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

我是婵姐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28 11:23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讲述了金珠白争李时弘在面对生活考验时的成长与坚韧。金珠白争李时弘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抉择和困境,但通过坚持和勇气,最终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这部小说充满温情与智慧,连在府里待了十多年的大厨也特地来问我配方。可在我正准备端着鸡汤去承衍房中时,他却先一步气冲冲地跑到了后厨。承衍绷着一张小……将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五岁的李承衍,突然出现在我的馄饨小摊前。他板着一张小脸,

稚嫩的嗓音带着虚张声势的威严:「柳金珠,你别闹脾气了。父王已经答应册封你为贵妃,

你快点收拾一下,跟我回宫。」我闻言,赶紧摇了摇头,并示意他小声点。

李承衍这才看见我微微隆起的小腹。他顿时脸色大变,眼里写满了震惊。还有……伤心。

他瘪了瘪嘴,颤抖着指着我:「柳……娘……」下一秒,竟似要哭出来。这时,

我的腰间从后面环上一双大手。我转过身,对上了一双妖孽似的眼眸。「娘子,

这是哪里来的小孩?好没礼貌,我要吃了他。」见这人似乎真的生气了,

脑袋上毛茸茸的耳朵就要立起来了。我赶紧手忙脚乱地一把捂住。低声哄着他:「这里人多,

不许变身……也不许吃小孩!」1我收拾包袱,从东宫离开时。

我那没名没分的太子夫君李时弘,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杯新茶,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他看着我,目光里似有嘲弄,又似警告:「金珠,你又在耍什么性子?若华她性情娴淑,

人品高洁,入府后必不会为难你。」「若你今日执意要走,我也绝不挽留。但若你想再回来,

我太子府便再没有你的位置了。」昨日,

圣上下了册封太原王氏嫡长女王若华为太子妃的旨意。王若华不仅出身高贵,

才学更是名动上京,与李时弘青梅竹马。听说,这道旨意还是李时弘亲自求来的。

他早已忘了在桃花村里对我的承诺,此生只娶我一人。想到这里,我内心酸涩。但脚步未停,

继续向前走去。身后的人却是一滞,话里带着隐隐的怒气:「你一旦离开,

就再也见不到承衍了,你不是最爱他吗?」是啊,还有承衍。

这是我差点丢了性命才生下的孩子,我怎么会不爱他呢?

可是在他毫不犹豫地打翻了我手中的小馄饨。任由滚烫的汤汁浇了我一身时。我的心,

便凉透了。我记得那时的承衍,冰冷地瞪着我,仿佛在看一个仇人。小小年纪的他,

愤愤道:「柳金珠,你出身低贱,我不要你做我的母亲!你滚!」既然这样,

那我也不要你了。2在我跨出东宫的大门时。身后似乎有杯盏被狠狠摔碎的声音。

我没有回头。而是抬头看了眼天空,不同于那四四方方小院里的逼仄。而是碧蓝澄澈,

万里无云。温和而不刺眼的阳光,似乎能拂去一切旧尘埃,彻底照亮心底阴霾。这时,

一辆精美华贵的马车,在门前缓缓停下。一名娇美雍容的女子踩在小厮的背上,

仪态万千地走了下来。正是未来的太子妃,太原王氏的嫡长女,王若华。

也是李承衍心心念念想要的母亲。此刻,王若华见我穿着麻布衣裳,

还背着一个旧布包的模样,不由得捂嘴笑了。「柳姑娘这副模样……倒真是别致,

难怪太子殿下从不愿在外人面前提起你啊。」话语里是毫不掩饰的刻薄与讽刺。

一点都不像她在李时弘和承衍面前的温婉大方。恰在此时,身后突然蹿出了一道小小的身影。

是李承衍。他先是皱起眉看了看我:「柳金珠,你怎么穿成这样?」

脸上带着说不出的厌恶和嫌弃。下一刻,他便牵起了王若华的手:「华姐姐,我刚写了幅字,

你来看看。」语气里还带着几分撒娇。他自从启蒙后,就再未同我亲近过,

觉得我这个乡野出身的生母给他丢人。王若华有意无意地瞥了我一眼,脸上闪过一丝得意。

而后却又恢复了温婉的大家闺秀模样,低下头笑着对承衍道:「好,

我们小承衍是愈发厉害了。」承衍闻言,眼睛都亮了亮。

这样的场景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上演过。从前,我的心里总是因此而酸楚难过。可是现在,

我却多了一分释然。这世上,无论是挚爱,还是至亲,没有缘分便不必强求。于是,

我继续向前走去。前方拐个弯儿,就是热闹喧嚣的主街道了。

小贩卖力的吆喝声仿佛就在耳边。跟着李时弘来上京近四年,我却从来未能踏出过太子府。

这次要走了,我终于也能看下这传说中的繁华上京了。想到这,我的脚步愈发轻快。

李承衍却迈着蹬蹬蹬的脚步,从身后追了上来。他微微扯过我的袖子,脸上的神情别扭。

他似乎有些不安:「柳金珠,你要去哪里?」

然后又红着脸补充了一句:「别出门去给我丢人。」我轻笑一声,

一点一点将我的衣袖从他的手掌中扯出来。然后扶着他的肩膀,将他往后一推。「李承衍,

我要回家了,不会给你丢人了。」3半个月后,我回到了桃花村。这是我的家乡。

也是我捡到李时弘的地方。那时的他,浑身是血,心口还中了一箭。就这样倒在路边。

我放下背篓里拾得的柴火,俯身探了探他的口鼻。还有气儿。

于是便放弃了好不容易拾得的柴,将人连背带拖地带了回去。洗干净之后,

发现他的模样甚是好看。比我们村最好看的刘秀才,还要俊上很多。我当时脸就红了。

后来更是掏空了钱袋,请大夫治好了他。可谁知李时弘睁开双眼的一瞬间,

便是扣住我的手腕,将我压在身下。厉声逼问我:「你是谁?」我蒙了一圈,

然后道:「我是柳金珠啊。」李时弘闻言,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半晌后,

似见我没什么威胁,才松开了我。他嗤笑一声:「金珠?这名字……可真俗。」

我顿时有些不高兴了,掰着手指跟他算账:「哪里俗?你的命,

还是我花了一颗金珠救回来的呢。」想到这里,我更加心疼了。早知道这男子嘴巴这样坏,

我就不救他了。李弘时见我这副模样,不自在地轻咳了声,道:「以后,会赔你更多的金珠。

」我心想,你都狼狈成这样了,还吹牛呢!许是我的脸上明晃晃地写着「不信」两个大字。

李弘时又气又好笑,原本苍白的脸上也多了丝血色。他从腰间扯下一块玉佩,

丢在我的掌心:「以此为信物,孤……我绝不食言。」4李时弘可真难养啊。葱姜不吃,

鸡鸭脖子以上、腿脚以下不吃。鱼要人挑完刺才肯入口。

村子里的邻里乡亲都知道我捡到了一个美男子,便总是找借口过来瞧。不仅是未婚女子,

连刚出嫁的小媳妇儿也常常给我送晒干的辣椒、风干的腊肉。就为了偷偷瞧一眼李时弘。

我有些头疼,便在一个惠风和畅的午后。

用高明又巧妙的手段暗示了一下李时弘:你身子养得差不多了,就赶紧走吧。

那时的李时弘正坐在小板凳上,看着一卷书。明明是该有些窘迫的坐姿,

他偏偏像幅画儿似的。闻言,李时弘抬头望向我,嘴角微微上扬:「金珠,你要夫君不要?」

阳光下,气势内敛的年轻男子,容颜如玉。眼里的温柔,像是会醉人的酒我的脑子「轰」

的一声炸开,脸也跟着滚烫了起来。5起初,刚把人捡回来时,我确实存了这个心思的。

我娘在生我时难产去世,爹也在我四岁那年,不慎掉入湍急的河流里淹死了。从那以后,

我便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桃花村了。平常日子还好,每逢年节,我都会有些难过。

那时的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一个人陪着我,该有多好啊!后来遇到了李时弘,

他长得这样好看。我就想,等他好了,便问问他,愿不愿意娶我。这样每年过节的时候,

我就可以做一桌子好吃的,不用担心吃不完了。可是没等我问出口,

我就发现了个要命的问题。李时弘,他真是娇气又难养!还特别招人!万一给我惹来了麻烦,

那就不好了。所以从那以后,我便歇了心思。一心只等着他养好伤,赶紧把这尊大佛送走。

可是现在。当他就这样带着浅浅的笑意,问我要不要夫君时。我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要。

再难养,我也先养养看。6果然,脑子一热做的决定,总有一天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年,

我背着一个小包袱,就跟着李时弘去了上京。如今,我又背着它回来了。

隔壁的春秀见到我的时候,明显一愣。然后阴阳怪气地道:「我当这是谁呢?柳金珠,

你不是去上京当大官夫人了吗?如今怎的一个人回来了?」当年李时弘在的时候,

春秀就总往我家跑。今天是绣的帕子,明天是熬的骨头汤,跟不要钱似的送。

明明她从前是最讨厌我的,不是骂我笨蛋,就是说我命硬,是个丧门星。可那段时间,

她对我亲昵得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后来,我才知道她是看上了李时弘。

当我和李时弘拜了我爹娘的牌位后,她就再也没上过门了。「一个笨蛋,嫁了一个穷光蛋,

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还美滋滋地呢。」偶尔,我从她家门口经过时,

便能听到她在院子里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骂道。再后来,当李时弘的暗卫找到桃花村时。

村里的人都愣住了,这才隐隐约约地意识到:柳家金珠捡到的相公,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大家自幼生长在村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十里镇。第一次见到这阵仗,都吓得不敢出门。

所以,当我拎着小包袱跟着李时弘离开时,只有隔壁的春秀倚在破旧的院门前。

她用一双杏眼,上下扫了我一圈,冷哼道:「小麻雀还想变凤凰,当心被人拔了毛丢回来。」

如今,竟真的被她说中了。7回到家中,我先用干净的布擦了擦爹娘的牌位。

然后上了三炷香,跪下磕了头。头抵在地上的时候,憋了好久的泪珠才滴了下来。「爹娘,

女儿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以后不会了。站起来的时候,我胡乱用袖子擦了擦泪。

打开了随身的包袱。里面除了些衣物,还有一张银票和一些碎铜板。我原先有六颗小金珠,

一颗用来救了李时弘的命。另外五颗在李承衍出生时,托人打了个小小的长命锁。

从太子府离开时,我几乎什么都没动,连李时弘当年送我的玉佩也放在枕下了。但是银票,

我带走了一张。就算是我曾救了李时弘一命的酬劳。

毕竟他的命肯定比这一百两银子金贵许多。将银钱和衣物收拾好后,

我拿起竹笤帚将院子扫了干净。又用黄泥和砖头在院子里垒好了鸡窝,准备养几只鸡。

在我忙活这些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已经从我的院子前来来**经过好几拨了。

目光都有意无意地落在我身上。还时不时地交头接耳,发出轻笑声。我也不以为意,

甚至在起身时和她们打招呼:「王婶儿、李婶儿,你们好啊。」被我叫到的婶子明显一愣,

然后讪笑着说:「柳家丫头,你回来啦。」我点了点头,又问道:「婶子,哪里的鸡苗好啊?

我想养些鸡。」村里的人虽然八卦多舌,但心肠还是热的。听到我这么问,

连忙道:「村头你牛叔家的鸡苗,壮实又便宜,婶子领你去。」「好嘞,谢谢婶子。」

8半个月后,秋风吹黄了枝头的叶子。村里人的八卦,已经从我的身上,

转移到村里又出了些什么怪事。比如李婶儿家那个在十里镇做店小二的儿子,

前些日子回来了晚点,路上竟好像碰到了妖怪。有着长长的獠牙,

眼珠子在夜里发出幽绿的光。又有人说他碰到的是神仙,妖怪是要吃人心的,

但李婶家的儿子却安然无恙地回来了。甚至第二天去上工时,还被店家涨了月钱。

反正各有各的理,都说得头头是道。另一边,我从牛叔那里买了六只鸡苗,

还买了一只母鸡专门用来下蛋。每天早上我「咕咕咕」地喂完鸡后,就上山去拾柴。

日子过得忙碌充实,仿佛太子府的那四年,只是我的一场梦。9这天,在拾柴回来的山路上。

我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一边在琢磨是不是去镇上开个小摊子。在上京城,

我看到街道两边,有女子单独支了小摊,卖自己做的点心。造型可爱精巧,口感也很好,

因此生意很是不错。而我擅长做各种吃的,尤其是煲汤和小馄饨。这手艺也不能浪费掉。

以前在太子府的时候,我也下过两次厨。一次是刚去的时候,我给李时弘做了野参鸡汤,

在炉子上煨了六个时辰。可他却皱了皱眉:「金珠,这些让下人去做就行。」

我当场就愣住了。明明以前在桃花村的时候,他曾说最喜欢喝我亲手煲的汤。突然就变了卦,

我再迟钝,也能感受到他眼中的嫌弃之意。只是那时我已经怀了承衍,无法轻易离开。

第二次,就是我从太子府离开的前三天。承衍不知为什么突然闹了脾气,不肯吃饭。

我便包了些小馄饨,用高汤吊着,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连在府里待了十多年的大厨也特地来问我配方。可在我正准备端着鸡汤去承衍房中时,

他却先一步气冲冲地跑到了后厨。承衍绷着一张小脸,一把将我手中的汤碗打翻,

愤愤道:「柳金珠,你出身低贱,总是给我丢脸,我不要你做我的母亲!你滚!」

滚烫的汤水浇在我的衣服上,馄饨胡乱地撒了一地,还有几只落在了我的绣鞋上。

我狼狈地站在那里,身上是灼热的疼痛,可是心好似沉进了深不见底的万年冰窟。

我看着这张几乎和李时弘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脸,终于意识到,是时候该离开了。弃我者,

不可留。10想到这里,我赶紧摇了摇头。都过去了。准备继续抬步向前走的时候。

一旁的山路边,传来了动物小声呜咽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棵老树下,

躺着一只浑身焦黑的狐狸。它奄奄一息地望着我,绿松石一般的眼睛眨了眨,

显得脆弱又可怜。见我看到了它,便又哀哀地呜咽了一声,像是在求助,又像是在撒娇。

由于曾在路边捡到过不好的东西,于是我便面不改色地继续向前走去。那小狐狸见状,

也不叫了,只微微闭了闭眼睛,仿佛认命一般地又趴在了地上。我走了大约十步后,

停了下来。在原地纠结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原路返回,将这只受伤的小狐狸抱在了怀里。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是人犯的错,就怪人好了,怎么能迁怒一只小狐狸呢?

怀里的小狐狸见我又折返回来,原本黯淡的眸子突然一亮。它乖巧地将头靠在我的肩上,

然后,伸出舌头舔了我脸颊一口。?喂,你是一只狐狸啊,别学人家狗好吗?

11将小狐狸带回家后,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小白。村里只有一个大夫,治人找他。

治动物的,也只能找他。大夫见到小白,吓了一跳。「这狐狸是昨日被雷劈了吗?」

昨儿本是个大晴天,却不知为何,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想来这只小狐狸运气不好,

在树下躲雨,才被劈成这样。大夫琢磨着开了几服药,临走前提醒道:「不一定能治好啊,

柳家丫头,你心里先有个数啊。」我看着躺在床上虚弱的小狐狸,摸了摸它的脑袋。

有人说给动物起了名字,就有了羁绊。果然是真的。「小白,你可争气点啊,

我做饭很好吃的,你都还没尝过呢,就这么走了很可惜的。」说完,

我也没管这傻狐狸听没听懂,就拎起大夫开的药去了厨房。没有注意到,在门关上的刹那,

原本闭着眼的小狐狸,倏忽睁开了眼。12没过几天,小白竟真的好了起来。身上烧焦的毛,

也慢慢长出来了,浑身雪白,只有额间一缕红色。漂亮极了。我大喜过望,

捧着小白的狐脸蹭了蹭。然后没忍住亲了一口。「你可真是一只争气的狐狸啊!」

小白没有挣扎,只是稍稍撇过了头,好像在害羞。13当枝头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

冬天来了。自从养了小白后,我做吃食再也不用担心做多了。因为小白特别能吃,

哪怕是我做的炒青菜,它都吃得直摇尾巴。搞得我特别有成就感。不过,还是有一点麻烦,

就是小白总是对着院子里的鸡窝流口水。吓得那只母鸡连续十天不下蛋,小鸡们也吱呀乱叫。

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在它又一次盯着那只明显憔悴了很多的母鸡看时。捧着它的脸,

硬是将它的脑袋转了一个方向,并很严肃地警告道:「不许再看了,再看今晚不许上床睡觉。

」14大年三十,桃花村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起了灯笼。村里的婶子见我一个人,

便找借口说家里年货买多了,送了我好些。连隔壁的春秀都丢下一篮鸡蛋给我,

嘴上却还是不饶人地道:「家里就可着一只母鸡下蛋,真有你的。」刘秀才在隔壁听到了,

叹了一口气。赶紧走出来冲我抱歉地拱了拱手,然后拉着春秀的衣袖,低声哄着她:「娘子,

好好的话,咱好好地说啊。」刘秀才说话温柔极了,弄得春秀脸一红。对了忘记说了,

在我离开桃花村的第二年,春秀嫁给了村里的刘秀才。听说还是春秀自己上门提的亲。

我初听时只觉得惊奇,两人这风马牛不相及的性情,居然走到了一起?

可现在看两人这副模样,倒觉得真是般配极了。

我从家里拿出提前两日在镇子上买的杏仁云片糕,给了春秀。春秀也没客气,

大方地接了过去,然后硬邦邦地丢下了一句:「听说你年后要在镇子上开馄饨铺,

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儿,可别硬挺着啊。」我笑眯眯地冲她点了点头:「嗯呐。」

待春秀走后,我便开始忙活起了年夜饭。厨房里放着集市现买的鸡、鱼和排骨,

以及特地储存过冬的蔬菜。小狐狸就乖乖地蹲在灶台边,柴火不够旺的时候,

便叼起一旁的柴火扔到灶膛里。在外面开始稀稀疏疏地落起雪花时,我将年夜饭端上了桌。

红烧鸡、糖醋排骨、清蒸鱼、八宝饭……还有一串晶莹剔透的紫葡萄。菜都是简单的家常菜。

我还拿出了一坛屠苏酒,给自己倒了一盅。去年的这个时候,李时弘带着承衍进宫赴宴。

只留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东宫的偏殿,对着一桌精致的菜肴。如今的我,

虽然还是一个人过年,但却一点都不难过了。一旁的小狐狸正襟危坐,

有种不同于以往的安静,只睁着一双幽绿漂亮的眼睛看着我。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后,

只觉身子都轻盈了起来。给小白夹了一只大鸡腿放到它的碗里后,

便开始专心尝起了自己的手艺。香气四溢的菜肴,配着醇厚的屠苏酒,滋味真是绝了。

当小院外开始响起鞭炮声时,我的意识已经开始昏沉。我慢慢地趴在了桌上。迷蒙间,

似乎听到一声叹息。然后双脚便腾空了,好像被人抱了起来。我努力地想睁开眼睛,

可酒意上头,我彻底昏睡了过去。15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临近正午。

͏我躺在床上,脑子还有点蒙,却没有宿醉后的头痛。手下意识地往旁边摸去,空的。

我赶紧起了身,去到院子里。却只见院子里的那只母鸡正怡然自得地踱步。自从小白来后,

它就再也没出过自己的窝,今日怎么反常起来?我扫了一圈不大的院子和厨房,

都没有看到小白的身影。按下心中的不安,又去村里寻了个遍。皆是不见踪迹。

直到大年初三,小白还是没有回来。村子里的人也都没见到它。我有些失落。

这只没良心的小狐狸,肯定是除夕那天吃完鸡后自己跑了。**年初八,

村里小路上的积雪开始慢慢消融。一大早,我便动身去十里镇。年前的时候,

我曾看中了一个小摊子。位置很好,就在镇上最热闹的那条街道上。只是价格略贵了些,

要十五两银子。我便与卖家讲了价,看能不能便宜些。卖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闻言便一口回绝了我。他语气强硬地道:「小娘子,我这摊位可是整条街上最好的,

你要是讲价,不妨看看别处。」我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交了五两定金。

并约好初八给剩下的银钱。可今日一见到我,那老板便率先开口道:「小娘子,

这摊位只需十两了,你再付五两银子就行。」我有些纳闷:「怎么刚过了个年,

这价钱就降了许多?」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道:「我看小娘子也是个实在人,

便想着算你便宜些,就当过年图个吉利吧。」闻言,我的眼睛一亮。这世上,

果然还是好人多啊。17回去后,我请村里的先生算了个黄道吉日。馄饨摊的开张日子,

便这样定在了正月十六。剩下的时间,我便开始忙碌起来。镇上村里两头跑。倒也不觉得累。

只是做吃食的时候,还是不小心会做多,最后只能浪费掉。

院里的老母鸡倒是愈发容光焕发起来。从前那没良心的小狐狸在时,它十天都难下一个蛋。

现在,一天下两个。正月十五那天,我在十里镇待到了很晚。准备今夜就不回桃花村了,

省得第二日来不及。我买的摊位后面,跟着一间小小的店铺。我一个人在那里,

提前将第二天要用到的鸡汤煨在了炉子上。馄饨皮、鲜猪肉、葱蒜,

还有各种调料都一一备好。等到全部忙完后,月亮已经悄悄地挂在夜幕上,发着柔和的清辉。

今日是上元节,十里镇热闹极了。街道上灯火流彩,人们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

拎着花灯穿梭其中。有孩童手上拿着一串糖人,呼朋引伴;有妙龄女子额间点着时兴的花钿,

轻声笑语;也有书生装扮的男子立在楼前,专注地猜着灯谜……我坐在店中,

托着腮看了好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门口挂着的小灯笼突然被风吹落了地,我才回过神来。

等我欲弯下身去捡时,一双修长的手先我一步将其捡了起来。我顺着这双手望去,

只见一名身形如玉的年轻男子,一袭白衣,站在灯火之中。他的脸上戴着一个红色狐狸面具,

虽看不清面容,但其仪态风姿却很是不俗。我怔愣地看着他,总觉得这人身上有熟悉的气息。

「小娘子,你这馄饨摊招伙计吗?」男子缓缓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唇红齿白俊美到妖异的脸。

18男子说他叫白争,父母双亲早亡,如今是想找个活计养活自己。工钱无所谓,

包吃包住就行。……这话破绽多到我都有些替他尴尬。但白争偏偏不觉,面上一派真诚。

我的目光落在他眉心那粒灼人的红痣上,顿了会儿,

还是点了点头:「那以后你就负责打扫店里吧,要是客人多了,你也要招呼着。」

白争毫不犹豫地应了。卯时正刻时。我便将提前备好的葱姜切碎,猪肉剁成糜,

加入了蛋清搅拌。等馅和好后,便拿过一沓馄饨皮包了起来。炉子上的鸡汤,

散发出鲜美的香气。白争不自觉地抽了抽鼻子,我假装没看到。由于是第一天开张,

店又提前打扫过很干净。所以白争便有些无事可做,于是他便坐到我身边,看着我包馄饨。

神情十分专注。没过一会儿,他也跟着拿起一张馄饨皮,包了一个。

他有些得意地递到我面前:「金珠,看我包的。」我看了一眼,竟有模有样的,

便夸了句:「你还挺聪明的。」「那当然。」白争哼道,神色莫名骄傲,手上却没停,

继续包着下一个馄饨。见他这副得意的模样,我觉得有些好笑。自从我们昨夜见面到现在,

我好像从来没告诉过他我的名字。大笨蛋。19天边泛起微光时,

十里镇的街道被行人的脚步声唤醒了。各色早点铺子也相继出了摊。

书友评论
  • 看我落败

    [主角]在《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令人难以忘怀。当然,其他角色也各自拥有引人注目的剧情,让人印象深刻。故事中主角与伴侣的幸福结局让人感到一种使命完成的满足,人物的命运不再需要我们担心。此外,剧情的精彩程度和意想不到的发展令人陶醉,不禁让人幻想后续情节的发展。

  • 飞黄腾达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是作者我是婵姐独具匠心的杰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征服了读者的心。主角金珠白争李时弘的形象鲜明而又有力量,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追求。

  • 敷衍怎么演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作者我是婵姐的笔力了得,他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思考能力。主角金珠白争李时弘的性格鲜明,她的冷静和聪慧令人佩服。整个故事的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读者难以放下手中的书。《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的框架定得非常不错,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各个情节的关联和转折,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

  • 弦断花落

    《在我离开东宫一年后。》这本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梦境的世界。作者我是婵姐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创造出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主角金珠白争李时弘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勇气和智慧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神秘感。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张力,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无尽的惊奇和温暖。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