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岛上不管是食堂还是自己家里都是三顿饭。
就连向来抠搜在老家两顿饭习惯了的刘桂英他们家也是三顿饭。
早上都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向薇刚刚爬起来梳洗。
邓青宁就从外面汗滋滋的回来了。
“向阿姨,早饭在家里做吗?”
昨天是她爸从食堂给她带回来的。
但她听邓国超和邓国强说,平时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家里吃。
“是在家里做。”向薇淡淡回应了一声。
“那我看着弄了?”
“嗯。”
邓青宁在外面舀水擦了一把脸就去了厨房。
把昨天摘来的刺瓜去了皮,切成片放进锅里炒了一下,又切了两个番茄在里面增添了一点味道。
随后调了面浆,拿了勺子端着大碗,把碗里调好的面浆一点一点的刮进了锅。
煮了一大锅面鱼汤。
说白了就是面疙瘩汤,但每个人煮的方法不一样,技术不一样,弄出来吃起来也不一样。
邓青宁上辈子给人打过杂,稍微学了一点,比起专业的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比起平常家里面人做饭又稍微好一点。
邓为先大概因为昨天晚上被向薇给修理了,今天倒是收敛很多了。
吃完饭之后,问了邓青宁一句,最后给了她一个礼拜的饭票:“你向阿姨给你的,中午你要想回来,他们俩要愿意跟你回来,你们就回来煮。
不愿意的话就在学校里吃,吃完饭还能跟同学玩一下,休息休息。不用管我们。”
虽然说十四的已经不小了,中午回来做个饭什么的也可以。
但是邓为先觉得,孩子长这么大才开始上学,就没正儿八经的像个小孩子一样轻松过,能让她轻松一点尽量轻松一点。
他们家又不是过不下去。
邓青宁下意识的看了向薇一眼,向薇并没有看她,这才把饭票接了过去。
饭票分为两种。
一种是饭票,是按两来的。
一两一张。
一种是菜票,有五分的,有一角两角的。最大面额的是五角,用的是魏碑体和隶书体。
上面有印着蓝色或者红色简单的花纹。
盖着红色的章子。
写着“遗失不补,盖章生效
”几个字儿。
这当然不是向薇给准备的,而是邓为先自己想起来的。
不过是要当着向薇的面给,免得她又说自己偷偷摸摸的背过她干别的什么事儿。
说他就算了,反正他皮厚肉糙的不怕。
迁怒到邓青宁身上就不好了。
同时也是卖个好。
这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着呢,关系一直这么僵着也不是个事儿。不是说非得像亲母女一样,但多少和谐一点总归是好的。
虽然头天晚上邓为先给向薇报备过了。
向微依旧酸的不行了。
因为邓国超跟邓国强上学每个礼拜从家里拿饭票的事儿邓为先从来都没管过,都是她在操心。
就跟没那回事儿似的。
这前妻的女儿来了,什么都能记起来了。
“姐,走了,再不走要迟到了。”
邓青宁答应了一声回去屋里把自己的书和本子拿了出来。
邓为先看着两个小的把书口袋拿出来她是抱在怀里的,才想起来她还差个书口袋。
向薇看他的眼神就知道。
喊了邓青宁一声:“你等一下。”
进屋没一会儿从屋里拿了一个手提的花布口带出来。
“这个不是新的,但也没有用过两回,先拿去装书吧。”就那么两本书,两个本子,没必要再去给她弄个书口袋,有东西装就行了。
邓青宁忙不迭的接了过去:“谢谢向阿姨。”这是她用过的最好看的口袋了。
素衫清韵的书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故事情节意想不到,跌宕起伏,吸引人的同时又充满了悬疑。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下去的好书,太喜欢了!
作者素衫清韵的文笔细腻而出色,《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展现了他独特的风格。故事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读完之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令人喜爱的作品,我对作者的才华感到十分钦佩。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中的邓青宁周红月具有鲜明的个性,让人难以忘记。剧情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使人记忆犹新。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这本书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作者素衫清韵通过精湛的笔力,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主角邓青宁周红月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