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库 > 科幻 >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

长白山团长  /  著 已完结
更新时间:2025-07-31 11:45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玄幻科幻小说,讲述了林深苏晓在长白山团长的笔下经历的惊险之旅。林深苏晓是个普通人,但他被卷入了一个神秘组织的阴谋中。他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开谜团并拯救世界。
开始阅读
精彩节选

2077年,地球轨道偏移引发灭世灾变。林深作为防灾研究员,眼睁睁看着海啸吞噬东京,

火山灰遮蔽天空。学妹苏晓在实验室爆炸前,将能自我增殖的记忆合金数据上传云端。

当林深拖着断腿爬进喜马拉雅隧道,意外激活了苏晓遗留的合金。“它正在吸收灾难能量,

自我修复……”全球仅存的科学家们在地下网络重新集结。

月球轨道幸存的科研小队发来信号:“地心方舟计划启动。

”财阀“火种”组织却试图垄断技术:“新世界属于精英!”林深装上合金义肢,

冷笑:“那就看看,是你们的贪婪先毁灭一切……”“还是人类的火种,先烧穿这片地狱!

”---地球轨道监测站“守望者”悬于墨黑的宇宙背景之上,像个孤独的银梭。窗外,

是巨大而静谧的地球蓝弧,下方,环太平洋带的灯火织成一片璀璨星河。警报,

就在这壮美的死寂中骤然撕裂了子夜的宁静。“呜——呜——呜——!

”林深猛地从一堆凌乱的数据板中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瞬间锁定了中央主屏幕。

刺目的红光疯狂闪烁,吞噬了原本平缓的蓝色轨道曲线。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正在以令人心悸的速度飙升、跳跃,如同垂死者的心电图最后癫狂的挣扎。

常增量……0.00017……0.00031……0.00049……”林深的声音干涩,

每一个数字都像冰锥扎进心脏。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串数字背后代表的含义——那不是局部扰动,

而是整个行星轨道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偏移!一种源自宇宙深空、以光年为尺度的恐怖力量,

正悄然扼住了地球的咽喉。他下意识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一种混合着巨大恐惧和奇异使命感的电流窜遍全身。没有犹豫,他十指翻飞,

将最新的监测数据流一股脑地导入“诺亚”系统。

这个耗费人类半个世纪心血打造的防灾中枢,其庞大复杂的结构图在另一块屏幕上亮起,

无数节点和数据流开始急速运转。但林深的心却在下沉。面对这种宇宙级别的伟力,

诺亚这人类智慧的结晶,真能成为诺亚方舟,庇佑亿万生灵吗?

屏幕上跳动的红光映着他年轻却骤然凝重的脸庞,窗外地球那梦幻般的蓝光,此刻在他眼中,

竟透出一种脆弱的、行将熄灭的惨淡。---三天后,防灾减灾署总部地下指挥中心。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气味,还有一种无形却沉重的压抑。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监测图占据了大半空间。

代表地质应力的曲线不再温和起伏,它们像被无形的巨手粗暴地扭曲、撕扯,

布满了狰狞的尖峰和深谷,如同恶魔抓挠留下的恐怖印记。“林深,你又在看那些轨道数据?

”一个略显疲惫却沉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林深迅速关掉轨道偏移报告的窗口,转过身。

他的导师陈教授站在几步开外,鬓角新添的白发在应急灯冷白的光线下格外刺眼。

陈教授递过来一个轻薄的晶体板,全息投影瞬间展开,正是那幅令人窒息的火山带应力图。

“联合国防灾委员会的紧急会议资料,必须吃透。尤其是这个,

”陈教授的手指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微颤,点在屏幕上一个猩红刺目的区域,

“马里亚纳海沟应力值……突破历史临界阈值了。还有这里,

”他的指尖移到另一片翻涌着不祥橙黄色波纹的区域,“大西洋底的甲烷水合物层,

大规模分解迹象,封存的海量温室气体正在逃逸。”林深的指尖在操作台边缘微微发凉,

这些最新动态与他个人推演的灾变模型严丝合缝地重叠。宇宙级的引力扰动,

已经开始撼动这颗星球最根基的地质结构,

一场由板块运动、火山喷发、海啸和连锁强震组成的灭世交响曲,序章已然奏响。

它不再是模型上冰冷的概率,而是悬在头顶、正在缓缓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深夜,

实验室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林深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推开门。清冷的灯光下,

一个纤瘦的身影正伏在实验台上,对着几块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薄片发呆。是苏晓,

专攻抗灾建筑材料的博士生。“学长?”苏晓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熬夜的疲惫,

却异常明亮,像藏着星火。她拿起一块薄薄的、泛着蓝灰色泽的金属片,

“又在跟‘诺亚’较劲?看看这个,第七代记忆合金原型,

理论上能让建筑在八级强震中像活物一样调整结构,分散应力……可是,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属光滑的表面,留下细微的汗渍,

“如果火山灰遮天蔽日几个月,如果海平面一夜之间上升几十米……我们做的这些,

真的还有意义吗?在大自然真正的盛怒面前,人类这点微末的挣扎,

是不是就像沙堡对抗海啸?”林深的目光越过她,投向实验室窗外沉沉的夜幕。

城市的霓虹在远方勾勒出模糊的轮廓。他忽然想起儿时在沿海小镇经历过的台风。

风暴来临前,那种令人窒息的、诡异的宁静。平静的海面下,蛰伏着能撕碎一切的力量。

“意义?”他收回目光,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穿透了实验室的寂静,“也许没有。

但总要有人,为那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的希望,去拼命。不为意义,只为……活着的人,

还有路可走。”他的视线扫过苏晓实验台上那些散落的演算草稿,

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型保险柜——那是苏晓的个人储物柜,

她习惯性地锁着,钥匙总挂在脖子上。---灾难降临的速度,

碾碎了所有“预想”和“模型”。三天后的凌晨,冰岛。艾雅法拉火山,

这个沉睡已久的巨人,在毫无征兆的剧烈地壳痉挛中轰然苏醒。卫星云图被瞬间改写。

巨大的火山灰柱裹挟着熔岩碎片,如同地狱喷发的黑色巨爪,

粗暴地撕裂了北大西洋上空洁净的大气层。那浓密的灰黑色烟云,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蔓延,

像一张巨大的死亡幕布,贪婪地吞噬着阳光和生机,迅速染黑了卫星视野下的大片区域。

“诺亚”系统的全球气象模型瞬间崩溃,屏幕上代表大气环流的彩色流线扭曲、断裂,

变成一片混乱的杂色。全球地质监测网络的关键节点一个接一个地闪烁着代表失效的灰色。

指挥中心里,只剩下仪器过载的尖锐蜂鸣和死一般的沉寂。

林深已经在主控台前守了整整四十八小时,眼球布满蛛网般的血丝,脸色灰败,

整个人陷入一种冰冷的、近乎麻木的专注里,像一尊被钉在数据洪流中的石像。“报告!

日本列岛海域!监测到……监测到9.8级地震波!

”一名年轻操作员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破音尖叫,像一把生锈的锯子,

猛地割破了指挥中心凝滞的死寂。林深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住中央大屏。

屏幕上,代表日本本州岛的电子轮廓,在代表海啸冲击波的巨大蓝色能量弧前,

如同被无形巨手揉捏的橡皮泥,剧烈地扭曲、变形!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强震,

这是马里亚纳海沟板块俯冲带彻底崩塌引发的连锁反应!

毁灭性的能量沿着断裂的板块边缘疯狂释放!超音速的海啸波,

如同神话中愤怒的海神投出的三叉戟,以摧毁一切的姿态扑向环太平洋沿岸。

“诺亚”系统在刺耳的警报声中,自动生成了最高效的避难路径和方案。

林深的目光急速扫过,一个熟悉的建筑结构图在众多方案中跳了出来——抗震蜂巢城!

苏晓参与核心设计的蜂巢式避难建筑群!“苏晓!”林深几乎是扑到通讯器上,

手指颤抖地输入苏晓实验室的加密频道。信号接通了,

但背景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刺耳的金属撕裂声。“学长?!”苏晓的声音透过杂音传来,

带着明显的哭腔和急促的喘息,“合金炉!高温超载……炸了!

主服务器可能也……材料数据……核心数据还没……”林深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

瞬间沉入无底深渊。完了吗?就在这绝望的念头升起的刹那,

他所在的指挥中心也猛地剧烈摇晃起来!刺耳的金属扭曲声从头顶传来,

穹顶结构发出不堪重负的**!应急灯疯狂闪烁,惨蓝的光线在弥漫开来的灰尘中明灭不定,

如同垂死巨兽最后、最微弱的脉搏。断电的黑暗瞬间吞噬了大部分屏幕的光亮,

只有中央主屏上海啸吞噬城市的恐怖画面,在应急蓝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狰狞绝望。

---剧烈的震荡和恐怖的金属撕裂声持续了不知多久,终于渐渐平息,

只剩下建筑物内部结构细微的、令人牙酸的**和碎石簌簌掉落的声音。

林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甩了出去,重重撞在冰冷的合金墙壁上,

左腿传来一阵钻心刺骨的剧痛,眼前瞬间被黑暗和金星占据。他挣扎着,

在呛人的灰尘和浓烈的臭氧焦糊味中咳嗽着,试图撑起身体。每一次用力,

左腿的剧痛都像电流般窜遍全身,让他几乎窒息。他抹了一把脸,

手上沾满了灰尘和黏腻的温热——是血。借着应急灯幽蓝惨淡的光线,

他看清了自己的处境:一根扭曲断裂的钢筋,如同毒蛇的獠牙,

残忍地贯穿了他的左小腿肌肉,将他钉在了坍塌的混凝土碎块之间。

鲜血正从伤口周围不断渗出,在灰白色的碎块上蜿蜒出刺目的暗红溪流。但这剧痛,

远不及眼前景象带来的万分之一冲击。指挥中心那曾经坚固无比、象征人类科技堡垒的穹顶,

被一股无法想象的力量整个掀开、撕裂,像一个被粗暴打开的罐头。

太平洋冰冷腥咸的海风裹挟着浓重的火山灰硫磺气息,毫无阻碍地灌了进来,

吹得人睁不开眼,呛得人肺叶生疼。透过那巨大的、不规则的破口望出去,

不再是熟悉的城市天际线。目光所及,是地狱般的景象:曾经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

如今只剩下一片被海啸巨力揉碎、又被大地震反复践踏过的废墟骨架。

海水退去后留下的泥泞和垃圾覆盖了一切,扭曲的钢筋从断裂的混凝土中刺出,

指向被厚重火山灰染成铅灰色的天空,如同大地上无数绝望伸向天空的枯骨。

“诺亚……”林深忍着剧痛和眩晕,目光急切地扫视着狼藉的四周。终于,

在离他几米远的一堆倒塌的合金支架和碎裂屏幕下,他看到了“诺亚”核心机柜的一角。

奇迹般地,机柜上几盏代表核心数据库运行的细小绿色指示灯,还在顽强地、微弱地闪烁着。

希望如同微弱的火苗,在绝望的寒风中摇曳了一下。林深咬着牙,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用尽全身力气,拖着那条被钢筋贯穿、剧痛钻心的伤腿,一寸寸地向那点微弱的绿光爬去。

粗糙的混凝土碎块和**的钢筋边缘刮擦着他的身体,每一次挪动都带来撕裂般的痛苦,

汗水混合着血水和灰尘,在他脸上糊成一片。身后,留下一条断续的、暗红色的拖痕。终于,

他爬到了机柜旁。颤抖的手指摸索着,找到了一个相对完好的备用接口。

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手腕上个人终端的数据线插了上去。

嗡……一块幸存的屏幕亮了起来,雪花闪烁了几下,竟然稳定下来。

林深急切地启动最后的应急通讯协议,尝试接入全球残存的卫星链路。信号极其微弱,

断断续续。屏幕闪烁了很久,才艰难地拼凑出一个模糊的画面。

画面来自第三避难所——一座靠近黄石国家公园的大型地下掩体。但此刻,

掩体的外部监控镜头捕捉到的,是真正的地狱景象:粘稠、炽热、散发着暗红光芒的熔岩流,

如同从地狱深处奔涌而出的死亡之河,正以摧枯拉朽之势,

吞噬着掩体入口附近的一切人工建筑!

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在熔岩的包裹下迅速软化、坍塌、消失,腾起滚滚黑烟。黄石超级火山,

被地壳深处积蓄的毁灭性能量提前唤醒了!“林深……”一个微弱却熟悉的声音,

伴随着剧烈的电流杂音,从通讯器中艰难地挤了出来。林深的心脏猛地一缩!是苏晓!

屏幕画面剧烈晃动、扭曲,最终勉强定格。苏晓的半张脸出现在画面一角,

她身上的白大褂布满焦黑的破洞和污迹,一侧脸颊似乎也有擦伤,

书友评论
  • 迟夏饮冰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的框架设置得非常出色,作者长白山团长的文笔也十分出众。不同于想象力构架的情节,这本书以淡淡的细水长流的温馨隽永打动读者。读完后,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感受,让人产生了一种想要再次阅读的冲动。

  • 謊言負心人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中的林深苏晓具有鲜明的个性,让人难以忘记。剧情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使人记忆犹新。

  • 来一斤爱情

    总之,我对《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这本书的点评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有趣、真挚动人、精巧结构、环环相扣、新奇设定、细腻文笔、美好感受。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佳作,值得广大读者品味和推崇。

  • 一颗心装一人

    《全球灾变:我靠记忆合金重建文明》这本书让人陶醉其中。作者长白山团长的文笔细腻流畅,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情感。主角林深苏晓的形象生动鲜明,她的坚韧和聪明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