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侯府江南的三月,细雨如丝。苏晚坐在马车上,望着车窗外朦胧的景色,
心中满是忐忑。她本是苏州知府之女,自幼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本以为会觅得一位如意郎君,平淡度日,却不想被父亲送进了镇北侯府,
成了侯府三公子的侍妾。马车缓缓停在侯府门前,苏晚深吸一口气,由丫鬟扶着下了车。
抬头望去,侯府大门巍峨气派,朱红的大门上钉着密密麻麻的铜钉,门前石狮威风凛凛。
还未等她多看几眼,便有一位嬷嬷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
“你就是苏姑娘?跟我来吧。”苏晚低着头,跟在嬷嬷身后穿过重重院落。一路上,
她看到了不少侯府的丫鬟奴仆,他们或是行色匆匆,或是交头接耳,却没有一人多看她一眼。
终于,在一处幽静的小院前,嬷嬷停下了脚步,“这里以后就是你的住处了,
三公子今晚便会过来。好好伺候着,别丢了苏家的脸。”说完,嬷嬷便转身离去。小院不大,
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苏晚走进房间,坐在床边,想起临行前母亲拉着她的手泪流满面的样子,
心中一阵酸楚。正想着,门外传来了脚步声。苏晚连忙起身,只见一位身着锦袍,
气宇轩昂的男子走了进来。那便是她的夫君,镇北侯府的三公子萧逸。萧逸看了看苏晚,
眼神中没有太多情绪,“以后便在这里安心住着吧。”苏晚福了福身,
轻声道:“妾身知晓了。”萧逸点了点头,在屋内坐了一会儿,便又离开了。夜幕降临,
苏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久久无法入睡。她知道,
自己的命运已经和这侯府紧紧绑在了一起,而这侯府中的日子,
恐怕不会像表面看起来这般平静。第二日清晨,苏晚早早起身,
梳妆打扮后便准备去给侯府主母请安。她跟着丫鬟来到主母的院子,刚一进门,
便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主母端坐在上首,身着华丽的服饰,妆容精致,
眼神却透着威严。在主母身旁,还坐着几位公子的妻妾,她们一个个衣着光鲜,姿态优雅,
看向苏晚的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打量和不屑。“给主母请安。”苏晚福了福身,声音清脆。
主母微微颔首,“起来吧。既然进了侯府,便要守侯府的规矩,切莫做出丢人的事。
”苏晚连忙应是。这时,一旁一位穿着玫红色衣裳的女子轻笑一声,“妹妹这模样倒是清秀,
就是不知道伺候公子的本事如何。”其他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苏晚低着头,心中虽有不悦,
却也不敢多说什么。请安结束后,苏晚回到自己的院子,心中满是委屈。她知道,
自己在这侯府中无依无靠,想要安稳度日,还需步步为营。
第二章:暗流涌动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晚在侯府中谨小慎微,
虽然时常会受到其他妻妾的刁难,但她都默默忍受了下来。她与萧逸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萧逸偶尔会来她这里坐坐,但大多时候都是沉默寡言,待不了多久便会离开。这一日,
苏晚正在院子里浇花,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她放下水壶,走出去一看,
只见一群丫鬟奴仆围在一起,似乎在议论着什么。苏晚走上前去,
拉住一个小丫鬟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小丫鬟看了看她,
小声说道:“二公子的侍妾柳姨娘不知怎么得罪了主母,被主母罚跪在祠堂呢。
”苏晚心中一惊,祠堂阴冷潮湿,若跪上几个时辰,怕是身体要落下病根。她犹豫了一下,
还是朝着祠堂的方向走去。当她来到祠堂时,便看到柳姨娘跪在地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
苏晚环顾四周,发现祠堂中并无他人,便上前将柳姨娘扶起,“柳姐姐,你怎么样了?
”柳姨娘看到苏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多谢妹妹。
我也不知主母为何突然发这么大的火,定是有人在背后说了我的坏话。
”苏晚扶着她在一旁坐下,“姐姐先休息一会儿,我去给你倒些水来。
”就在苏晚准备去打水时,祠堂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主母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看到苏晚和柳姨娘,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苏晚,谁让你把她扶起来的?”苏晚心中一紧,
连忙跪下,“主母恕罪,妾身见柳姐姐身体不适,一时心急,还望主母开恩。
”主母冷哼一声,“你倒是好心。不过这侯府的规矩,可不是你能随意破坏的。
既然你这么想帮她,那便陪她一起跪吧。”说完,主母转身离去。苏晚心中满是委屈,
却也只能乖乖跪在地上。柳姨娘愧疚地看着她,“妹妹,都怪我连累了你。”苏晚摇了摇头,
“姐姐别这么说,我们在这侯府中都不容易。”这一跪便是两个时辰,等她们被放出来时,
双腿早已麻木,几乎无法行走。苏晚回到自己的院子,趴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也不知道在这侯府中,自己究竟该如何生存下去。
而另一边,主母的院子里,一位穿着翠绿色衣裳的女子正依偎在主母身旁,“母亲,
那苏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违抗您的命令。”主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不用着急,
她不过是个新来的,翻不起什么大浪。不过,你也得多加小心,莫要被人抓住把柄。
”女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第三章:意外转机经过祠堂一事后,
苏晚在侯府中的日子更加艰难了。其他妻妾对她的刁难变本加厉,
甚至连一些丫鬟奴仆都开始不把她放在眼里。但苏晚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知道,
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打倒。这一日,侯府中来了一位贵客,是当今圣上的宠臣,礼部尚书。
主母为了招待这位贵客,特意举办了一场宴会。苏晚也被要求参加,她精心打扮了一番,
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裳,虽然比不上其他妻妾的华丽,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宴会上,
众人饮酒作乐,气氛十分热闹。突然,礼部尚书提出想听一曲琴音助助兴。
主母看了看身旁的几位妻妾,她们都面露难色,因为平日里她们虽也学过琴艺,
但都只是略通皮毛,在这等场合根本拿不出手。就在这时,苏晚站了出来,
福了福身道:“妾身愿为大人弹奏一曲。”主母皱了皱眉头,刚想说什么,
却被礼部尚书打断了,“甚好,那就有劳苏姨娘了。”苏晚走到琴前,坐下后深吸一口气,
便开始弹奏起来。她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动,美妙的琴音缓缓流淌而出。一曲弹罢,
众人都沉浸在其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礼部尚书率先鼓起了掌,“好,好!
苏姨娘的琴艺堪称一绝,没想到侯府中竟有如此才女。”萧逸看着苏晚,
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主母的脸色却有些难看,但也不好发作,
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苏晚这孩子,平日里倒是深藏不露。”宴会结束后,
萧逸来到了苏晚的院子。他看着苏晚,语气中多了几分温和,“今日你的表现很不错。
”苏晚福了福身,“多谢公子夸奖,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罢了。”萧逸点了点头,
在屋内坐了一会儿,与苏晚聊了一些诗词歌赋,这是他们相识以来,交谈最久的一次。
自那以后,萧逸来苏晚院子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其他妻妾看在眼里,心中满是嫉妒,
一场新的风波也在悄然酝酿着。第四章:阴谋陷害随着萧逸对苏晚的宠爱日益加深,
苏晚在侯府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但这也引来了其他妻妾的强烈不满,
尤其是二公子的侍妾李姨娘,她一直视苏晚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要找机会除掉她。
这一日,李姨娘趁着苏晚外出,偷偷派人潜入她的院子,
在她的房间里藏了一些来历不明的珠宝。随后,她便向主母告发,说苏晚偷窃侯府财物。
主母一听,顿时大怒,立刻派人将苏晚叫来。苏晚一脸茫然地来到主母的院子,
还未等她开口,主母便冷冷地说道:“苏晚,你可知罪?”苏晚心中一惊,
“妾身不知主母何意,还望主母明示。”主母示意丫鬟将那些珠宝拿出来,
“这些东西是在你的房间里搜出来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苏晚看着那些珠宝,
心中慌乱不已,“主母,这些东西妾身从未见过,定是有人陷害我。”李姨娘站在一旁,
冷笑一声,“姐姐这话说得好听,若不是你偷的,怎么会在你的房间里?
难不成是这些珠宝自己跑进去的?”其他妻妾也纷纷附和,指责苏晚的不是。主母脸色阴沉,
“苏晚,偷窃乃是大罪,按照侯府的规矩,应当逐出府去。但念在你是三公子的侍妾,
便从轻发落,杖责二十,然后禁足三个月。”苏晚一听,顿时慌了神,“主母,
妾身真的是冤枉的,求主母明察。”但主母根本不听她的辩解,直接命人将她拉下去行刑。
棍棒落在身上,苏晚只觉得疼痛难忍,眼前一阵阵发黑。她咬着牙,心中满是不甘,她知道,
自己这次是被人算计了,可她却无力反抗。就在她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萧逸赶了过来。
“住手!”萧逸一声怒吼,那些行刑的人停了下来。萧逸快步走到苏晚身边,将她扶起,
看着她身上的伤痕,眼中满是心疼。他转头看向主母,“母亲,此事定有蹊跷,
苏晚绝不是这样的人,还请母亲彻查。”主母看着萧逸,心中有些犹豫。她虽然对苏晚不满,
但也不想因此而得罪萧逸。这时,李姨娘又开口了,“三公子,证据确凿,
您可不能偏袒她啊。”萧逸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此事我自会调查清楚,若真有人陷害苏晚,
我定不会轻饶。”说完,他便带着苏晚离开了。回到院子后,萧逸请来了大夫为苏晚诊治。
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苏晚,萧逸心中一阵愧疚,他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她。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还苏晚一个清白。
第五章:真相大白萧逸开始暗中调查苏晚被陷害一事。他派人四处打听,
终于从一个小丫鬟那里得知了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李姨娘一手策划的,她嫉妒苏晚得宠,
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想要除掉她。萧逸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他直接来到主母的院子,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主母。主母听后,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她没想到李姨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在侯府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母亲,李姨娘陷害他人,
按侯府规矩,该当何罪?”萧逸语气冰冷地问道。主母叹了口气,“按规矩,应当逐出府去。
”萧逸点了点头,“那就请母亲尽快处置吧。”很快,李姨娘被带到了主母面前。面对证据,
她无法抵赖,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求饶,“主母,三公子,妾身知错了,求你们饶了我吧。
”但萧逸和主母都没有心软,最终,李姨娘被逐出了侯府。苏晚在萧逸的悉心照料下,
伤势渐渐好转。当她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心中对萧逸充满了感激。经过这件事,
她和萧逸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然而,侯府中的争斗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其他妻妾看到李姨娘的下场,虽然心中害怕,但也更加嫉妒苏晚。她们开始在暗中商量,
想要再次给苏晚一个教训。第六章:新的危机苏晚伤好之后,
本以为可以过上一段平静的日子,却不想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这一日,
侯府中来了一位道士,他在府中四处转了转后,便对主母说侯府中有不祥之人,
会给侯府带来灾祸。主母一听,顿时紧张起来,连忙询问是谁。道士看了看苏晚,
“就是这位苏姨娘,她身上带着一股阴气,会影响侯府的气运。”苏晚一听,顿时急了,
“道长,您这是无中生有,妾身一直安分守己,从未做过任何伤害侯府的事。
”但道士却摇了摇头,“信不信由你,若不将她送走,侯府恐有大祸。”主母听了道士的话,
心中也有些犹豫。这时,其他妻妾纷纷在一旁煽风点火,说自从苏晚进了侯府,
侯府就事端不断,说不定真的是她带来的灾祸。萧逸得知此事后,立刻赶了过来。
他看着道士,眼神中充满了怀疑,“道长,仅凭一面之词就说苏晚是不祥之人,
是不是太过草率了?”道士却不慌不忙地说道:“三公子,这是贫道掐指算出来的,
绝无差错。”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苏晚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走上前,
对主母说道:“主母,既然道长说妾身是不祥之人,那便让妾身离开侯府一段时间吧。
若这段时间侯府平安无事,那就证明妾身并非不祥之人;若侯府真的出了事,
妾身甘愿承受任何惩罚。”主母听了苏晚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便同意了。
萧逸虽然不愿意,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只能嘱咐苏晚一定要小心。
苏晚离开侯府后,住在了城外的一处小院里。她每天都在担心侯府的情况,
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而侯府中,自从她离开后,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
但实际上,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第七章:幕后黑手苏晚在城外的小院里已经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来,
侯府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她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想着自己很快就能回到侯府了。然而,
就在这时,她却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那个道士是大公子的侍妾周姨娘花钱请来的,
目的就是为了除掉苏晚。周姨娘一直想要在侯府中独揽大权,她看到苏晚越来越得宠,
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想出了这个办法。苏晚得知真相后,心中愤怒不已。
她决定回到侯府,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主母和萧逸。当她回到侯府时,萧逸看到她平安归来,
心中满是欣喜。苏晚将自己调查到的真相告诉了他,萧逸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们一起去找主母,将周姨娘的所作所为一一说了出来。主母听后,气得浑身发抖,
“这个周姨娘,竟敢做出这等事,实在是太过分了!”很快,周姨娘被带到了主母面前。
面对证据,她无法抵赖,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最终,周姨娘被关了禁闭,
那个道士也被赶出了城。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苏晚在侯府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但她知道,
只要自己还在侯府一天,就永远无法摆脱这些争斗,她只能更加小心谨慎地活着。
第八章:风雨过后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苏晚在侯府中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
她不再像当初那样任人欺负,而是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萧逸对她也更加宠爱,
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主母看到苏晚的变化,心中也渐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她开始认可苏晚,甚至有时还会让苏晚帮忙处理一些府中的琐事。苏晚也很珍惜这个机会,
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赢得了府中上下的一致好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侯府中的争斗虽然依旧存在,但苏晚已经能够从容应对。她知道,
自己在这侯府中已经站稳了脚跟,只要和萧逸相互扶持,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苏晚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园的繁花,心中满是感慨。
她从一个被人欺负的侍妾,一步步走到现在,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她也明白,
这就是侯府的生活,既然无法逃离,那就只能勇敢面对。而她,也有信心和萧逸一起,
在这侯府中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第九章:暗潮又起看似平静的日子下,暗潮仍在涌动。
这日,苏晚正在整理账目,忽有丫鬟来报,说主母突然病倒,
府中医术最好的王大夫诊治后也束手无策,只说脉象诡异,似被邪祟缠身。苏晚心中一惊,
连忙赶往主母院中。只见主母面色惨白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口中不时喃喃自语,
模样十分骇人。府中众人皆乱作一团,大公子、二公子和萧逸都守在床边,神色凝重。
苏晚注意到,周姨娘虽被关禁闭,但此时竟也被放了出来,在一旁假意抹泪,
眼神却时不时瞥向自己。“三弟妹,你来了正好。”大公子萧凛开口道,
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王大夫说母亲这病蹊跷,怕是有人在暗中使坏。你素来心思细腻,
可有什么想法?”苏晚心中一沉,这明显是将矛头指向自己。她福了福身,
镇定说道:“大公子说笑了,妾身并无头绪。当务之急,应尽快另请名医为母亲诊治。
”萧逸握住苏晚的手,向兄长们说道:“苏晚绝无可能做出此等事,
还望兄长们莫要胡乱猜疑。”然而,二公子萧轩却冷哼一声,“三弟,如今母亲病重,
你一味护着她,难不成是做贼心虚?”就在众人争执不下时,
周姨娘突然哭喊道:“姐妹们都知道,前些日子道士说苏姨娘不祥,会给侯府带来灾祸,
如今主母突然病倒,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此言一出,
屋内众人看向苏晚的目光都变得异样起来。苏晚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周姨娘,
空口无凭,岂能随意诬陷?若真有邪祟,为何之前我离开侯府半月,府中却安然无恙?
”周姨娘被怼得说不出话,只能向大公子投去求助的目光。萧凛沉思片刻后道:“三弟,
此事事关重大,为了母亲的安危,也为了堵住众人之口,苏姨娘还是先暂时搬到偏院居住,
待母亲病好,再做定论。”萧逸还欲争辩,苏晚轻轻按住他的手,“妾身愿意搬去偏院,
只求尽快治好主母的病。”搬到偏院后,苏晚并未坐以待毙。
她暗中派心腹丫鬟小翠去城中打听,看是否有医术高超的大夫。小翠不负所托,
打听到城西有一位隐居的神医林老,医术出神入化,尤其擅长疑难杂症。
苏晚立刻写了一封信,恳请林老前来诊治。林老被苏晚的诚意打动,终于答应前来。
他仔细为主母把脉后,眉头紧皱,“这并非邪祟所致,而是中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慢性毒药,
此毒无色无味,初时并无明显症状,日积月累之下才会爆发。”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萧逸握紧拳头,怒声道:“究竟是何人如此狠毒,竟敢对母亲下此毒手!
”林老又道:“此毒需要每日服用少量,持续一月有余才会发作,
下毒之人必定是府中能常伴主母左右之人。”苏晚心中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她看向周姨娘,
却见对方眼神躲闪,脸色发白。然而,就在众人准备进一步追问时,周姨娘突然口吐白沫,
瘫倒在地,竟是被人毒杀灭口了……第十章:迷雾重重周姨娘的暴毙,
让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萧凛脸色阴沉,立刻下令**,
严禁府中下人议论此事。他看着林老问道:“老先生,
周姨娘这是……”林老叹了口气:“她中的毒与主母所中之毒不同,是剧毒,
服下后片刻便会毒发身亡。”苏晚蹲下身,仔细查看周姨娘的尸体,
发现她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碎布,上面绣着一朵梅花。她心中一动,
这梅花的绣法与大公子房中的丫鬟服饰上的绣法极为相似。苏晚将碎布悄悄收起,
决定暗中调查。萧逸见苏晚神色有异,待众人散去后,低声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苏晚将碎布拿出,把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萧逸眉头紧锁:“大哥向来沉稳,
怎会做出此等事?但若真是他,又为何要毒害母亲?”为了不打草惊蛇,
苏晚决定先从大公子房中的丫鬟入手。她让小翠去接近一个名叫秋菊的丫鬟,
秋菊是周姨娘的贴身侍女,想必知道不少内情。小翠凭借着巧舌如簧,
很快就与秋菊熟络起来。几日后,小翠匆匆赶来禀报:“娘子,我从秋菊那里打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