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奇幻 >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

笔渐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10 15:48
今天给你们带来笔渐的小说《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小说》,叙述陆深林星遥的故事。精彩片段:一大片正由代表稳定的绿色,急速转为警告的黄色,甚至崩溃的深红,如同蔓延的瘟疫。“陆深!看核心区!”一个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粒子对撞实验意外撕裂时空,诞生了巴掌大的微型宇宙。科学家们欣喜若狂,

却发现这个宇宙正以指数级膨胀。三天内,它将吞噬整个地球。更可怕的是,

观测仪捕捉到宇宙内部正孕育智慧生命的信号。当毁灭按钮与全人类性命绑定时,

我们能否按下?“它是摇篮,也是坟墓,”首席物理学家望着数据,“我们创造了神,

还是怪物?”1**!实验出bug了?警报声撕裂了地下三百米深的死寂,

像一万根生锈的钢针狠狠扎进耳膜。陆深猛地扯开防护服的头盔搭扣,

冰冷的空气裹着刺鼻的臭氧味灌进肺里,呛得他眼前发黑。视野里一片猩红,

环形巨幕被刺眼的“CRITICALCONTAINMENTFAILURE”占满,

疯狂闪烁,像垂死巨兽流出的血。“哪个环节?!说!”他吼出来,

声音在金属舱壁间撞出嗡嗡的回响,自己都觉得陌生。汗水瞬间浸透了贴身的黑色实验服,

黏腻冰冷。“不知道!陆工!所有传感器…全他妈疯了!

”年轻助手方锐的声音在公共频道里劈了叉,带着哭腔,“能量读数…爆表了!

超出理论峰值…三百倍!还在冲!”他整个人几乎趴在全息数据流上,

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抽筋了。“冷却系统呢?!”陆深扑到自己的主控台前,

手指在冰冷的触控屏上划过,调出汹涌的数据洪流。温度曲线不是爬升,是跳崖!

直接从可控的低温深蓝,一头扎进代表熔毁的、刺目的赤红深渊。“超导磁约束…陆工!

约束场…在瓦解!结构应力…快撑不住了!”另一个工程师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金属摩擦音。

“见鬼!物理法则呢?吃屎去了?!”陆深一拳砸在强化玻璃罩上,指骨剧痛。

那玻璃罩后面,是“创世者”粒子对撞机的巨大环形通道入口,

此刻正发出低沉、不祥的嗡鸣,像远古巨兽在深渊里磨牙。通道外壁上覆盖的传感器阵列,

一大片正由代表稳定的绿色,急速转为警告的黄色,甚至崩溃的深红,如同蔓延的瘟疫。

“陆深!看核心区!”一个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颤抖的女声在他旁边响起。是林星遥。

她没穿防护服,只套着实验室的白大褂,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此刻,

她正死死盯着核心探测阵列传回的实时全息影像,那双总是沉静如深潭的眸子,

此刻被一种近乎魔幻的光彩点燃了。陆深猛地转头。全息影像中央,对撞点所在的位置,

空间本身…在融化。不是爆炸,不是喷发。是空间像一块被无形巨手揉捏的、半透明的果冻。

光线在那里诡异地弯折、碎裂,形成一圈圈肉眼可见的、不断扩散的涟漪。涟漪中心,

是一个点。一个绝对的、吞噬所有光线的、比最深的夜还要纯粹的黑点。它悬浮着,

寂静无声,却散发着令人灵魂冻结的恐怖存在感。仿佛宇宙本身在那里被戳破了一个洞。

就在那片扭曲的中心,在那绝对黑暗的“点”附近,空间涟漪猛地向内一缩,

随即无声地向外膨胀!嗡——!一股无形的、无法抗拒的斥力场瞬间扫过整个主控舱。

陆深感觉像被一辆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迎面撞上,整个人双脚离地,

狠狠砸在身后冰冷的合金墙壁上。肺里的空气被粗暴地挤了出去,眼前金星乱冒。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金属扭曲的**、设备短路爆出的火花噼啪声,

还有同事们压抑不住的痛呼和惊叫。“噗…咳咳!”他挣扎着想撑起身体,

喉咙里全是铁锈味。“陆深!看!”林星遥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盖过了混乱。

陆深艰难地抬头,透过被撞歪的防护眼镜看向主控巨幕。那诡异的、扭曲的空间涟漪消失了。

核心探测阵列传回的画面,稳定了下来。悬浮在原本对撞点位置的,是一个…泡泡。

巴掌大小,近乎完美的球形。它的“壁”并非实体,而是一种流动的、半透明的物质,

像最纯净的水晶,又像凝固的星云。

无数难以形容的、细碎而璀璨的光点在其内部流转、生灭,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构成一片瞬息万变的微型星河。它安静地悬浮在真空腔室中央,

缓缓地、以一种恒定不变的速率…自我旋转着。主控舱内,刺耳的警报声不知何时停了。

只有设备受损的电流嘶嘶声,和一片粗重、压抑的喘息。死寂。绝对的、真空般的死寂。

所有人,无论是趴在地上的、扶着控制台的、还是勉强站着的,都像被施了定身咒,

目光死死钉在那个悬浮在真空中的、散发着柔和微光的“泡泡”上。时间仿佛凝固了。

几秒钟?还是几分钟?没人知道。直到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那…那是什么玩意儿?”没人能回答。陆深扶着墙,

慢慢站了起来,每一步都牵扯着被撞疼的肋骨。他走到林星遥身边,和她一起,

隔着厚厚的观测窗,凝视着那个悬浮的“奇观”。它的光芒并不刺眼,

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冷的静谧感,幽幽地映在两人脸上。

“星遥…”陆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它在‘呼吸’。”林星遥轻声说,

目光没有离开那个“泡泡”,里面是纯粹的、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狂热,

“空间读数…稳定下来了。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一种从未有过的空间拓扑结构…陆深,

我们…”她终于转过头,看向陆深,脸上毫无血色,

嘴唇却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好像…造了个…宇宙出来?”2**!

它膨胀得比吹气球还快?!“创世者”基地,地下三百米,代号“深井”。

空气凝重得像灌了铅。紧急召集的最高级别分析会议在隔离层会议室举行,

厚重的防爆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一切。长桌两侧坐满了人,

、眼神锐利的工程主管、脸色苍白的年轻研究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的全息投影上。

投影的核心,正是那个悬浮在真空腔中的“泡泡”——微型宇宙。林星遥站在投影旁,

一身白大褂纤尘不染,与周围凝重压抑的气氛形成微妙反差。她手指在虚空中轻点,

调出复杂的数据流和模型。“初步观测数据建模完成。”她的声音清晰稳定,

像冰泉敲打岩石,

“根据空间曲率、内部能量流变、以及…初步捕获的引力波背景辐射模式分析…”她顿了顿,

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的子弹:“这并非单纯的高能凝聚态,

也不是已知的任何空间异常。其内部时空结构具有高度自洽性和独立性,

符合一个…封闭宇宙模型的核心特征。能量密度极高,

时空尺度…目前观测极限在直径约十五厘米。”“十五厘米?

”一个头发稀疏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干涩,“小林,你是说,我们花了几百亿,

用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在实验室里…造了个…巴掌大的宇宙?”“从目前的观测证据链看,

是的,张老。”林星遥微微颔首,“它独立于我们的时空之外,却又因实验意外,

锚定在我们的坐标点上。一个…真正的,新生的‘婴儿宇宙’。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巴掌大的宇宙?这个概念荒谬得如同天方夜谭,

却又被冰冷的数据强行塞进每个人的认知里。“那…那它稳定吗?

”工程总负责人王海峰声音紧绷,带着浓重的黑眼圈,“会不会突然炸了?

或者…把我们的空间给‘吸’进去?”他想起了那恐怖的斥力场。“目前看来,

它的‘膜’结构极其稳定,远超预期。”林星遥调出新的图表,

“但问题在于…”她指尖划过一条触目惊心的上升曲线,“它的体积膨胀率。”图表上,

一条代表微型宇宙直径的红色曲线,正以令人心惊肉跳的斜率向上飙升!

旁边的坐标轴刻度清晰地显示着时间——仅仅过去六小时。“六小时,

直径从十五厘米增长到十七点三厘米。”林星遥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膨胀速率并非线性,而是…指数级增长。模型外推…”她手指一点,

那条红色曲线像挣脱了束缚的猛兽,以更陡峭的角度疯狂向上延伸!“按照这个加速度,

”林星遥的目光如同手术刀,切开所有侥幸,“模型显示,七十二小时后,

它的直径将膨胀到…足以覆盖整个地球轨道。”死寂。绝对的死寂。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覆盖地球轨道?那意味着什么?地球,以及其上的一切生命、文明,

都将被这个新生宇宙的“膜”所包裹、吞噬、同化?成为它内部结构的一部分?

还是被彻底湮灭?恐惧像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紧了每个人的心脏。王海峰的脸彻底没了血色,

张老的手微微颤抖着,几乎握不住茶杯。“七十二小时…”陆深坐在林星遥对面,

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可怕:“星遥,你确定?

误差范围?”“模型基于现有物理定律外推,误差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林星遥的目光迎上他,“换句话说,最乐观估计,我们只有不到…三天。”三天!三天后,

地球可能从宇宙中消失!“三天…”一个年轻的女研究员喃喃自语,带着哭腔,

“三天能做什么?我们能…能阻止它膨胀吗?”“理论上,存在干预可能。

”林星遥调出新的界面,“其膨胀能量来源于内部真空零点能的暴涨。

如果我们能在其‘膜’结构的关键节点施加特定频率的极高能级反相能量冲击,

理论上可以引发其内部真空态的再次相变,强制终止暴涨,甚至…诱发坍缩。”“坍缩?

”王海峰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能把它…弄没?”“是湮灭。

”林星遥纠正道,“彻底抹除这个时空结构。就像从未存在过。”“那还等什么?!

”安全主管马库斯猛地一拍桌子,他身材魁梧,眼神像鹰隼一样锐利,

带着军人特有的铁血和决断,“启动‘湮灭’方案!立刻!马上!我们需要的是生存!

不是对着一个要命的‘艺术品’瞻前顾后!授权呢?需要谁签字?我来签!”他吼着,

目光扫向在座的几位最高负责人。“马库斯!”陆深厉声喝止,他站起身,目光如炬,

“湮灭是最后的选择!我们甚至还没完全理解它!它内部……”“内部?陆深!

里面就算有他妈的一整个天堂,它三天后也会变成我们的地狱坟墓!”马库斯毫不退让,

唾沫星子几乎喷到陆深脸上,“我们没时间搞科研了!这是战争!要么它死,要么我们亡!

就这么简单!”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主张立刻启动“湮灭”方案的强硬派和支持深入研究再决定的谨慎派激烈地争吵起来。

恐惧和求生的本能,压倒了科学家的好奇与敬畏。“安静!

”一个苍老但极具威严的声音响起。是基地的最高科学顾问,钱院士。

他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沟壑纵横,眼神却锐利如昔。他一开口,

争吵声立刻平息下去。钱院士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最后落在中央那个缓缓旋转的全息“泡泡”上,沉默了几秒。然后,他转向林星遥,

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杂音:“小林,你刚才似乎还有话没说完。关于…它内部?

”林星遥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她调出了最后一份数据流,

那是高维引力波探测阵列刚刚传回的、经过无数次滤波和增强处理的原始信号片段。

“在分析膨胀数据时,

同步阵列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来自微型宇宙内部的…非自然背景辐射波动。

”她操作着界面,一段被放大、放慢的波形图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波形图极其复杂,

充满了看似随机却又有某种奇异规律的尖峰和低谷。

指在波形图的几处特定位置快速标亮:“看这里…还有这里…这种重复出现的谐波叠加模式,

以及这种…近乎完美的能量脉冲间隔…”她抬起头,迎着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目光,

清晰地说道:“经过初步模式识别和概率分析,这种波动结构…有超过97.8%的可能性,

来源于某种形式的…智慧信息活动。”“通俗点说,”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这个新生的微型宇宙内部…可能正在诞生…或者已经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智慧生命。

”嗡——仿佛一颗精神炸弹在会议室中央爆开。所有争吵、所有恐惧、所有急切的方案,

瞬间被这个更庞大、更冰冷、更令人灵魂颤栗的问题彻底冻结。毁灭它?

那意味着在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前,

亲手…扼杀一个摇篮中的、甚至可能已经睁开了眼睛的…异宇宙文明?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像一群被困在绝境的野兽。马库斯脸上的杀气凝固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钱院士闭上了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发出单调的叩击声。陆深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直冲头顶。

他看向全息投影中那个静谧旋转的“泡泡”,那柔和的光芒此刻却显得无比刺眼,

像一个冰冷的嘲讽。一个宇宙?一个文明?三天?毁灭…还是…等待被吞噬?

3三天倒计时!里面的“小东西”在求救?“深井”基地的气氛,

像被压缩到了临界点的**桶。七十二小时倒计时的巨大数字,猩红刺眼,

悬在主控舱每一块屏幕的顶端,无声地滴答作响,碾过每个人的神经。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汗水和一种名为“末日倒计时”的绝望味道。

湮灭派和观察派的争执已经白热化,从会议室蔓延到每一个角落。“别天真了!三天!

我们只有三天!等里面那些‘小东西’长出手来跟我们打招呼吗?

那时候地球都进它肚子里了!”马库斯的声音在走廊里咆哮,

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面色铁青的安保人员和技术主管,“‘方舟’方案必须立刻启动!

完成度多少了?!”“反相能量聚焦阵列还在调试!马库斯主管!强行启动,

能量逸散可能先一步撕裂我们的约束场!”负责“方舟”武器系统的工程师几乎是在哀求,

他面前的屏幕上,复杂的能量流模拟图闪烁着不稳定的红光。“那就给我调!

用命去填也要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我们没有选择!”马库斯一拳砸在旁边的合金墙壁上,

发出沉闷的回响。另一边,陆深把自己关在核心观测室里,眼睛布满血丝,

死死盯着超高分辨率深空扫描传回的数据流。屏幕上是那个微型宇宙不断变化的“壁”,

以及内部那片混乱、狂暴、却又蕴含着某种奇异秩序的星云状结构。

他试图从那些狂舞的能量湍流中,捕捉到林星遥所说的“智慧信号”的蛛丝马迹,

试图理解它,哪怕一点点。“还是…无法解析吗?”他声音嘶哑地问旁边的林星遥。

林星遥坐在另一台终端前,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只剩下残影。她面前悬浮着数十个窗口,

层层叠叠,全是复杂的波形分析、模式识别算法和宇宙语言学模型。她脸色苍白,

眼下是浓重的青黑,但眼神依旧专注得惊人。“信号太弱,太原始,

被暴涨期的背景噪音严重淹没。就像…试图在十级台风里听清一根针落地的声音。

”她飞快地调整着参数,“常规的数学逻辑模型、物理常数表达…全部匹配失败。

它…和我们理解的‘语言’或者‘表达’,完全不同源。”她忽然停下手,眉头紧紧锁起,

盯着屏幕上一段被反复放大的、极其怪异的波形组合。

它由一连串极其短暂的、高能级的脉冲构成,间隔毫无规律可循,却又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

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等等…”她喃喃自语,

调出另一组数据——微型宇宙实时的引力场分布图。

那图谱像一片被狂风搅动的、混沌的海洋。

她的目光在怪异的脉冲信号和混沌的引力图谱之间飞快地来回扫视。突然,

她像是捕捉到了什么,猛地坐直身体,手指如飞般操作起来。

复杂的引力场数据被输入到一个新的分析模型,开始进行高速的拓扑结构解析和模式匹配。

屏幕上,原本混沌的引力图谱,在特定的数学变换下,

竟渐渐浮现出隐约的、如同分形雪花般的…几何结构!而那段怪异的脉冲序列,

其能量峰值的出现时间,

竟与这些几何结构中某些关键“节点”的引力场微妙畸变…完美同步!

“不是语言…”林星遥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和激动,她猛地抬头看向陆深,

“是…拓扑!它们在用引力场的拓扑结构变化…进行‘表达’!

用空间本身的几何形态…‘说话’!”她迅速将引力场畸变节点与脉冲序列叠加。屏幕上,

那些看似随机的脉冲,

结构中特定几何形态(比如一个尖锐角度的形成、一个闭合环路的突然打开)的开始和结束!

“它们在…描述自身宇宙的结构变化!”林星遥指着屏幕,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这段脉冲…看!一个高能脉冲起始…对应这里,

一个‘扭结’(kink)在引力场中开始形成…然后一系列次级脉冲维持…直到扭结完成,

一个特定的低能脉冲结束…它们在标记!在记录!这…这就是它们的‘词汇’和‘语法’!

以空间几何为基元的…宇宙拓扑语言!”陆深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巨大的震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瞬间冲散了疲惫。一种文明!

一种以理解并描述宇宙本身几何结构为起点的文明!就在那个“泡泡”里,

正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记录着它自己诞生的世界!“能…能回应吗?

”陆深的声音干涩无比,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切,“用它们的方式?告诉它们…外面?

危险?”“理论可行!但需要巨大的能量精确注入特定引力场节点,

模拟出我们想表达的‘拓扑语句’!”林星遥语速极快,眼睛亮得惊人,

“‘创世者’的对撞环!只有它能提供足够聚焦的能量束!

但需要精准定位和毫秒级的同步控制!”“我来协调!”陆深立刻抓起通讯器,“王工!

立刻给我‘创世者’环B7到C3区段的最高控制权限!

能量等级准备提升到…理论极限的百分之八十!星遥需要它进行定向引力场调制!”“陆深!

你疯了?!”通讯器里传来王海峰惊恐的吼声,“极限百分之八十?!

现在约束场本来就因为那‘鬼东西’不稳定!你想把整个‘深井’炸上天吗?!

书友评论
  • 尋劣夢作歡

    笔渐的《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故事情节紧凑,人性描绘细致,让人期待后续的展开。

  • 凉城已无爱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笔渐深厚的情感和艺术才华。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结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故事。主角陆深林星遥的形象鲜活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体验到无尽的情感和思考的启示。

  • 弑魂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这本书充满了情感与温暖。作者笔渐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陆深林星遥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让人为之折服。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情节穿插有趣,让读者欲罢不能。配角们也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陶醉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品味和珍藏。

  • 岁月无依

    《粒子对撞后,我成了创世神》这本书充满了情感与温暖。作者笔渐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陆深林星遥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让人为之折服。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情节穿插有趣,让读者欲罢不能。配角们也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陶醉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品味和珍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