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玄幻 >

雪山样本

雪山样本

雪山样本

笔渐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29 19:06
《雪山样本》是一部跨越时空与命运交织的玄幻科幻小说,讲述了李锐王硕在笔渐的笔下经历的壮丽冒险。李锐王硕身负重任,必须穿越不同的时代,寻找神秘的宝物并阻止邪恶势力的复活。这部小说充满了历史、谜团和感人的故事,最后落在分析舱内那巨大的、朦胧的阴影上。那东西在恒定的冷光照射下,显得异常…安宁。甚至有种……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1冰封的潘多拉钻机的轰鸣声像头暴躁的钢铁怪兽,

疯狂撕扯着“世界之脊”万年冰盖的寂静。寒风卷着冰粒,刀子似的刮在厚重的防寒面罩上,

发出“嘶嘶”的锐响。李锐队长紧盯着钻探平台下方,那幽蓝深邃的冰孔,

仿佛直通地狱的入口。他握拳的手藏在厚手套里,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稳住!

”他对着内部通讯频道低吼,声音被风声切割得断断续续,“接近目标层了!

都给我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技术员王硕的脸几乎要贴在冰冷的实时成像屏幕上,

油腻的额发黏在额角,眼镜片上反射着疯狂跳动的数据流。“见鬼了,李队!

这密度…这结构…”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劈叉,穿透了钻机的咆哮,“不是石头!

绝对不是!这轮廓…老天爷,像个…蜷起来的什么东西!就在下面!三百米!绝对新鲜!

比西伯利亚挖出来那只倒霉的猛犸象还要新鲜一万倍!”“新鲜?

”医疗官许静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王工,

在万年冰芯里谈‘新鲜’?”她站在稍远处,

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刚从另一个钻孔取出的常规冰芯样本的保存液氮罐阀门,

动作精准得像台机器。她个子不高,裹在臃肿的白色防寒服里,

露出的下半张脸线条显得异常冷硬。“是生命体征的‘新鲜’,许医生!懂不懂?

”王硕不耐烦地挥手,眼睛依旧黏在屏幕上,仿佛那里有绝世珍宝,“细胞层面的冻结状态!

完美!教科书级别的完美!就像…就像昨天刚冻进去一样!哈!我们撞大运了!史前巨兽?

外星来客?管他娘的!这玩意儿能让我们所有人的名字刻进花岗岩里!

”钻头的嘶鸣骤然拔高,达到一个令人牙酸的顶峰,随即猛地一沉,

发出沉闷的“咚”一声巨响,整个钻探平台都随之震颤了一下。接着,

那折磨人神经的噪音突兀地停止了。一片诡异的死寂笼罩下来,

只剩下风在冰塔间呼啸穿梭的呜咽。钻工们面面相觑,

汗水混合着冰晶在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流淌。李锐一个箭步冲到冰孔边缘,

强光手电筒的光柱像一柄利剑,狠狠刺入那片幽蓝的深渊。光柱尽头,冰层深处,

一个模糊的、蜷曲的巨大轮廓隐约浮现。它被包裹在纯净得如同水晶的冰体之中,细节朦胧,

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自然的静谧感。那绝非已知的任何物种。

李锐的心脏在厚重的防寒服下狂跳,每一次搏动都撞击着肋骨。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带着铁锈味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声音却带着无法抑制的微颤,

通过公共频道清晰地传到每一个队员耳朵里:“目标确认…完整捕获。

全体注意…”他顿了顿,每个字都像从冰里凿出来,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我们挖到的东西…它将改写一切。生命史、教科书…所有的一切。准备…启封‘潘多拉’。

”2实验室的异样脉搏沉重的气密闸门在身后“嗤”地一声牢牢锁死,

将外面肆虐的风雪彻底隔绝。移动实验室内,

巨大的综合隔离分析舱——“潘多拉之盒”——占据了核心位置,

发出低沉而恒定的运行嗡鸣,像一头沉睡巨兽的心跳。那截包裹着未知存在的巨大冰柱,

此刻就静静悬浮在分析舱核心的无菌惰性气体环境中,数不清的传感器探针如同金属藤蔓,

缠绕、刺入冰体,贪婪地吮吸着数据。舱壁的柔性高清屏上,

分子结构、未知同位素峰值、无法归类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图谱…每一秒都在刷新认知的边界。

王硕像个磕了药的孩子,围着分析舱手舞足蹈,手指在控制台光幕上快得几乎带出残影。

“看看!看看这个碳链结构!地球上根本没有这种排列组合!还有这个能量残留读数…老天,

虽然微弱得像风中残烛,但它确实存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休眠代谢!”他唾沫横飞,

脸因亢奋而涨红,“仪器?仪器好得很!前所未有的好!

是这宝贝本身…它就是一座打败物理和生物学的金矿!我们站在新纪元的大门口了,李队!

诺贝尔算什么?我们要的是星辰大海!”李锐站在指挥台前,双臂抱胸,

脸色却不像王硕那般狂热。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关键数据屏,

最后落在分析舱内那巨大的、朦胧的阴影上。那东西在恒定的冷光照射下,显得异常…安宁。

甚至有种诡异的圣洁感。但不知为何,一股细微的寒意,并非来自实验室的低温,

而是从脊椎深处悄然爬升。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看向正在一旁默默整理队员基础生理监测记录的许静。“许医生,队员状态?

”他的声音低沉,在仪器的嗡鸣中显得有些模糊。许静抬起头,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

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但李锐敏锐地捕捉到,

那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困惑?她没说话,

只是将手中的平板光脑默默递了过来。屏幕上是过去几小时队员们的瞳孔直径连续监测图。

代表基线水平的绿色虚线平稳延伸。然而,就在样本被送入实验室、分析舱启动后不久,

几条代表不同队员的彩色曲线,开始出现了极其微小、但持续且同步的…向上波动。

波动幅度不大,却像一群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木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协同性。

李锐的眉头瞬间锁紧,像两块冰冷的岩石撞在一起。“瞳孔轻微扩张?应激反应?低温疲劳?

”他看向许静,语速加快。许静缓缓摇头,动作带着一种医疗人员特有的审慎。

“时间点高度重合于样本入舱激活。扩张幅度虽小,

但集体同步…这不符合已知的群体性应激或疲劳模式。更像是…”她停顿了一下,

似乎在斟酌用词,“…某种低频、均匀的神经**源作用的结果。

”她的目光转向那巨大的分析舱,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李队,

我建议暂停深度分析,优先排查潜在生物污染或…未知辐射泄漏。”“辐射?污染?

”王硕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转过身,脸上的狂热瞬间被愤怒取代,“许医生!

你是在质疑我的专业还是质疑‘潘多拉之盒’的防护等级?这里是S级生物隔离!

连一粒感冒病毒都别想溜出来!辐射监测一直绿得发亮!瞳孔波动?哈!

盯着高强度冷光屏幕久了,谁不会眼睛发胀?别疑神疑鬼耽误大事!”他挥舞着手臂,

唾沫几乎溅到控制台上。

李锐的目光在王硕激动的脸和许静平静却异常坚定的眼神之间来回扫视。实验室内恒温,

他却感到一股冰冷的汗意正沿着脊柱滑下。许静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她不会无的放矢。

而王硕的狂热,此刻听起来更像一种危险的盲目。仪器数据的海洋汹涌澎湃,

却似乎掩盖了某种更细微、更致命的暗流。那分析舱里沉睡的东西,

真的只是安静的“金矿”吗?他盯着光屏上那些同步上扬的瞳孔曲线,它们像无声的警报,

在数据洪流中微弱却固执地闪烁着。沉默只持续了几秒,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终于,

李锐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鹰隼,斩钉截铁的声音压过了所有仪器的嗡鸣:“全员注意!

执行‘茧房’协议!立刻!马上!所有非核心人员,撤回生活舱,物理隔离!核心操作组,

原地待命,非必要不接触!许静,立刻进行第二轮全面生物扫描,

范围扩大到整个实验室空气循环系统!王硕!”他厉声喝道,压住对方即将出口的**,

“给我复核所有防护系统底层日志!特别是…能量吸收阀值!现在!这是命令!

”3谁在低语厚重的合金隔断门“哐当”一声落下,

将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核心区与后方的生活舱彻底分割成两个世界。生活舱内,

原本用于放松的柔和暖光此刻显得苍白无力,照在几张惊疑不定的脸上。

通讯主屏一片刺眼的雪花,只剩下内部局域网微弱的信号灯还在苟延残喘地闪烁。“妈的!

通讯全断了!连应急卫星链路都挂了!”负责通讯的工程师赵峰狠狠一拳砸在控制台上,

指关节瞬间泛白,他烦躁地抓着自己本就凌乱的头发,“见鬼!这破天气也没到干扰峰值啊!

王工!你那边到底搞什么名堂?是不是你们那宝贝疙瘩放出的什么鬼能量脉冲?

”王硕隔着透明观察窗,站在实验室核心区,脸几乎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对着生活舱这边气急败坏地吼,声音被隔音层滤得有些失真,但愤怒清晰可辨:“放屁!

能量读数稳如老狗!是你们生活舱的次级屏蔽层老化了吧?少赖我的宝贝!干扰?干扰个屁!

这分明是…”他的话被一声短促的、充满惊惧的吸气声打断。地质学家刘薇,

团队里出了名的冷静理性派,此刻却僵在生活舱通往卫生间的过道口,

身体绷得像拉满的弓弦。她脸色煞白,一只手死死捂住嘴,另一只手指着空无一物的角落,

眼睛瞪得极大,瞳孔在惨白的灯光下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近乎全黑的扩散状态。

“孩…孩子?”刘薇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细若游丝,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悚,

“墙角…有个…光着脚的小孩?浑身…湿漉漉的?在对我笑?”她猛地摇头,

像是要甩掉眼前的幻象,“不…不对…这里怎么可能有孩子?

冷…好冷…”她开始控制不住地打颤,牙齿格格作响,仿佛瞬间被扔进了冰窟。“刘姐!

”离她最近的队员下意识想上前搀扶。“别碰我!”刘薇如同受惊的野兽般猛地后退,

后背重重撞在金属舱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她死死盯着那个空荡荡的墙角,

眼神涣散而惊恐,“它在动!它…它爬过来了!那笑容…天啊,那不是孩子的笑!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浅薄,胸膛剧烈起伏。生活舱里瞬间死寂。寒意不再是物理上的,

它像有生命的藤蔓,顺着每个人的脚踝缠绕而上,直抵心脏。赵峰忘了通讯中断的愤怒,

张着嘴,脸色也变得难看。另一个年轻队员下意识地抱紧了双臂,眼神慌乱地四处扫视。

“幻视!低温缺氧反应!”王硕在实验室那边吼,声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都镇定!心理暗示!许医生!给她点镇静剂!”许静没有理会王硕的喊叫。

她早已戴上高倍放大镜,正俯身在生活舱的公共监测台前,十指如飞地在光幕上操作。

屏幕被分割成十几个小窗,

显示着生活舱不同角落的实时监控画面、空气成分分析、次声波频谱…她的眉头越拧越紧。

几秒后,她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锋,隔着观察窗直接看向李锐,声音穿透了隔音层,

异常清晰冰冷:“李队!生活舱次声波监测显示,存在持续性低频段异常波动!

峰值频率…7赫兹!来源不明,强度正在缓慢爬升!与刘薇出现幻视的时间点…高度吻合!

这频率…能诱发深度恐惧感和幻觉!不是心理作用!”仿佛为了印证她的话,

生活舱的灯光猛地剧烈闪烁起来,忽明忽暗,发出滋滋的电流噪音,

将每个人惊恐不安的脸庞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明灭不定的光线下,那空无一物的墙角阴影,

似乎也随着灯光的节奏,扭曲、蠕动了一下。“啊——!”刘薇终于崩溃,

发出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尖叫,整个人顺着舱壁滑坐到地上,蜷缩成一团,双手死死抱住头,

“别过来!别过来!它在呼吸!它在我们脑子里呼吸!它在…改变我们!

”恐惧像瘟疫般炸开。赵峰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撞倒了椅子。年轻队员的牙齿也开始打颤。

王硕站在实验室里,隔着观察窗看着生活舱的混乱,他张着嘴,想说什么反驳的话,

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混杂着震惊和茫然的空白。他引以为傲的仪器,

他那“稳如老狗”的数据,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李锐的心沉到了冰点。

他死死盯着生活舱里崩溃的刘薇,盯着那闪烁不定的灯光,

书友评论
  • 无力自拔

    《雪山样本》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作者笔渐的笔力了得,他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思考能力。主角李锐王硕的性格鲜明,她的冷静和聪慧令人佩服。整个故事的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读者难以放下手中的书。《雪山样本》的框架定得非常不错,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各个情节的关联和转折,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

  • 总要等候

    《雪山样本》这本小说结构精巧,文笔流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中设置的小段子,让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作者笔渐的笔力了得,他的文学知识丰富,这样的作品让人对他的创作能力感到佩服。

  • 不必在乎太多

    《雪山样本》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从章节设计到情节设置,再到主角的塑造,每一环都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停下阅读的脚步。

  • 不及你啊

    《雪山样本》中的李锐王硕具有鲜明的个性,让人难以忘记。剧情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使人记忆犹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