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

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

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

于笔墨人生  /  著 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5-07-03 14:51
古代言情类型的小说大同小异,《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这本书让人眼前一亮,苏晚晴光芒的故事脉络清晰,于笔墨人生的文笔潇洒,结构严谨,写的很好,值得推荐。主要讲的是:【叮!成功破解锁灵阵!奖励“七凤合鸣诀”、“神农鼎第六鼎足”】系统提示音在识海炸响。苏晚晴……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深秋的灵田沉浸在一片丰收的盛景中,沉甸甸的灵米稻穗低垂,每一粒都流转着温润的微光,

仿佛将日月精华尽数凝于其中。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丝丝缕缕钻入鼻尖,

令人心旷神怡。苏晚晴手持神农鼎新炼制的灵泉,那澄澈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

如同流动的星河。她正要浇灌混沌灵植,怀中的《七凤合鸣诀》却毫无征兆地自动翻开,

泛黄的纸页间,一块羊脂玉佩悄然滑落,坠入手心。玉佩质地温润,触手生暖,

呈残缺的凤形,似历经岁月沧桑而断裂。中央镶嵌的红色宝石闪烁着奇异光芒,

与孩子们身上的纹路如出一辙,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是……”柳如烟赶忙凑近,

目光紧紧锁定玉佩边缘若隐若现的篆文。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那些古老的文字突然亮起,

散发着淡淡的金色光芒,“像是上古密语,与神农遗迹中的文字同源!

”她的声音中满是惊讶与兴奋。苏商璃的算盘立即飞速转动起来,

算珠碰撞声清脆如珠落玉盘,眨眼间便排列成“遇”字卦象:“娘亲,

此玉气息与您新觉醒的神农血脉产生共鸣,卦象显示应往东南方向探寻。

”一旁的苏巧菱也惊呼出声,她的探测仪蓝光爆闪,

全息地图上东南方的镜月湖区域泛起诡异的血色涟漪,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众人不敢耽搁,即刻启程。当他们抵达镜月湖畔时,原本平静如镜的湖面突然剧烈翻涌,

宛如煮沸的开水。“轰隆”一声巨响,无数黑色触手从水底破土而出,

每条触手顶端都长着布满獠牙的巨口,不断开合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腐臭气息,令人作呕,仿佛置身于九幽地狱。苏琴音反应迅速,

立即拨动琴弦,奏响《镇魔曲》。激昂的旋律化作实质的音波,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光刃,

朝着黑色触手斩去,瞬间将数条触手斩断,墨绿色的汁液喷涌而出。

苏画颜的画笔在空中疾走如龙,勾勒出玄武虚影,巨大的龟甲缓缓升起,

稳稳挡住腥臭的毒液,溅起阵阵水花。然而,湖面中央却升起巨大的漩涡,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座布满青苔的青铜祭坛赫然浮出水面。众人定睛一看,

祭坛中央的凹槽,竟与手中的残缺玉佩完美契合,仿佛是为它量身定制。

苏武玥的短剑虚影率先飞入漩涡探查,可刚接近祭坛,便被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狠狠弹回,

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苏念安的药草藤蔓不甘示弱,尝试缠绕祭坛支柱,

可藤蔓表面瞬间布满黑斑,像是被某种邪恶力量侵蚀,迅速枯萎。“小心!这是噬魂之力!

”苏晚晴看着神农粮诀新浮现的血色文字,神色凝重。她深吸一口气,

将自身神农血脉注入玉佩。刹那间,玉佩红光大盛,

光芒照亮了祭坛四周雕刻的古老战纹——画面中,七位凤形修士身姿矫健,

与手持玉牌的黑袍人激烈交战,法术光芒冲天,最终,

他们用七块玉佩封印了黑雾中的庞然大物,那场景惊心动魄,仿佛就发生在眼前。就在此时,

天际传来阵阵破空声,玄冥宗的紫袍道人带着百名修士御剑而来,黑压压的一片,

书友评论
  • 闭眼听风

    作为一名热爱[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我对《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赞不绝口。这本书的结构精巧,文笔流畅,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力。主角苏晚晴光芒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震撼,读者很难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紧张感让人欲罢不能。作者于笔墨人生的文笔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他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

  • 余生去浪

    《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是于笔墨人生的代表作之一,其故事构思成熟合理,文笔娴熟,读起来非常吸引人,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 肥肥大坐

    渐入佳境的[标签:小说类型]文,《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一开始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它越来越吸引人,我忍不住追着看下去。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于笔墨人生的扎实文笔和出色的故事构思,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 紫陌红尘

    《七凤临田:弃妇娘亲带崽成首富》这本书充满了情感与温暖。作者于笔墨人生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苏晚晴光芒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让人为之折服。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情节穿插有趣,让读者欲罢不能。配角们也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陶醉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品味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