永和十六年赎蓝宝石匕首,纹银四十两。”正是三日前的事。

“你赎它回来……”她剑尖发抖,“就为今日杀我?”程晏之突然抓住刃口往前一送,

剑锋刺入他左肩三寸。鲜血顺着蓝宝石滴在她虎口上,温热粘稠——恰如当年她为他挡刀时,

血流过的位置。更夫的梆子恰好敲到第七下。沈知微踉跄退后,短剑当啷坠地。

程晏之肩血浸透靛青衣衫,却弯腰拾起她掉落的账册残页,对着月光照了照。

“你果然撕了最关键的一角。”他甩手将残页钉回断墙,

蓝宝石剑穗扫过她耳垂——那里本该坠着母亲的白玉耳坠,如今只剩个空荡荡的钩子。

远处传来徐师爷的急唤:“大人!薛尚书的人到戏班搜……”夜风突然卷走后半句话,

也卷走了断墙上新钉的账册残页。戏班后院的井水结了一层薄冰。沈知微绞着染血的帕子,

水面忽然映出张浓妆艳抹的脸——扬州花魁柳银环倚在柿树下,脖颈丝巾被风掀起一角,

露出烫伤的狰狞皮肉。“程大人昨夜包了我的场。”银环弹着金护甲,“他问我,

七年前‘春熙楼’有没有个宁死不接客的姑娘。”冰面“喀嚓”裂开,

沈知微的倒影碎成千万片。“你怎么答的?”银环突然拽开她衣领,

书友评论
  • 望川秋水

    《第七次心颤》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深厚的情感和艺术才华。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结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故事。主角程晏之沈知微的形象鲜活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 借酒劲吻你

    作为一名喜欢[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爱好者,我常常遇到两类问题:有些小说情节流转匆忙,感情线若有似无;而另一些则显得剧情矫揉造作,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读完《第七次心颤》,我发现这本书既没有流于俗套,又没有牺牲感情线来服务剧情。作者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在文笔上表现出色,流畅的叙述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那些美好的小段子,如细水长流般温馨隽永,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情感。我不禁要给它五颗星的评价!

  • 贪看情味

    《第七次心颤》是作者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独具匠心的杰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征服了读者的心。主角程晏之沈知微的形象鲜明而又有力量,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追求。

  • 掌握未来

    《第七次心颤》这本书令人陶醉其中。作者爱吃蒜烧鳅鱼的娅菲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程晏之沈知微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故事的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读者会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无法自拔。配角们的存在也增添了故事的深度和魅力,他们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这本书充满了惊喜和感动,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思考和共鸣。《第七次心颤》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