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到时辰了。"
林宇将手中的《春秋》卷轴放下,整理了一下衣冠。今日是父亲曹嵩在洛阳府上举办的一场重要宴会,受邀前来的不仅有本地的名流望族,更有几位朝廷重臣。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格的宴会,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
"知道了,我这就去。"林宇起身,镜中的少年面容清秀,眉宇间已初显英气。十二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小了,许多贵族子弟这个年纪已经在学习处理家族事务了。
走向大厅的路上,林宇不断回想着昨晚记录的那些关键历史节点和人物分析。宴会上若能结识几位有影响力的人物,将对他未来的计划大有裨益。
大厅内,宾客已陆续到场。曹嵩一身紫袍,正与几位年长的客人相谈甚欢。看到林宇进来,他招了招手:"孟德,过来见过几位叔伯。"
林宇上前行礼。曹嵩笑着向宾客介绍:"这是家中长子曹操,字孟德,今年十二岁,在太学和军学都有修习。"
"十二岁就进太学了?确实是早慧之子。"一位身着青袍的中年人点头赞许。
曹嵩面露骄傲:"前些日子刚被举为茂才,老朽也是欣慰。"
林宇向青袍人行礼:"叔父谬赞了,孟德不过稍有小聪明罢了。不知叔父高姓大名?"
"我是丁宏,在尚书台任职。"青袍人温和地说道,眼中却流露出一丝审视,显然对这个面前早熟的少年颇感兴趣。
林宇心中一动,尚书台在东汉相当于现代的中央**办公厅,是朝廷核心机构之一。能结识一位尚书台官员,对未来了解朝廷动向大有帮助。他立刻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敬意:"原来是丁大人,久仰大名。前些日子在太学听闻大人主持修订《汉律》,使律条更加明晰,百姓受益良多。"
丁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对朝廷政务也有关注?"
"略知一二。孟德以为,律法者,国之根本。明律才能服众,公正才能安民。大人主持修订律法,实乃社稷之幸。"林宇不卑不亢地回答。
丁宏哈哈大笑:"好一个伶俐少年!曹公,令郎当真不凡。"
曹嵩也笑了:"这孩子自小好学,近来更是进步神速,让我这个做父亲的都感到惊讶。"
这时,管家前来通报又有贵客到访。林宇趁机退到一旁,观察厅内宾客。他认出了几位当地的商贾和地方官员,但更引起他注意的是一位身着华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
"此人是谁?看穿着打扮,非同一般。"林宇低声向身旁的小厮问道。
"那是荀彧的父亲荀淑,字季和,当今名士,与曹老爷交情甚好。"小厮回答道。
林宇眼前一亮。荀彧,历史上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曹魏建立的奠基人。若能结识荀家,将来争取荀彧相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正想着,曹嵩已领着荀淑走了过来:"孟德,这位是荀季和先生,当代名士,你应该常听我提起。"
林宇深深一揖:"荀伯父好,孟德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荀淑面带微笑,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闻听曹公常夸奖令郎聪慧过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荀先生过奖了,孟德还需多向先生请教。"林宇谦虚地回答,同时心中思索如何在对话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引起荀淑的注意。
"听说你在太学读书?可有什么心得?"荀淑随口问道。
林宇不假思索:"《诗》可以兴,《书》可以观,《礼》可以立,《乐》可以和,《春秋》可以平。诸子百家,各有千秋,但孟德以为,学贵致用,不在空谈。"
荀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此言极是。许多人读书只为科举做官,却不思如何用于实处。你年纪虽小,见解却不浅。"
"孟德受教了。"林宇微微一笑,"荀先生著有《中论》,论述天下大势,孟德有幸拜读过,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乱世识人'一章,更是精妙。"
荀淑这下真的吃惊了:"你读过我的《中论》?那可不是寻常孩童会读的书啊。"
"孟德虽浅薄,却也知道'乱世之秋,非常之人当因势变通,以济时艰'的道理。"林宇直视荀淑的眼睛,缓缓说道,"如今天下,局势渐趋复杂,孟德想向先生请教,乱世之中,当如何自处?"
此言一出,不仅荀淑,连一旁的曹嵩都愣住了。十二岁的孩子,居然能看出天下大势,并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
荀淑沉思片刻,似乎在重新评估眼前的少年:"乱世自处...有意思的问题。"他压低声音,"乱世之中,首重明辨是非,不为世风所惑;次重交友择人,得一贤士胜千金;再次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你年纪尚小,何以有此忧思?"
林宇神色凝重:"先生可曾关注近来太平道在各地的活动?据闻信徒已有数十万之众,他们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恐怕不日将有大乱。"
荀淑面色微变,看向林宇的眼神更加复杂了:"你连这都知道?确实,这是朝廷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张角兄弟借神道蛊惑百姓,怕是图谋不小。"
"先生所虑极是。"林宇拱手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室已历四百余年,民生凋敝,官场腐败,加之宦官专权,外戚争斗,乱世恐将至矣。"
这番话说得荀淑和曹嵩都惊讶不已。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居然能说出如此深刻的政治见解,这已经超出了"早慧"的范畴。
"孟德,这些话..."曹嵩有些担忧地看着儿子。
林宇立即明白父亲的顾虑,连忙道:"父亲勿忧,孟德只是读书多了,有些胡思乱想罢了。"
荀淑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偷听,才低声道:"你说得没错,但这些话不可随意出口,小心祸从口出。不过,你能看到这些,确实令人惊讶。改日我带犊儿来拜访,你们可以一叙。"
林宇心中一喜,犊儿正是荀彧的小字。能结识未来的曹魏首席谋臣,这比他预期的还要顺利。
"荀先生,丁大人,请随我移步内厅,还有几位朋友要见。"曹嵩适时地说道,领着两位贵客离开了。
林宇松了口气,第一轮交流已经颇有成效。他环顾四周,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时,管家又来通报:"潘大人到了。"
"潘大人?"林宇低声问小厮。
"是潘勖,现任洛阳令,与老爷交好。"小厮回答。
林宇点点头。洛阳令是洛阳城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权力不小。正思索着,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这位就是曹公的令郎吧?"
林宇转身,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站在那里,连忙行礼:"在下曹操,见过潘大人。"
潘勖笑了笑:"久闻曹公常夸儿子聪明,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听说你被举为茂才?"
"是的,多亏了恩师提携。"林宇回答道。
"你师从何人?"潘勖问道。
"弟子师从蔡京先生学习经学,许靖先生教导文辞,赵峰先生传授武艺。"林宇恭敬地回答。
潘勖点点头:"蔡京为人正直,学识渊博;许靖善于文辞,多有建树;赵峰精通武艺,技艺高超。能得此三人教导,确实幸事。"
正谈话间,一阵喧哗声从大门传来。只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进入院落,领头的是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气度不凡。
"这是..."林宇疑惑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阵仗。
潘勖面色微变:"是河南尹张温,朝廷重臣。"
林宇暗暗吃惊。河南尹是管辖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级很高,相当于现代的省长。这样的大人物为何会来父亲的家宴?看情形似乎也不是受邀而来。
曹嵩已经匆匆迎了出去:"张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温面无表情:"曹公不必多礼。奉天子诏命,来查府上一事。"
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宾客都意识到情况不对,纷纷后退,给两人留出空间。林宇也紧张起来,历史上的曹嵩虽然官至太尉,但晚年遭人陷害,全家被杀。难道父亲此时已经卷入了某种政治漩涡?
曹嵩也是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敢问大人,查何事?"
张温环顾四周,目光在宾客中搜寻着什么,最后落在了林宇身上:"你就是曹操?"
林宇心头一震,上前一步行礼:"在下曹操,字孟德,见过张大人。"
"近日朝中传言,说曹公之子年仅十二岁,便通晓经史,精研兵法,被举为茂才。我本不信,特来一见。"张温语气平静,但目光犀利。
林宇心中明白了,这是来考校自己的!他深吸一口气,沉着应对:"大人谬赞了,操不过略读诗书,学而不精。"
"据说你精通《春秋》?"张温直接问道。
"不敢说精通,略知一二。"林宇谦虚地回答。
张温点点头:"那好,我问你,《春秋》中'书法'几种?"
林宇不假思索:"《春秋》书法六种:一曰'直笔',二曰'微词',三曰'互见',四曰'拒言',五曰'异文同致',六曰'承上启下'。"
张温眉头微挑:"解释一下'微词'之法。"
"所谓'微词',是指春秋笔法中,表面叙述事实,实则寓有褒贬之意。例如'天王狩于河阳',用'狩'字,实则讽刺天子不守礼制;又如'晋侯、秦伯围郑',实则批评晋文公失礼于秦伯,故意将其排在秦伯之后。"林宇侃侃而谈。
张温点头,又问:"《春秋》何以为大义?"
林宇恭敬回答:"春秋大义,尊王室,攘夷狄,张三纲,明五常。而其根本,在于明辨正统与僭越,辨别忠奸善恶。"
张温面露满意之色,但随即话锋一转:"听说你也习武,对兵法颇有研究?"
"略有涉猎。"林宇谨慎地回答。
"那你说说,兵法之要在何处?"张温目光如炬。
林宇心中思忖,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政治立场。若回答激进,可能被视为危险;若答得平庸,则显不出才华。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但不失分寸:"兵法之要,在于制胜。然制胜之道,千变万化。孙武云:'兵者,诡道也',讲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孟德以为,用兵之道,首重谋略,次重天时,再次重地利,最后才是人和。善用兵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也;战而百胜,次也;战而后胜,下也。"
张温目光如电:"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你年纪轻轻,为何对兵法如此痴迷?"
林宇早料到会有此问,从容作答:"非痴迷也,实乃忧患意识。《易经》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天下虽安,实则暗流涌动。张角太平道已在各地蠢蠢欲动,恐将生乱。朝廷若不未雨绸缪,恐难应对。"
此言一出,大厅内一片哗然。张温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你...如何知道太平道之事?"
"前些日子在太学听闻师长私下议论,说张角兄弟在冀州等地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信徒甚众。孟德不知真假,只是忧心忡忡,故而研读兵法,以图有朝一日能为朝廷出一份力。"林宇巧妙地解释道,既展示了自己的见识,又避免了暴露太多。
张温盯着林宇看了良久,突然轻笑一声:"曹公,你这个儿子,不简单啊。"
曹嵩松了口气,连忙说道:"孩子天资尚可,但性子太过沉稳,有时让我这个做父亲的都感到惊讶。"
张温摆摆手:"不必自谦,这样的儿子,是你曹家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他转向林宇,语气缓和了许多:"听说你被举为茂才?若学业精进,来日必有重用。"
"多谢大人栽培。"林宇恭敬地行礼。
张温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向曹嵩告辞:"打扰了曹公的宴会,恕罪。我还有公务在身,先行告辞。"
曹嵩亲自送张温到门口,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回到大厅。宾客们纷纷围上来,对刚才的一幕议论纷纷。
"曹公,令郎当真不凡!"
"十二岁就有如此见识,实乃天纵奇才!"
"将来必成大器!"
曹嵩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诸位过奖了,孩子还小,尚需磨砺。"
林宇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反而给了他一个展示才华的绝佳机会。特别是在场的众多权贵,见证了他的表现,对未来的人脉拓展大有裨益。
正想着,荀淑走到他身边,低声道:"适才表现出色,老夫佩服。不过有一言相劝:才华过人者,最忌锋芒太露。今日张温虽赞赏有加,但朝中多疑忌之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林宇心中一凛,连忙点头:"多谢荀伯父提点,孟德铭记于心。"
荀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特别,非同一般的特别。改日我必带犊儿来拜访,你们年龄相仿,应该会有共同语言。"
林宇大喜:"那孟德就恭候荀伯父和荀兄了。"
这时,曹嵩走了过来:"季和兄,我这儿子如何?"
荀淑意味深长地笑了:"非同凡响。你我多年交情,我直言不讳:此子天资聪颖,见识超群,将来必成大器。但也需谨慎培养,免得锋芒太露,招致祸患。"
曹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季和兄说得极是。我也正为此事忧心。这孩子近来变化太大,有时连我这个做父亲的都感到陌生。"
林宇在一旁听得心中一惊,看来自己的表现太过突出,已经引起了父亲的疑虑。他必须更加小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可让他多与同龄人交往,以平其锐气。"荀淑建议道,"我的犊儿性情温和,学识不凡,可与令郎结交。"
"那再好不过了。"曹嵩欣然答应。
宴会继续进行,林宇得到了众多宾客的关注和赞赏。他谨记荀淑的提醒,适当收敛锋芒,但仍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和见识。
期间,他还结识了几位重要人物,包括洛阳地区的几位官员和名士。这些人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或许不是主角,但在地方上却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未来可能成为他的助力。
宴会进行到一半,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引起了林宇的注意。
"何进何大将军到!"管家高声通报。
大厅内一片哗然。何进,当朝大将军,皇帝的舅舅,权倾朝野的重要人物,怎么会来曹家的宴会?
林宇瞬间明白了,这是冲着张温来的。张温作为河南尹,是何进的下属。何进可能听说张温来了曹家,特意过来一探究竟。
曹嵩面色微变,连忙上前迎接:"何大人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何进身材魁梧,气度威严,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走进大厅。他环顾四周,目光在林宇身上稍作停留,然后问道:"张大人可在此处?"
"张大人刚刚离开。"曹嵩恭敬地回答。
何进略显失望:"原来如此。听闻曹公宴请宾客,本将军路过此地,特来拜访。"
曹嵩连忙道谢:"何大人百忙之中莅临寒舍,曹某感激不尽。请移步内厅,略备薄酒。"
何进点点头,正要跟随曹嵩离开,突然注意到了林宇:"这位小友是?"
曹嵩介绍道:"这是小儿曹操,字孟德。"
何进饶有兴趣地看着林宇:"哦?就是刚才被张温称赞的那个少年?"
林宇心中一跳,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他上前行礼:"拜见何大人。"
何进摆摆手:"不必拘礼。听说你对太平道之事很有见解?"
林宇暗暗吃惊,看来何进此行是有备而来。他谨慎地回答:"不敢说见解,只是有些忧虑罢了。太平道在民间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言论,意图颠覆现有秩序,若不早加防范,恐将酿成大祸。"
何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见识不凡。你可知太平道目前的活动范围?"
林宇心中一紧,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情报来源。他必须小心应对:"据闻主要在冀州、豫州、青州等地,信徒已有数十万之众。朝廷已派中常侍汉冯前往查探,恐怕事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何进目光如电:"你...如何知道汉冯之事?此事未对外公布。"
林宇早有准备:"前些日子在太学,恰好听见几位先生私下议论。孟德不敢妄议朝政,只是心存忧虑罢了。"
何进沉思片刻,然后突然笑了:"有趣,非常有趣。曹公,令郎当真不凡,能察天下大势,实乃奇才。"
曹嵩连忙谦虚:"孩子天资尚可,但还需历练。"
何进点点头:"好好培养,他日必成大器。"他转向林宇,语气缓和了许多:"小友若有闲暇,可到府上一叙。本将军有意听听你对时局的看法。"
林宇心中大喜,但表面上不动声色,恭敬地回答:"多谢大人厚爱,孟德必当拜访。"
何进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向曹嵩告辞:"本将军公务繁忙,就不多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
曹嵩亲自送何进到门口,回来后脸上满是惊讶和喜悦:"孟德,你今日立了大功啊!何大将军竟然邀请你去府上,这是多大的荣耀!"
林宇适当表现出兴奋:"父亲,孟德也没想到能得到何大人的青睐。"
曹嵩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要记住,朝廷中党争激烈,何大人虽权重一时,但宦官集团亦不容小觑。你去何府时,言行须谨慎,不可妄议朝政。"
"孟德谨记父亲教诲。"林宇点头应下。他当然清楚,何进虽然现在权势熏天,但在历史上因为刚愎自用,最终被宦官设计杀害,引发了董卓入京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今能接近何进,对了解朝廷动向和未来局势发展大有帮助,但也必须小心应对,避免卷入党争。
宴会接近尾声,宾客们陆续告辞。林宇站在父亲身边,与每位客人道别。许多人特意向他表示赞赏和期待,尤其是那些在场见证了他与张温、何进对话的宾客。
最后离开的是荀淑。他拉着林宇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孟德,你今日的表现超乎所有人的预期。何大人的邀请,是机遇也是挑战。记住我的话:才华露于表,祸患藏于内。做人如山,高而不露锋芒;做事如水,柔而能穿石。"
林宇郑重点头:"荀伯父教诲,孟德铭记于心。"
"改日我必带犊儿来拜访,你们可以多交流。犊儿性情温和,但见识不凡,与你相处,当有裨益。"荀淑笑着说。
"孟德期待与荀兄相见。"林宇恭敬地回答。荀彧在历史上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能提前结识他,将是极大的助力。
荀淑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告辞离去。
宾客尽散,曹嵩将林宇叫到书房,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孟德,为父有些话要问你。"
林宇心中一凛,知道父亲可能对自己近期的变化产生了疑虑:"父亲请讲。"
曹嵩沉吟片刻:"你近来变化很大,学识、见识都远超同龄人,甚至超过了许多成年人。尤其是对朝廷事务的了解,连何大将军都为之惊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林宇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父亲,孟德知道自己近来变化很大,连自己有时都感到惊讶。但孟德以为,这可能是因为读书多了,思考多了,自然而然有了一些见解。至于朝廷事务,确实是在太学无意中听到先生们议论的,孟德只是记性好,记住了一些。"
曹嵩盯着儿子的眼睛,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你确定只是这样?没有其他原因?"
林宇坦然直视父亲的目光:"孟德不敢欺瞒父亲。若要说其他原因,可能是孟德常常思考天下大势,读史明鉴,自然对当前局势有所感悟。"
曹嵩长叹一声:"你这孩子,当真不同寻常。为父有时甚至怀疑,你是不是被某位先贤附体了。"
林宇心中一惊,没想到父亲会想到这一层。他强自镇定,露出一个孩子气的笑容:"父亲说笑了,孟德就是孟德,怎会有先贤附体?只是孟德确实常常想象,若是自己生在那些英雄辈出的年代,会如何报效国家。"
曹嵩面色稍缓:"孩子有抱负是好事,但当前朝局复杂,党争激烈,你年纪尚小,需谨言慎行。尤其是接受了何大人的邀请,更要小心应对,不可卷入党争。"
"孟德谨记父亲教诲。"林宇恭敬地回答。
曹嵩点点头:"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今日表现出色,为父很欣慰。"
林宇行礼告退,回到自己的房间。今天的宴会,他获得了比预期更大的收获: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众多宾客的赞赏,还结识了几位关键人物,特别是荀淑和何进。这对他未来的计划将有极大助力。
最关键的是,借着张温和何进的突然造访,他成功地向众人展示了自己对太平道和政局的见解,为接下来可能爆发的黄巾起义做好了铺垫。如果他的预言成真,他的声望将大大提升,为未来的崛起奠定基础。
他拿出昨晚制定的计划,仔细查看"近期计划"部分:
"近期(未来一年内):
1.继续在太学和军学中学习,积累知识和人脉。
2.寻找并结交更多历史上的名士,如荀彧、程昱等。
3.开始学习医术,为日后救治郭嘉等人做准备。
4.向父亲曹嵩建议增加家族产业,积累资金和人力。
5.密切关注朝廷动向,特别是黄巾起义的征兆。"
林宇满意地发现,今天的宴会已经完成了部分计划:他结识了荀淑,为认识荀彧打下基础;他还获得了何进的青睐,这将有助于他了解朝廷动向和黄巾起义的最新情况。
接下来,他需要抓紧学习医术,同时说服父亲增加家族产业,为未来可能的动乱做准备。
"此次宴会,只是我崛起的第一步。"林宇自语道,"乱世将至,英雄当立。"
他将计划收好,藏入暗格。夜已深,但他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明。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名声将在洛阳城中渐渐传开,人们会开始关注这个"神童",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不知不觉中,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林宇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此生,定要开创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作者三星堆的楚文雄的《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令人沉醉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人难以预测。男女主角的形象独特而深刻,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真心希望作者能关注到这个评论,期待更多精彩的情节!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是一部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的作品,作者对人性的细致描写和故事的连贯性令人印象深刻。期待看到后续情节的发展和令人满意的结局。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这本书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作者三星堆的楚文雄通过精湛的笔力,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主角林宇曹操王青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者会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无法自拔。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这本书充满了惊喜和感动,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思考和共鸣。《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是一本让人感动至深、跌宕起伏的作品。男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出色,故事牵动人心,让人沉浸其中。感谢作者三星堆的楚文雄的智慧,写出了如此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