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又告诉她:“见乔贵人也是不行的。她被陛下禁足了,非旨不得出,自然也不能召见家人。”
乔大嫂递上红包,谢过管事,心情复杂的回家了。
她回了自己的院子,跟丫鬟说:“去把大爷请来。”
“是。”
乔大哥今年也不过23岁,还在埋头苦读,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他尚且没有公务在身,平时会协助乔父做一些事情,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待着。
年龄不大,但成婚早。他17岁就娶了比他小一岁的媳妇,现在俩人的长子都4岁多了。
听到丫鬟来请,乔大哥心里还疑惑呢,夫人不是进宫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一路思索着回了乔大嫂的内院,就见自己的夫人愁眉苦脸,夫妻俩心有灵犀,屏退了左右。
乔大哥问她:“可是进宫的事不顺?”
乔大嫂说:“何止不顺,根本就没进去!说陛下口谕,昭嫔要养胎,不见外客。”
乔大哥皱了皱眉,“这确实不是个好消息。不管下这个命令的人是小妹还是陛下,对乔家来说,都不算好。”
乔大嫂叹气,“更糟糕的是,大姐也不能见人。她从乔嫔变成了乔贵人,而且还被陛下禁足了。”
乔大哥眉头皱的更深,这真的太糟糕了,“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告诉母亲了。我怕她会迁怒小妹。”
乔大嫂说道:“我知道。所以我回来以后还没去给娘请安。”
顿了一下,她问乔大哥:“你说,这事是小妹的意思吗?”
乔大哥思来想去,无法下定论。“母亲和小妹见面的具体情况咱们不知道,小妹现在成了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不好猜测。不过,如果小妹性格变化不是天翻地覆那么大,那这事大概就不是她主动要求的。”
乔大嫂点点头,“我也觉得应该不是小妹。她心思单纯,入宫时间又不长,应该没那么大变化。不是她,那就是陛下主动替她出头了,可见小妹是真的受宠。陛下是一点委屈都不愿意让她受。”
男人要是把一个女人放在心上,那可真是体贴入微。
俩人闲聊了几句,对目前的局面毫无办法,只能等乔父下值回来再说。
他们想等,有人却不想让他们等。
乔母知道乔大嫂今天进宫,一直让人看着动静呢,知道她回来了,就派人来叫她,想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她是个做母亲的,这段时间内心一直煎熬,怕小女儿真的记恨她,怕大女儿想不开,怕她们姐妹俩在宫里闹不和。
至于陛下那边,那天乔父挨完训斥之后,陛下倒是没再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她就当这事已经过去了。
乔芷玫偶尔看一看乔家的情况,她发现,乔母确实挺纠结的。她对原主,应该也是有爱的。只是她就是那种努力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端水的母亲。
她所谓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女儿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谁弱势她就帮谁,而不是给予两个女儿平等的爱和物质。
她这种“公平”,就跟“劫富济贫”差不多,对弱势的一方来说是很好的,但对于优势方来说,简直糟糕透了。
剧情里,原主进宫之后,一切都风平浪静,原主不会诉苦,一心一意相信姐姐,事情就如乔芷兰设想的那样发展,乔家人得到的消息都是一切都好。最后,原主死了,乔芷兰哭得伤心欲绝,说是她没有照顾好妹妹。
乔家人信了她的话。
他们心里或许也是有疑惑的,只是对他们而言,追查这事没有意义。
就只能算是乔芷玫命苦。
这辈子,乔芷兰诸事不顺,她和乔芷玫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今天一大早,乔大嫂进宫之前,乔母就对她千叮万嘱,让她务必把她对小女儿的关心和爱护传达到位,还叮嘱她回来以后立刻来见她。
现在大儿媳妇回来了,却没来她这边,乔母心里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
婆婆派人来叫,乔大嫂也不敢推辞,只好站起身,跟着来人一起去见乔母。
乔大哥担心事情会失控,也跟着一起过去了。一路上,两口子频繁打着眉眼官司,他们俩当了好几年夫妻,倒是有些默契,俩人心里想的都是,大姐被降了级的事就不要跟乔母说了。
到了乔母院里,两口子还要请安,被乔母阻止了,“好了好了,一家人,平时不要讲这些虚礼,快说说,情况如何?见到玫儿了吗?”
乔大嫂抿了抿嘴巴,摇了摇头,“没有见到。陛下有口谕,昭嫔娘娘要安心养胎,这段时间谁都不见。想来,咱们只能等小妹生了以后再去看了。”
宫里的嫔妃生了孩子,皇帝会开恩让娘家的女眷进宫去探望,还可以在宫里住几天。以后孩子办满月、抓周什么的,娘家人也可以去参加。
乔母听完这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只能算是个消息,不好说它是好是坏。
乔母叹道:“陛下都下了命令,那就只好如此了。”
她没再继续追问,乔大哥和乔大嫂都松了一口气,两口子赶紧起身告辞离开了。
等到乔父回来,乔大哥把事情详细跟他说了一遍,乔父沉默良久。
他对皇帝的了解比乔大哥要多得多,知道当今天子的性格和能力,陛下会因为这件事处罚乔芷兰,那一定是因为,乔芷兰做了什么过分的事让他发现了。
他夫人当局者迷,看自己的女儿自然是千好万好,不愿意把人往坏了想,但是陛下就不一样了,他或许是发现了兰儿的一些不太好的小动作、小心思,借此机会敲打她呢。
就希望兰儿能领会陛下的意思,以后老老实实的,这样还能安度余生,不然就真的不好说了。她就算是突然在宫里暴毙,他们也毫无办法。难道还能去找陛下讨公道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朝堂之上因为些许小事就丢了命的人不在少数,也没见哪个人能讨回公道的。甚至都没人敢去、想去讨这个公道。
乔父长叹一口气,跟乔大哥说:“你大姐的事,不要告诉你娘,别让她跟着忧心了。”
“儿子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