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

挣当时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12 10:50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 小雨周明许默,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故事情节经典荡气回肠,主要讲的是我们家的后院很小,只有一片草坪和几株灌木,没有大树。但小雨的画里那棵橡树如此具体,……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整理女儿房间时,我发现她所有的玩偶都面朝墙壁。调出监控才看到,每天凌晨三点,

会有一个穿红裙的玩偶自己转过身来——可我女儿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玩具。

第一章面壁的玩偶凌晨三点十七分,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监控画面,手指不受控制地发抖。

画面里,女儿小雨房间的玩具架上,那个从未见过的红裙玩偶正在缓慢转动。没有风,

没有人触碰,它就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捧着,180度转向墙壁,

和其他玩偶保持完全一致的姿势——面壁而立。我咽了口唾沫,喉咙干涩得发疼。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了。第一次发现异常是在三天前。给小雨整理房间时,

我发现她所有的毛绒玩具都面朝墙壁摆放。当时只觉得奇怪,顺手把它们都转了过来。

第二天早上,它们又集体转了回去。"小雨,为什么要把玩具都对着墙啊?

"吃早餐时我随口问道。七岁的女儿咬着吐司边缘,大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不是我转的,

妈妈。"我以为是小孩子常见的健忘,没太在意。直到前天深夜,

我被隔壁房间的窸窣声惊醒,查看监控回放时,看到了那个诡异的红裙玩偶。而现在,

它又动了。我轻手轻脚地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寒意顺着脚底直窜上脊背。

小雨的房门虚掩着,我屏住呼吸推开一条缝——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

给房间镀上一层银蓝色的光晕。玩具架上的玩偶们整齐地面向墙壁,包括那个红裙玩偶。

它比其他玩具都要旧,褪色的红裙上沾着可疑的暗色污渍,金色的头发打着结。我确定,

我们家从来没有过这个玩具。"妈妈?"小雨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我差点惊叫出声。

转身看到女儿抱着她的小熊站在走廊里,睡眼惺忪。"你怎么不睡觉?

""我...来给你盖被子。"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蹲下身把她搂进怀里。

小雨的睡衣冰凉,像是已经在走廊站了很久。"那个红裙子的娃娃是谁的?"我轻声问。

小雨的眼神突然变得飘忽:"是阿姨给我的。""哪个阿姨?""穿红裙子的阿姨。

"她打了个哈欠,"她说她以前也住在这里。"我的血液瞬间凝固。

这栋房子是我三年前离婚后买的二手房,前任房主是一对老年夫妇,

哪来的什么"穿红裙子的阿姨"?把小雨哄睡后,我回到自己房间,

打开电脑调出过去一周的全部监控录像。作为单亲妈妈又是儿童心理学家,

我在小雨房间装了监控本是出于职业习惯和安全感,没想到会拍到这种东西。

视频以十六倍速快进,我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凌晨两点五十九分,画面一切正常;三点整,

玩具架最上层的红裙玩偶突然开始转动;三点零二分,所有玩偶像被某种力量牵引,

一个接一个转向墙壁。最诡异的是,三点零五分,小雨的被子被掀开一角,

仿佛有人坐在了她床边。但画面上除了微微下陷的床垫,什么都看不到。我合上电脑,

手指颤抖着拨通了前夫周明的电话。响了七八声后,对面传来他睡意朦胧的声音:"苏妍?

出什么事了?""你第一任妻子林夏,"我直接切入主题,"她是不是有红色的裙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大半夜的你发什么神经?"周明的声音突然清醒而警惕。

"回答我。""...是有几条。她喜欢红色。"周明语气变得烦躁,"都过去二十年了,

提这个干什么?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定格的监控画面——那个红裙玩偶扭曲的缝合线像一张狞笑的脸。

"因为我觉得,她可能回来了。"第二章消失的妻子第二天一早,

我把小雨送到学校后直接开车去了市立图书馆。阳光透过车窗照在脸上,

却驱散不了我骨子里的寒意。图书馆的地方志档案室里,我翻出了二十年前的旧报纸。

微缩胶卷在机器上缓缓转动,1998年9月的《晨报》社会版上,

一则小豆腐块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本市知名建筑师周明之妻林夏于昨日失踪。

据周先生称,妻子晚饭后出门散步未归。警方已介入调查,呼吁市民提供线索。

"配图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年轻女子站在花园里微笑,穿着一条及膝的红裙子。

我盯着那张照片,胃部一阵绞痛。那就是监控里出现的玩偶穿的同款红裙。

继续翻阅后续报道,林夏的失踪案在三个月后不了了之,没有找到尸体,没有嫌疑人,

就像一滴水蒸发在空气中。而周明在两年后再婚,对象是他的大学同学——也就是我。

我们结婚五年,直到三年前我发现他出轨而离婚。整个婚姻期间,

周明从未详细提过他的第一任妻子,只说她是因病去世。"因病去世?"我冷笑一声,

手指划过报纸上林夏年轻的脸庞。现在看来,这个谎言比我想象的更肮脏。离开图书馆,

我拨通了在警局工作的老同学张磊的电话。"稀客啊,"张磊在电话那头笑道,

"大心理学家怎么想起我了?""帮我查个旧案子,"我直奔主题,"二十年前林夏失踪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怎么对这个感兴趣?""个人原因。能查到吗?""等我回电。

"二十分钟后,张磊发来一份加密文件。我坐在车里用手机查看,心跳越来越快。

案件档案显示,林夏失踪当晚,周明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他在公司加班到凌晨,

有至少五位同事作证。家里保姆也证实女主人是独自出门散步后失踪的。

但档案里有一张现场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周明和林夏家的后院有一棵巨大的橡树,

树下泥土有翻动的痕迹,但当时警方没有深挖,认为是宠物狗刨的。橡树。

我突然想起小雨最近总在画的一幅画:一棵大树,树下站着三个人——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

她坚持说那是"爸爸、妈妈和我",可我从未带她去过后院有那种大树的地方。

除非...她画的是周明和林夏曾经的家。回家路上,我绕道去了周明现在的住所。

他再婚后搬到了城郊的别墅区,保安不让我进去,我只能把车停在小区对面等待。下午四点,

周明的黑色奔驰驶入小区。副驾驶坐着一个红裙女子,我心头一跳,

仔细看才发现是他现任妻子刘芸。他们看起来恩爱非常,

刘芸下车时还亲昵地挽住了周明的手臂。我拍了几张照片,正准备离开,

突然注意到周明家前院也种着一棵橡树——和档案照片里那棵几乎一模一样。手机突然震动,

小雨的班主任发来消息:"苏女士,小雨今天在美术课上又画了那幅奇怪的画,

还坚持说树下的女人昨晚和她说话了。建议您带她去看看心理医生。"我盯着消息,

手指冰凉。我自己就是儿童心理学家,

很清楚小雨的症状不属于任何常规儿童心理问题的范畴。回到家,我径直走向后院。

我们家的后院很小,只有一片草坪和几株灌木,没有大树。但小雨的画里那棵橡树如此具体,

树干的纹理、树枝的走向都细致入微,就像...就像她亲眼见过一样。天色渐暗,

我站在后院中央,突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转身回屋时,

余光瞥见二楼小雨房间的窗口——一个模糊的红影一闪而过。我冲进屋里跑上楼,

推开小雨的房门。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玩具架上的玩偶们依然面壁而立。我颤抖着走近,

把红裙玩偶转过来——它的脸上,有两道黑色的痕迹,像是眼泪。

第三章不速之客小雨放学回家后,我决定和她谈谈。"宝贝,"我蹲下身与她平视,

"能告诉妈妈关于那个红裙子阿姨的事吗?"小雨摆弄着蜡笔,

在纸上涂抹着熟悉的橡树轮廓。"阿姨说她很冷,"她头也不抬地说,"地下很冷很黑。

"我的呼吸一滞。"她...还说了什么?""她说爸爸骗人。"小雨终于抬起头,

眼睛异常明亮,"她说爸爸把她埋在树下,但她想出来。"我强忍着战栗,

尽量保持声音平稳:"哪个爸爸?是周明爸爸吗?"小雨点点头,

然后出人意料地说:"不是现在的爸爸。是以前的爸爸。"我愣在原地。

小雨从未见过周明和林夏在一起的样子,她怎么会知道周明曾经有过另一个妻子?

"阿姨说你会帮她,"小雨突然抓住我的手,小手指冰凉得像冰,

"她说你知道怎么找到大树。"晚餐时小雨几乎没动食物,一直望着窗外发呆。

我给她量了体温,略微有些高,便早早哄她上床。等她睡着后,我回到书房,

把所有关于林夏失踪案的资料摊在桌上。周明的不在场证明太完美了,完美得不真实。

五位同事都证明他当晚在公司,但二十年前的监控系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完全有可能做手脚。如果他真的杀害了林夏,最可能的埋尸地点就是他们家后院的橡树下。

但为什么二十年后,林夏的"灵魂"——如果那真的是她——会出现在我和小雨的家里?

为什么是现在?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周明"。我深吸一口气接通。

"你到底在搞什么鬼?"周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

"小雨的班主任说你今天问了很多关于她画画的事?""只是例行关心,"我平静地说,

"毕竟我是她母亲。""少来这套,"周明冷笑,"你是不是给她灌输了什么奇怪的想法?

她今天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把什么人埋在了树下!"我握紧手机,心跳加速。

小雨竟然主动联系了周明?这不像她平时的行为。"我没教她任何事,"我实话实说,

"事实上,我正想问你关于林夏的事。""林夏已经死了!"周明突然爆发,

"死了二十年了!你能不能别再翻这些陈年旧账?你是不是疯了?""她是怎么死的,周明?

"我紧追不放,"你从来没告诉过我真相。"电话那头传来沉重的呼吸声。"生病,

"他终于说,"肺炎并发症。病历都在老房子里,想看自己去找。

""那为什么报纸上说她是失踪?""那是误报!后来找到了,只是没登报而已!

"周明的声音越来越高,"苏妍,我警告你,别再骚扰我和我的家人。

如果你继续给小雨灌输这些恐怖故事,我会申请变更监护权!"他挂断了电话。

我坐在黑暗中,思绪纷乱。周明的反应过激得不正常,

但他的话也有一定道理——如果我真的把小雨卷入这种超自然事件中,

法律上他确实有理由争夺抚养权。窗外一道闪电划过,随即是轰隆的雷声。

夏季暴雨来得突然,雨点很快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我起身去检查小雨的房间,

发现她正在高烧,小脸通红,嘴里喃喃自语。俯身倾听,

我捕捉到几个零碎的词:"树下...红色...好疼..."我急忙拿来退烧药和冰毛巾,

小雨在半梦半醒间服下药,又陷入不安的睡眠。就在我准备离开时,

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房间——玩具架上的红裙玩偶不见了。我四处寻找,

最终在小雨的床底下发现了它。玩偶的姿势变了,不再是站立,而是跪趴着,双手向前伸,

像是在挖土。更可怕的是,它褪色的红裙上沾满了新鲜的泥土。雷声再次炸响,

整栋房子都似乎在震动。我颤抖着拿起玩偶,发现它手中攥着一张小纸条。展开一看,

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帮我"。那不是小雨的笔迹。

第四章床下的秘密暴雨持续了整夜。我抱着那个诡异的红裙玩偶坐在小雨床边,

看着她的小脸在退烧药作用下逐渐恢复平静。窗外的闪电不时照亮房间,

每一次闪光都让我神经紧绷,生怕看到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凌晨四点,雨势稍缓,

我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检查那个玩偶。它手中的纸条上除了"帮我"两个字外,

右下角还有一个几乎看不清的标记:一片橡树叶的简笔画。这太具体了,不像是随机恶作剧。

我打开电脑,搜索林夏失踪案的更多细节。经过两小时的深度挖掘,

在一个老旧的城市论坛上,我发现了一条被忽视的线索:林夏失踪前一个月,

曾向邻居抱怨家里的橡树根系破坏了地下水管,周明计划砍掉它。但档案照片显示,

那棵橡树至今仍在周明旧居的后院茁壮成长。天亮后,小雨的烧退了,但精神萎靡。

我打电话向学校请了假,决定带她去看我信任的儿科医生。"身体上没什么问题,

"医生检查后说,"可能是受了惊吓。她提到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我犹豫了一下,

还是说了实话:"她总说看到一个穿红裙子的阿姨。

"医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年纪的孩子确实容易有幻想朋友,但如果伴随高烧和焦虑,

建议做个全面评估。"他写了张转诊单,"去儿童心理科找李主任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走出诊室,小雨突然拽了拽我的衣角:"妈妈,我不想看别的医生。

阿姨说...她只相信你。"我蹲下身:"阿姨还告诉你什么了?

"小雨的眼神飘向远处:"她说...她的小星星手链掉在树下了。那是她最喜欢的。

"我浑身一颤。在警方公开的资料中,从未提到过什么"小星星手链"这样的细节。

回家路上,我绕道去了周明和林夏曾经居住的旧区。那栋房子现在住着一对年轻夫妇,

后院那棵橡树比照片上更加高大茂密。我把车停在路边,远远观察着,

不确定自己到底想找什么。"很美的树,不是吗?"一个男声从身后传来,我差点惊叫出声。

转身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深蓝色衬衫,手里拿着建筑图纸。"抱歉吓到你了,

"他歉意地笑笑,"我是许默,刚搬到对面。"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栋正在装修的房子,

"那棵橡树是这一带的地标,据说有上百年树龄了。"我勉强点头回应,

注意到他看那棵树的眼神有些异样——不像是欣赏,更像是审视。"你对这棵树很了解?

"我试探地问。许默的目光变得深邃:"小时候在这附近住过。

听说二十年前有个女人在这栋房子失踪了。"他顿了顿,"你是...她的家人?""不,

只是..."我一时语塞,"只是对本地历史感兴趣。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有些历史最好让它沉睡。"说完便告辞离开。

他的警告让我更加不安。回家后,我决定彻底检查小雨的房间,

尤其是床底下那个玩偶出现的地方。挪开小雨的床,我在地板上发现了几道奇怪的划痕,

像是有人用硬物反复刮擦过。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墙角与地板接缝处,

卡着一条小小的银色手链——由星星形状的链环组成,

其中一个星星上刻着"LS"两个字母。林夏的缩写。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稳这条手链。

它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但绝对没有被埋在地下二十年的样子。

就像...就像最近才被人戴过一样。"妈妈?"小雨站在门口,眼睛睁得大大的,

"你找到阿姨的手链了。"这不是疑问句。我咽了口唾沫:"小雨,你怎么知道这是阿姨的?

""她告诉我的。"小雨走进来,出奇地平静,"她说谢谢你找到它。

现在她可以睡得好一点了。"我一把抱住女儿,既为了安慰她,也为了安抚自己狂跳的心脏。

作为儿童心理学家,我见过各种孩子的幻想朋友案例,

但从未遇到过如此具体、与真实事件高度吻合的情况。当晚,我把小雨哄睡后,

再次检查了监控录像。凌晨三点零九分,画面出现了一阵雪花干扰,恢复后,

红裙玩偶已经回到了玩具架上,但姿势变了——它现在双手合十,像是在祈祷。更可怕的是,

小雨的床边出现了一串湿漉漉的脚印,从门口延伸到她的床前,然后消失。

我决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第二天,我联系了一位在建筑局工作的朋友,

请他帮忙查查周明旧居的建筑结构图。如果林夏真的被埋在那棵橡树下,

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有趣,"朋友在电话里说,

"那房子有个不常见的设计——地下室延伸到后院橡树下方。图纸上标注了一个'储藏间',

但位置很奇怪。""能发给我看看吗?""恐怕不行,这是旧档案,需要正式申请。

不过..."他压低声音,

我注意到1998年9月——就是你感兴趣的那个时间段——房子主人申请过修改地下结构,

理由是'防潮处理'。"林夏失踪的月份。挂断电话,我坐在书房里,

有线索摊在桌上:红裙玩偶、小星星手链、地下室结构图、小雨的画...它们像拼图碎片,

逐渐拼出一个可怕的图案。周明可能杀害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并将她埋在那棵橡树下。

而现在,林夏的"灵魂"不知为何找到了我和小雨,寻求帮助。但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是我们?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后院。在那一瞬间,

我清楚地看到一个穿红裙的女子站在雨中,抬头望着小雨的窗户。我冲到窗前,

但当她再次出现时,已经站在了后院中央——就在那片没有树的空地上,

正是小雨画中橡树所在的位置。第五章地下的低语红裙女子在雨中站了约十秒钟,

然后像被风吹散的烟雾般消失了。我冲下楼,不顾暴雨跑进后院,

却只发现一片被雨水打湿的草地,没有任何脚印或痕迹。回到屋里,我浑身湿透,心跳如雷。

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幻觉?压力导致的妄想?

但那个红裙玩偶和小星星手链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无法用幻觉解释。第二天,

我决定拜访周明的前任邻居。根据档案记载,当年报警林夏失踪的正是隔壁的王太太,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仍住在原处。王老太太精神矍铄,记忆力出奇地好。"林夏啊,

多好的姑娘,"她叹息道,"那天晚上她根本没出门散步,

我亲眼看见周明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往后院去。"我浑身发冷:"您告诉警方了吗?

""当然说了!"老太太愤愤不平,"但那些警察只听周明的。他有关系,你知道的。

他父亲是市里的领导。""行李箱...有多大?""足够装下一个人。

"老太太直视我的眼睛,"我听见橡树那边传来挖土声,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第二天周明就找人把整个后院重新铺了草坪。"离开王家,我站在周明旧居前的人行道上,

盯着那棵枝繁叶茂的橡树。如果林夏真的被埋在那里,为什么她的灵魂会出现在我家?

除非...一个可怕的念头击中了我:除非她的遗骸被移动过。

我立刻打电话给那位建筑局的朋友:"那栋房子1998年后有没有再做过地下结构改造?

""有,三年前,"他查了记录,"新房主申请了地下防潮工程,挖开了部分地基。

"三年前——正是我买下现在这栋房子的时间。回家路上,我绕道去了社区服务中心,

查询现住房的前任业主信息。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房子之前属于一对姓陈的老夫妇,

他们住了三十年,直到三年前搬去养老院。"有没有更早的记录?"我追问。

工作人员翻找了一会儿:"建商原始记录显示,这房子最初是为一位周姓建筑师建造的,

但他从未入住,直接转手给了陈家。"周姓建筑师。我的手开始发抖。这房子是周明建的?

那他为什么卖掉?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林夏的灵魂会出现在这里?回到家,

我发现小雨正和隔壁新搬来的许默在院子里说话。许默蹲在小雨面前,手里拿着一片橡树叶,

两人似乎在认真讨论什么。"妈妈!"小雨看到我,兴奋地跑过来,

"许叔叔说他知道怎么让阿姨不再做噩梦!"我警惕地看着许默:"你和小雨在聊什么?

"许默站起身,表情复杂:"只是...讲了些老故事。"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我是建筑设计师,专长老房子改造。听说你家有些...异常现象?"我接过名片,

上面印着"许默,历史建筑修复专家"。"你怎么知道我家有异常?""小雨告诉我的,

"他平静地说,"关于红裙阿姨的事。我...对这种案例有些研究。

"他的眼神中有种奇怪的熟悉感,让我想起林夏照片上的神情。"你认识林夏,对吗?

"许默的瞳孔微微收缩:"她是我姐姐。"这个答案如同一道闪电劈中我。

我本能地把小雨拉到身后:"你到底想要什么?""和你一样——真相。"许默压低声音,

"我花了二十年调查姐姐的失踪。三个月前,陈家决定翻修这栋房子,

书友评论
  • 月影依风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结构精巧,环环相扣。配角的形象栩栩如生,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身份和情感共鸣。作者挣当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安排,展现了多样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转折,使整个故事生动有趣。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 我有凶刺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这本书让人陶醉其中。作者挣当时的文笔细腻流畅,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情感。主角小雨周明许默的形象生动鲜明,她的坚韧和聪明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 大步向前跨

    作者挣当时的文笔娴熟,故事情节独特,吸引了我对《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的极高关注。

  • 尋劣夢作歡

    《女儿房间的第三个人》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男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感谢挣当时的出色创作。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