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篇文章后,陈云笙笑了笑,以他未来人的眼光,说实话,他内心是看不上这篇文章的,收钱办事的痕迹太明显了,写作手法也太糙了。
但别忘了,现在是1984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能写出这样的软文,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比较好骗,就算是一坨屎,也照样有人追捧,不像后世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的人一样“精明”。
“《工商日报》?”
陈云笙皱了皱眉头,在脑海里搜索着有关于《工商日报》的记忆。
因为这份报纸他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后世港岛的报纸,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也没有这份报纸呀!
“有啦!”
陈云笙眼睛一亮,他终于搜索到,上一世无意中看过的一篇“港岛报社历史”的自媒体文章,里面就有介绍关于《工商日报》的。
《工商日报》创刊于1925年7月5日,由何东爵士创办,日销量达到了15万份,而当时的港岛人口也就80万,可见当时其影响力之大。
而在1941年因日笨侵港而停刊,直到1946年日笨投降后,《工商日报》复刊,但此时的时代已经变了,读者已经不再热衷于阅读单一性报道的报纸了,更偏向于综合性类报纸,各种板块齐全,想看什么都有。
期间《工商日报》也做出过努力,内容也侧重于综合征报纸,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但时代变了,再也不是《工商日报》刚创刊的那个时代了,在怎么努力也不能在回到曾经统治港岛报业的王者地位,就连后起之秀《**》都干不过。
在陈云笙的记忆中,由于《工商日报》日销不过5万份,广告商更是少之又少,何东家族不仅没能分到钱,还倒贴了不少钱来维持报社的日常运转,在今年的11月份,就决定让《工商日报》彻底停刊了。
陈云笙眼睛一亮,他终于想到自己要做什么了,那就是——办报纸!
现在的报纸,可是引导舆论的主流利器,而且,这个利器就算再过十年,也不会过时,照样还是主流。
一旦自己手里捏着一份影响力大的报纸,能为自己加不少的分,无论是富豪,还是议员,都得敬自己三分!
就拿地产业来打个比喻,有了一份舆论力十足的报纸,一旦地产商得罪了他,陈云笙可以用舆论做到,让他们的房子“卖不出去”!
而港岛又是一个资本主义城市,议员和官员,都需要争取到市民的支持,就需要有报纸来宣传他们的执政理念!
在陈云笙眼中,《工商日报》并不是没有完全价值的,只要把名字给改了,彻底跟弯弯那边的联系给切断了,以《工商日报》曾经的底蕴,还是能够有崛起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