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

阳光芳草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5-26 10:38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古代言情小说,讲述了楚元帝珍珠霞帔在阳光芳草的笔下经历的惊险之旅。楚元帝珍珠霞帔是个普通人,但他被卷入了一个神秘组织的阴谋中。他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开谜团并拯救世界。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绣绷上的凤凰尾羽刚缀完最后一颗东珠,冷宫传来急报。那个被我亲手送进去的萧贵妃,

竟举着半枚玉印喊我“皇姐”,而印上的玉兰纹,和我左腕朱砂痣的形状,分毫不差。

1.绣技惊鸿入宫廷暮春时节,青溪镇的梨花正落得铺天盖地。我蹲在染坊后院的青石板上,

指尖捏着一枚细如蚊足的银梭针,正往月白缎面上缀最后几缕孔雀蓝丝线。

母亲晾晒的苏木染布在身后飘成绛色云霞,惊起檐下筑巢的燕子,

翅尖恰好掠过《百鸟朝凤》绣绷。那凤凰尾羽上用捻金线盘出的流苏,

在日光下泛着细碎的虹彩。“瑶儿,郡里采买的管事在堂屋等着呢!

”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穿透窗棂。我慌忙用软缎覆住绣绷,指尖却被针芒刺破,

一滴血珠坠在凤凰左眼的位置,竟像颗泣泪的红宝。三日后,我跪在尚衣局正堂的青石板上,

听着掌事嬷嬷念诵宫规。檐角铜铃在穿堂风里叮咚作响,

惊得我攥紧了袖中那方裹着《百鸟朝凤》的蓝布。当管事将绣品呈给林尚衣时,

我听见她抚过缎面的指腹发出“嘶”的抽气声。那是对绣娘最高的赞誉。

凤凰羽翼上用乱针绣出的渐变羽色,在烛火下流转成流动的虹,而最绝的是孔雀开屏处,

我偷学母亲年轻时从波斯商人那里看来的立体绣法,让每片翎羽都能随光线变换角度。

“这孩子叫苏瑶?”林尚衣的声音带着一丝讶异,“去云针房吧,先跟着刘嬷嬷学打籽绣。

”2.惊鸿一瞥帝王心云针房的月洞窗外种着芭蕉,我每日天不亮就坐在窗前,

对着一方素缎练习宫廷特有的打籽绣。那些裹着金箔的绒线在指间缠绕,

织出的缠枝莲纹比民间绣品更显端庄,却也失了几分灵气。

刘嬷嬷总说:“宫廷绣讲究的是规矩,不是你在乡野间的野路子。”半月后的黄昏,

我正趴在绣架前给太后寿礼上的蝙蝠纹补绣眼睛。忽然听见廊下传来环佩叮当,

管事太监尖着嗓子喊:“陛下驾到——”我慌忙将绣绷往桌下藏,

却碰倒了盛满绣线的竹篮。五颜六色的丝线滚了一地,恰在此时,

明黄的龙袍角摆在门口出现。我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只看见那双绣着海水江崖纹的皂靴停在五步之外。“抬起头来。”帝王的声音像冰玉相击,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颤抖着仰起脸,鬓边的碎发被烛火映得通明,

却在看清那张脸时骤然僵住。他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比我绣过的任何江海图都要汹涌。

“眉眼……竟有七八分像……”楚元帝喃喃自语,袖中的明黄佛珠突然绷断,

一粒紫檀珠子骨碌碌滚到我脚边。我看见他身后的总管太监脸色煞白,

而随侍的女官们都垂着头,指尖绞着帕子。后来我才知道,

先皇后沈氏最爱穿月白绣玉兰的宫装,而我那日恰好穿了母亲新做的月白比甲,

鬓边斜插着一支白玉兰簪。3.暗流涌动遭刁难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金线,

三日内便飞遍了尚衣局的每个角落。先是我负责的绣绷总在清晨发现被人剪断的丝线,

接着是刘嬷嬷分配给我的活计越来越刁钻。那日她扔给我一方巴掌大的雪纺绡,

让我在上面绣出二十四节气图,且限三日完工。“这雪纺绡薄如蝉翼,

如何能绣满二十四幅图?”我捧着绡料去找刘嬷嬷,却见她正与一位穿桃红比甲的宫女低语。

那宫女是萧贵妃宫里的掌事,我曾在领月例时见过。“规矩就是规矩,”刘嬷嬷眼皮都没抬,

“完不成,就去浣衣局报到吧。”深夜的云针房只剩我一盏孤灯。雪纺绡在竹绷上微微颤动,

我试着用最细的十六股蚕丝线起针,却在绣到“谷雨”的牡丹时,针尖三次戳破绡料。

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忽然想起母亲说过,宫廷绣里有种“隔纱绣”,

需在底料下衬宣纸方能显形。我摸黑翻出库房里的蝉翼宣,裁成与绡料等大的尺寸垫在下面。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二十四节气图终于绣完。春柳夏荷用的是掺针,

秋菊冬梅则以滚针勾勒,最绝的是“冬至”的梅花,我用珍珠粉调和胶液点染花瓣,

在晨曦中竟透出莹莹微光。林尚衣来查活计时,指尖在绡料上停留了许久。她没说话,

只是将那方绣品收进紫檀木匣,转身时丢下一句:“明日起,跟我学龙袍补子的盘金绣。

”我看见角落里的刘嬷嬷脸色灰败,而窗外的芭蕉叶上,一滴露水正悄然滑落。

我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天赋极高。在一次民间刺绣大赛中,

我精心绣制的《百鸟朝凤》绣品技压群芳,引起了尚衣局采买人员的注意,

由此被选入尚衣局成为一名宫女。初入尚衣局,我勤奋好学,积极向其他绣娘请教宫廷绣法,

很快便掌握了多种复杂针法。一次偶然机会,楚元帝前来尚衣局查看为太后准备的寿礼,

我在慌乱中抬头,楚元帝震惊地发现我与已逝先皇后竟有七八分相似。萧贵妃得知此事后,

心生嫉妒,暗中指使尚衣局的宫女刁难我,安排我去完成一些极难且时间紧迫的绣品任务。

我凭借精湛技艺和顽强毅力,一次次化险为夷,反倒让林尚衣对我越发看重。

4.金册降临景仁宫端午前的雷雨来得猝不及防,我正在尚衣局整理新到的倭缎,

铜钱大的雨点突然砸在窗棂上。林尚衣刚把一方杏黄织金缎递给我,

就听见午门方向传来鸣鞭声。那是皇帝颁旨的信号。“苏瑶接旨。

”总管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雨幕时,我正捏着一枚银梭针挑拣缎面上的瑕疵。

明黄圣旨展开的刹那,墨字在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尚衣局宫女苏瑶,性行淑均,

针黹绝伦,着封为正七品选侍,赐居景仁宫……”“陛下!万万不可啊!

”林尚衣突然跪倒在地,“苏选侍乃民间女子,不懂宫规礼仪,

恐难承圣恩……”她的话被太监的呵斥打断,而我只觉得那方圣旨重如千钧,

指尖的银梭针“叮”地掉在青砖上,惊飞了梁间筑巢的雨燕。三日后,

我穿着簇新的青绿色宫装站在景仁宫门前。宫娥们捧着金册金印鱼贯而入,

却没人告诉我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荣宠。夜里独自坐在雕花拔步床上,

我摸到锦被里藏着的《百鸟朝凤》绣样。那是母亲偷偷塞进我妆奁的,

凤凰左眼的血渍已凝成暗红的痂,像一颗永不褪色的朱砂痣。

5.宫宴巧改凤头钗萧贵妃的刁难来得比梅雨更密。先是景仁宫的月例银子被克扣,

接着是送来的炭火总带着潮气。七月初七乞巧宴前,她宫里的掌事姑姑送来一袭石榴红宫装,

领口和袖口却绣着只有嫔位以上才能用的缠枝莲纹。“这是贵妃娘娘特意赏给小主的,

”姑姑皮笑肉不笑地说,“说小主穿红色最衬肤色。”我摸着那刺目的莲纹,

忽然想起林尚衣曾说过,先帝时曾有宫嫔因穿错服饰被褫夺封号。宴会上,

我故意将宫装的外衫褪下,只着里面月白色的中衣。萧贵妃坐在首座,

珠翠环绕的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当轮到各宫献艺时,她忽然笑道:“听闻苏选侍绣技高超,

不知可否为哀家改改这支凤头钗?”那支赤金凤凰钗上的珍珠早已松动,我接过钗子,

看见她袖中藏着的剪子。若我改坏了,便是对贵妃不敬;若不改,便是抗旨不遵。

忽然想起母亲教过的“拆旧补新”之法,我示意宫娥取来金线和碎珠,

当着众人的面将凤凰的尾羽拆散,重新用盘金绣法缠出流线型的羽翼,

又把散落的珍珠缀成流苏,悬在钗尾如月光流淌。“这叫‘涅槃凤钗’,

”我将钗子奉还给萧贵妃时,听见席间响起抽气声,“取凤凰浴火重生之意,

正合贵妃娘娘凤仪。”楚元帝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叩着玉如意,嘴角似有若无地扬起。

而萧贵妃捏着那支被改得面目全非却更显灵动的凤钗,涂着蔻丹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6.古籍启智萌新思乞巧宴后,我在景仁宫的旧书架里翻出一本虫蛀的《舆服志》。

泛黄的纸页间,前朝服饰从宽袖深衣到窄袖褙子的变迁跃然纸上,

其中一页用朱砂批注着:“永徽年间,武才人以锦绣为袍,破宫廷旧制。”深夜挑灯细读时,

烛花突然爆了一下。我想起在民间见过的西洋画报,那些束腰蓬裙虽不适合宫廷,

但其立体剪裁的理念却让我心头一亮。当翻到记载先皇后嫁妆的章节时,

一幅失传的“霞帔图”让我指尖发烫.图上的云肩竟用了类似现代披肩的设计,

只是被批注“不合古制,未得采用”。“小主,这书都破成这样了,还看它做什么?

”贴身宫女晚晴端来参茶。我指着图上霞帔的璎珞坠子,

忽然有了主意:“去把尚衣局淘汰的碎珍珠和金线拿来,我要试试新样子。

”三更的景仁宫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我将珍珠用鱼线串成葡萄串般的流苏,

又把金线捻成细如发丝的绒线,在素缎上绣出渐变的云海纹。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时,

一件融合了西洋立体裁剪与前朝云纹的“珍珠霞帔”初具雏形,

那些垂落的珍珠在晨雾中轻轻摇曳,像极了母亲染坊里晾晒的串串水晶。

楚元帝难以抑制内心对先皇后的思念,不顾众人反对,强行将我纳为妃嫔,赐居景仁宫。

我虽满心不愿,但在宫廷的权势压迫下,只能无奈接受。入宫后,

我遭到萧贵妃及其党羽的处处排挤在一次宫宴上,萧贵妃故意让我穿上不合规制的服饰,

意图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引发皇帝不满。我巧妙利用自己对服饰的理解,

现场对服饰进行了一番改造,使其既符合礼仪又别具一格,赢得了在场众人的称赞,

令萧贵妃的阴谋落空。我深知在后宫中孤立无援的危险,开始主动学习宫廷礼仪和前朝历史,

期望能从中找到立足之道,同时也希望能探寻到关于自己身世的线索。

我偶然发现一本记载前朝服饰变迁的古籍,从书中受到启发,

萌生了用现代审美改良后宫服饰的想法。7.金殿献策惊圣听重阳前的御花园,

菊花正开得泼泼洒洒。我跪在勤政殿的金砖上,指尖攥着一方改良后的藕荷色披帛。

那边缘用缠枝纹银线绣出的波浪形滚边,是我照着西洋怀表上的齿轮图案改的。

楚元帝批阅奏折的朱笔停在半空,墨滴在明黄奏章上晕开个小团。“你说要改后宫服饰?

”他放下玉管笔,龙纹袖口扫过案头堆叠的《大明会典》,“自太祖皇帝定下衣冠制度,

百年来无人敢改。”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玄色龙袍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我看见他眼角细纹里藏着的审视。“陛下可还记得先皇后嫁妆里的霞帔图?

”我从袖中取出临摹的图卷,展开时不慎让袖口的珍珠璎珞碰到烛台,

“永徽年间武才人便试过改袍服,如今若一味守旧,反失了创新之意。”话音未落,

案旁的铜鹤香炉突然“当”地一声,香灰簌簌落在我进献的样衣上。

那是件用软烟罗做的半臂,领口绣着简化的云纹,比传统宫装利落许多。楚元帝沉默良久,

忽然拿起样衣摩挲着衣襟:“三日后,去尚衣局挑人。

若做不出让朕眼前一亮的东西……”他没说完,只将朱笔重重按在奏折上,

那抹猩红像极了我绣在凤凰眼角的血珠。

8.尚衣局里起革新尚衣局的库房像个尘封的锦绣窟。我踩着杌凳翻找前朝旧料时,

梁上的灰尘扑簌簌落在肩头,惊起一群衔着丝线的飞蛾。刘嬷嬷抱着账本跟在身后,

每打开一匹织金锦都要念叨:“这是宣德年间的云锦,

存了六十年了……”“就用这批倭缎和碎珍珠。”我指着角落里蒙尘的蓝缎,

又捡起竹筐里米粒大的珍珠,“刘嬷嬷,你可会做‘累丝錾花’?”那老嬷嬷愣了愣,

从樟木箱底翻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失传多年的錾花模具。

花瓣形的铁模子上还留着先皇后当年的指痕。半月间,云针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我让绣娘们把传统的平针绣改成掺针,

在裙摆处绣出流动的水波纹;又教她们用细铜丝将珍珠串成葡萄串般的流苏,

缝在比甲的下摆。当林尚衣看见我用鱼线将碎珍珠缀成梅花雪浪纹时,

手里的银剪刀“哐当”掉在绣绷上:“这……这是波斯的米珠绣法?

”最费功夫的是给淑妃做的那件石榴红褙子。

我照着《舆服志》里记载的“百蝶穿花”纹样,却将蝴蝶翅膀改成不对称的流线型,

又在领口内衬用月白缎绣了隐纹。举手投足间。那抹月白便像月光般流转。

书友评论
  • 时韵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从章节设计到情节设置,再到主角的塑造,每一环都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停下阅读的脚步。

  • 贪看情味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这本书充满了情感与温暖。作者阳光芳草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楚元帝珍珠霞帔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让人为之折服。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情节穿插有趣,让读者欲罢不能。配角们也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陶醉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品味和珍藏。

  • 智商已更新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给人带来了新颖的阅读体验。作者阳光芳草的设定非常独特,切入点巧妙,引人入胜。主人公楚元帝珍珠霞帔的个性鲜明,她的智慧和毅力令人钦佩。整个故事由她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过程构建而成,让人看后不禁为之欢呼。这本书的结构精巧,文笔流畅,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引人深思。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作者独特的风格和才华。

  • 小丑的眼泪

    《锦心似玉:贵妃升职记》是一本充满温馨与感动的小说。作者阳光芳草的文笔流畅而细腻,他通过淡淡的叙述将温馨和隽永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整个故事的框架定得恰到好处,各个情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人不禁陷入其中。主角楚元帝珍珠霞帔的形象鲜明,她的坚韧和冷静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这本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次翻开都能重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