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折腰:青鸾绕青梅

折腰:青鸾绕青梅

折腰:青鸾绕青梅

冰糖葫芦030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21 15:16
古代言情文《折腰:青鸾绕青梅》是各位书虫的必看良品,主角蛮蛮魏劭的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冰糖葫芦030”大大文笔细腻,剧情十分好看,概述为:只是去年大雪压塌了不少,今年我想修些结实的砖房给他们住。”蛮蛮点头:“我带了些耐旱的麦种,幽州的土地虽硬,或许能种出麦子……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1青梅之约兖州的梅花开得最盛时,总带着股清甜的冷香。乔府后院的梅林深处,

七岁的蛮蛮正踮着脚扒着树干,小辫子上的红绒球随着动作晃悠,像团跳动的火苗。

她仰着小脸瞅那枝最高的青梅,果子青得发亮,沾着晨露,看得人舌尖发酸。

“又在跟果子较劲?”身后传来清朗的少年音,蛮蛮回头,就见魏劭抱着捆竹简站在梅树下。

他穿件月白襕衫,袖口沾着点墨痕,显然是刚从书房出来。魏劭比蛮蛮大半岁,

自三岁那年被父亲送到乔府学兵法,就成了蛮蛮的“专属玩伴”——或者说,

是总被她缠着摘果子、掏鸟窝的“跟屁虫哥哥”。“仲麟哥哥!”蛮蛮眼睛一亮,

小手拍着树干,“那枝青梅熟了,我够不着。”魏劭放下竹简,走到树下仰头看了看。

他个子蹿得快,比同龄孩子高半头,抬手便够到了那串最饱满的青梅。他摘了几颗递过去,

指尖不经意擦过蛮蛮的掌心,两人都红了脸。蛮蛮捏着青梅咬了口,酸得眯起眼,

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魏劭忙掏出手帕给她擦嘴:“慢点吃,仔细酸倒了牙。”“才不会!

”蛮蛮鼓着腮帮子,把剩下的青梅塞进他手里,“给你吃,祖父说吃青梅能提神,

你读兵法就不会犯困了。”那时乔家祖父尚在,是兖州有名的智者,

常教孩子们读兵法、论农事。蛮蛮虽是女儿家,却对排兵布阵格外上心,

总搬个小板凳坐在魏劭旁边听,小手在地上画些歪歪扭扭的阵法。魏劭知道她喜欢,

每次抄兵法时总会多抄一份,用红绳捆好给她:“这是今日学的‘虚实篇’,

祖父说你上次画的‘八卦阵’倒有几分意思。”蛮蛮捧着竹简,指尖划过他清秀的字迹,

心里甜滋滋的。她偷偷把自己攒的蜜饯塞进魏劭的书箱,知道他读书久了容易口干。

两人的小秘密,就像梅林里的雾气,悄无声息地弥漫着。变故发生在那年深秋。

蛮蛮在后山追一只白狐时,听见树丛里传来“扑棱”声。拨开枯枝一看,

竟是只幼鹰躺在落叶里,右翅插着支断箭,血珠染红了灰褐色的羽毛。幼鹰见了人,

虚弱地睁着眼,发出细弱的啼叫。“它受伤了!”蛮蛮急得眼圈发红,小心翼翼地抱起幼鹰。

刚巧魏劭寻她而来,见此情景立刻解下腰间的玉佩,用玉佩边缘小心地撬开断箭尾端,

又撕下里衣的白绢给幼鹰包扎:“别怕,我们带它回去养伤。

”两人把幼鹰藏在梅林深处的小竹棚里,蛮蛮每天偷溜出来喂它碎肉和清水,

魏劭则去药铺讨来治外伤的草药,捣碎了敷在箭伤处。幼鹰渐渐有了精神,

会扑腾着没受伤的翅膀蹭他们的手心。蛮蛮给它取名“青鸾”,说:“等它好了,

就能像传说中的鸾鸟一样飞很高。”魏劭笑着点头:“等它会飞了,就让它替我们送信。

”青鸾的伤好透时,已是来年开春。那天蛮蛮和魏劭刚把它捧到梅树梢,它便抖了抖翅膀,

盘旋三圈后直冲云霄,又猛地俯冲下来,用喙轻轻啄了啄蛮蛮的发簪,才振翅飞向远山。

蛮蛮望着它的背影,拉着魏劭的衣袖:“它还会回来吗?”魏劭握紧她的手:“会的,

它记得我们。”2离别之誓少年时光在书页翻动与青梅酸甜中溜走。魏劭十三岁那年,

幽州传来急信——魏父要带他回幽州学领兵,边境匈奴时有侵扰,魏家子弟需早做准备。

离别的前一夜,月色如水。魏劭把自己最珍爱的犀角弓送给蛮蛮:“这弓轻便,

你学着练箭防身。等我在幽州站稳脚跟,就……就回来找你。”他说得结结巴巴,耳根红透。

蛮蛮忍着泪,把自己绣了半载的荷包塞给他,荷包上是只展翅的小鹰:“青鸾会替我看着你,

你要好好的。”魏劭走那天,蛮蛮没去送。她躲在梅林里,看着他的马车消失在路尽头,

手里紧紧攥着那把犀角弓,指节泛白。青鸾不知何时落在她肩头,用温暖的羽毛蹭她的脸颊,

仿佛在安慰。此后三年,两人全靠书信往来。魏劭的信总是带着边疆的风沙气,

有时是写在粗糙的麻纸上,字迹因颠簸有些潦草:“今日巡营见了匈奴的骑兵,

他们的箭法虽快,却不如乔家祖父教的‘连珠箭’稳。蛮蛮练箭了吗?莫要偷懒。

”有时信里会夹着晒干的狼尾草,或是块亮晶晶的戈壁石:“幽州的草比兖州硬,

石头倒好看,给你玩。”蛮蛮的回信则细致得多。

她会写兖州的春耕:“今年新种的麦种发了芽,祖父说要修水渠引活水,我跟着学记账呢。

”会写姐姐大乔的婚事:“姐夫高恒送了姐姐一支玉簪,雕着并蒂莲,姐姐说等你回来,

也要给我寻支好簪子。”她还会画些简单的阵法图,在信里问:“仲麟哥哥你看,

这样布防是不是能挡住侧翼突袭?”魏劭的回信总会仔细批注她的阵法,

有时还会画张幽州的地形草图:“此处多山,可设伏兵,你画的阵法稍改两处会更稳妥。

”字里行间的认真,让蛮蛮觉得他从未离开。十八岁那年,魏父在与匈奴的战役中受了重伤,

魏劭代父领兵,成了幽州最年轻的将军。消息传到兖州,蛮蛮把自己关在房里,

对着满箱的书信掉了半天泪,又擦干眼泪给魏劭写信:“你要保重自己,我在兖州等你。

青鸾昨日回来了,落在我院子里的梨树上,我给它喂了肉干,它好像胖了些。”三个月后,

魏劭的信终于送到,字迹却带着疲惫:“匈奴已退,我无碍。蛮蛮,待我处理完幽州事务,

便去乔府提亲。”蛮蛮捏着信纸,心跳得像要蹦出嗓子眼。大乔端着点心进来,见她脸红,

笑着打趣:“看把我们蛮蛮急的,仲麟这孩子重诺,定会来的。”大乔那时已嫁入高府,

生了个胖小子,时常回乔府看望家人。她握着蛮蛮的手:“女子嫁人后,虽要相夫教子,

却也不能丢了自己的本事。你懂兵法、知农事,到了幽州,定能帮上仲麟。”蛮蛮用力点头,

心里早已开始盘算:幽州气候干燥,该带些耐旱的麦种;边疆百姓辛苦,

或许可以教他们织更厚实的布……3重逢之喜转年开春,魏劭果然来了。他穿着银甲,

骑匹枣红色的战马,身后跟着数十名亲兵,抬着满满的聘礼:有幽州特产的猞猁皮、野马脂,

有象征五谷丰登的黍、稷、麦、菽、稻,还有一箱闪闪发光的玉器——最显眼的是支凤钗,

凤喙衔着颗鸽血红的宝石,一看便知价值不菲。魏劭在乔府门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举着聘礼匣:“乔伯父、乔伯母,魏家与乔家世代交好,晚辈魏劭,

今日特来求娶乔家三女蛮蛮,愿以一生相护,绝无二心。”乔父乔母看着眼前英武的青年,

又看看躲在门后脸红的女儿,相视一笑。乔父扶起魏劭:“仲麟少年有为,蛮蛮能嫁你,

是她的福气。”提亲的仪式办得热闹,兖州百姓都知道,乔家最聪慧的三姑娘,

要嫁给幽州的少年将军了。蛮蛮偷偷去看聘礼,

见那箱玉器旁放着个熟悉的竹笼——青鸾正站在里面,见了她,立刻扑腾着翅膀撞笼门,

发出亲昵的啼叫。魏劭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青鸾这些年常往返兖州幽州,知道你喜欢它,

我便把它带来了,以后让它陪着你。”婚礼定在秋收之后,取“岁稔时和”之意。

从纳征到请期,每一步都按古礼来。蛮蛮跟着大乔学描眉、学插花,大乔一边给她梳发髻,

一边讲婚嫁的规矩:“‘奉匜沃盥’时要洗手洁面,

象征新人洁净迎新;‘同牢合卺’要共食一牲、共饮一酒,寓意同甘共苦。”蛮蛮听得认真,

心里却总想着魏劭——他在幽州忙着练兵,只派亲信送来书信,说定会赶在婚期前回来。

婚期前三天,魏劭果然回来了。他风尘仆仆,却眼睛发亮,

一进乔府就拉着蛮蛮去看他准备的婚服:“玄纁二色,玄为天,纁为地,你穿定好看。

”蛮蛮摸着婚服上绣的鸾鸟纹样,红了脸:“你怎么知道我喜欢鸾鸟?

”魏劭挠挠头:“青鸾是你取的名,我猜你喜欢。”婚礼当日,兖州满城红绸。

蛮蛮穿着玄黑镶纁红的婚服,头戴凤冠,由兄长背着出门。魏劭骑在马上,一身喜服,

沿途百姓抛来五谷杂粮,喊着“早生贵子”。到了魏家在兖州的别院,赞者高声唱礼,

两人行“沃盥礼”,魏劭执匜,蛮蛮奉巾,清澈的水从匜中流入铜盘,映出两人含笑的眉眼。

“同牢礼”时,赞者端上一鼎炖好的豚肉,魏劭用匕舀了一块,小心地吹凉了喂给蛮蛮,

蛮蛮也舀了一块回敬他。肉香混着酒香,在鼻尖萦绕。最后行“合卺礼”,

两人各执一半葫芦杯,饮下里面的甜酒,魏劭低声在她耳边说:“蛮蛮,从今往后,

你我便是一体了。”婚后三日,蛮蛮随魏劭回幽州。马车走了半月,越往北走,

风光越不同——兖州的水田变成了幽州的草原,杨柳换成了胡杨,

连风里都带着些沙砾的气息。蛮蛮掀开窗帘,看着远处牧民赶着羊群,

好奇地问:“他们冬天住在哪里?”魏劭指着远处的土坯房:“那是‘穹庐’,能挡风雪。

只是去年大雪压塌了不少,今年我想修些结实的砖房给他们住。

”蛮蛮点头:“我带了些耐旱的麦种,幽州的土地虽硬,或许能种出麦子。

”她从行囊里翻出账本:“路上我算了算,幽州的河道有些淤塞,若能疏通,既能灌溉,

又能防涝。”魏劭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暖烘烘的:“我的蛮蛮,果然是来帮我做事的。

”到了幽州将军府,蛮蛮没用多久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不爱穿繁复的襦裙,

常换上方便活动的胡服,跟着魏劭去巡营、去田间。士兵们起初见将军夫人是个年轻姑娘,

还有些拘谨,后来见她能叫出每个士兵的名字,知道谁的家乡遭了灾、谁的母亲病了,

还会自掏腰包给他们寄钱粮,渐渐都服了她。有次魏劭带蛮蛮去看新修的水渠,

百姓们正在引水灌田。一个老农捧着刚抽芽的麦苗,激动地给蛮蛮看:“夫人您瞧,

这麦子真的活了!以前我们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水,再也不怕旱了!

”蛮蛮笑着说:“是将军带人修的渠,你们该谢将军。

”魏劭却握紧她的手:“没有蛮蛮算准水位、画出图纸,这渠修不成。

”两人的日子过得忙碌又甜蜜。清晨一起练箭,魏劭教她骑射,

蛮蛮则教他怎么看农时;午后一起在书房看兵法,蛮蛮总能从农事里悟出些阵法,

比如“麦田方阵”——模仿麦苗的行距列阵,让敌军难攻;傍晚就坐在院中的胡杨树下,

看青鸾在天上盘旋,魏劭给她讲边疆的趣事,蛮蛮给他唱兖州的小调。

4烽火连城安稳的日子过了两年,变故突生。盘踞在西北的刘琰部落突然联合几个小部族,

举兵十万攻打幽州。刘琰素来野心勃勃,早就觊觎幽州的肥沃土地,

此次趁着魏父病重、魏劭根基未稳,想来个措手不及。战报传到将军府时,

蛮蛮正在教侍女们织耐旱的麻布。魏劭拿着军报,眉头紧锁:“刘琰的骑兵很快,

三日就能到城下。”蛮蛮放下麻布,走到地图前:“幽州城防坚固,但兵力不足,

需分兵把守。城西的狼山有处狭窄山口,可设伏兵;城东的河湾能挖陷阱,阻他们的骑兵。

”她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我留在城里,组织百姓守城、运粮草;你带主力去狼山设伏,

等他们攻城时,我们内外夹击。”魏劭看着她冷静的样子,既骄傲又心疼:“守城太危险,

我派亲兵保护你。”蛮蛮摇头:“亲兵要跟着你打仗,我有青鸾,还有姐姐送来的人手。

”原来大乔知道幽州可能有战事,早就让姐夫高恒派了五百精兵驻守在幽州边界,

随时听候调遣。蛮蛮写了封急信,让青鸾送去边界,让那五百精兵速来幽州城支援。

次日一早,魏劭领兵出征。蛮蛮站在城楼上送他,看着他银甲的身影消失在尘土中,

心里默念:“一定要平安回来。”她转身下城楼,立刻召集城内的官吏和百姓:“刘琰来犯,

我们若守不住城,家就没了!男子随我修城墙、挖陷阱,女子负责磨粮草、制箭矢,

书友评论
  • 无心之作

    蛮蛮魏劭在《折腰:青鸾绕青梅》中的表现令人难以忘记。他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深深地被吸引。在后续的剧情中,他的发展让人期待。

  • 烈酒青衣

    作者冰糖葫芦030的《折腰:青鸾绕青梅》令人沉醉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人难以预测。男女主角的形象独特而深刻,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真心希望作者能关注到这个评论,期待更多精彩的情节!

  • 岁月无依

    冰糖葫芦030的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在《折腰:青鸾绕青梅》中,他展现出了极高的文笔技巧和深厚的人性洞察力。

  • 紫陌红尘

    《折腰:青鸾绕青梅》这本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梦境的世界。作者冰糖葫芦030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创造出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主角蛮蛮魏劭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神秘感。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惊奇和温暖。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