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贾年李存孝-小说未删减阅读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贾年李存孝-小说未删减阅读

时间:2025-07-27 19:30:40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重生小说,由喔厉不厉害巧妙编织而成。故事中,贾年李存孝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冒险,同时也面临着内心的挣扎和选择。通过与他人的相处和与自我对话,贾年李存孝成长为一个真正勇敢和有责任感的人物。这部小说充满了情感与智慧,来到亲兵的营房,贾年点了一队人马,将刘羽四人也一并带上,浩浩荡荡地驶出了荣国府。……将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思考和独特的体验。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

她深知,只要能顺利入宫,哪怕只是与某位公主或郡主结下一段浅薄的香火情,对于日后护佑薛家,都将是至关重要的筹码。

因此,自踏入京城的那一刻起,她便将自己所有的心神,都投入到了这场关乎家族未来的准备之中。

“姑娘,老太太身边最得力的鸳鸯姑娘来了!”

宝钗正沉浸在书卷的世界里,冷不防听见贴身丫鬟莺儿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鸳鸯款款步入宝钗的房间,未语先笑,对着宝钗福了一福:

“宝姑娘,我们府里今日天降大喜,老太太特意在荣禧堂设下家宴,命我来请您过去,一同沾沾喜气,热闹一番!”

“哦?不知是何等喜事,竟能让老太太如此开怀?”

宝钗放下手中的书卷,脸上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

听到宝钗的询问,鸳鸯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与有荣焉的笑容与自豪。

“宝姑娘您有所不知,是我们大老爷膝下的那位年三爷,在边关战场上立下了惊天动地的大功!捷报刚刚传遍京城,听说圣上要亲授他贵爵之位,老太太这才会这般欣喜若狂!”

宝钗一边优雅地起身整理衣衫,一边侧耳倾听鸳鸯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贾年的赫赫战功。

当她听到贾年于万军之中阵斩异族可汗,亲手砍下象征敌军灵魂的大纛,最终导致敌军全线崩溃时,饶是她素来沉稳,心中也不禁掀起了惊涛骇浪。

贾府这位三公子所立下的功勋,若是再加上开国元勋一脉的联名力保,恐怕,问鼎那超品爵位也并非痴人说梦!

“府上这位年三爷是何时离京出征的?为何我住进府中这么久,竟从未听人提起过他?”

宝钗此刻已收拾停当,便随着鸳鸯一同迈出了梨香院的门槛。

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两人并肩而行,话语声在寂静的院落里显得格外清晰。

“宝姑娘您不知道也属正常,咱们这位年三爷乃是大老爷的庶出,性子也一向内敛低调。他是在两年前,朝廷大举用兵于边关之际,随军出征的。”

“平日里,也只有当边关的捷报传来,府里才会掀起一阵小小的波澜,议论上那么几天。您来府里的时日尚短,许是恰好错过了。”

两人边说边聊,步履轻快,不多时,荣禧堂那巍峨的轮廓便已出现在眼前。

宝钗迈入堂内,仪态万方地与在座的一众长辈一一请安问好。

“我的宝丫头,知道你近来为了正事忙碌,但今天可是非同寻常的大喜之日,你若是不来,可就太见外了!”

“老太太说笑了,能遇上这等天大的好事,宝钗平日里盼都盼不来呢!”

贾母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慈祥:

“好孩子,真是知礼懂礼,可见姨太太平日里教导有方啊!”

薛姨妈坐在一旁,连忙谦逊地附和道:

“哪里哪里,再怎么教导,也比不上老太太您啊,您瞧您这几个孙子孙女,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出类拔萃!”

“宝姐姐,快到我这里来坐!”

宝玉早已在偏厅望眼欲穿,一见到宝钗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挥手邀请。

“去吧,你们这些小辈们坐在一处,正好说些体己话!”

“是!”

宝钗轻声应下,莲步轻移,来到偏厅,自然而然地在黛玉与三春姐妹的身旁落座。

“宝姐姐,这些日子你总是一个人待在院子里,都在忙些什么呀?”

宝玉看着款款而来的宝钗,那双澄澈的眸子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关切。

宝钗听到宝玉的询问,只是微微颔首,唇边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

“无非是读一些女子当读的书,学一些女儿家该懂的规矩罢了!哪里像你们这般,日子过得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宝玉听了宝钗这番话,心中的好奇更甚了。

“姐姐都看些什么稀奇的书?”

“也并非什么稀奇之物,不过是些《女则》、《女训》之类的典籍,讲的是礼仪规范,再有便是些如何持家理事的经济学问,难道宝兄弟也对这些感兴趣?”

宝玉一听宝钗口中吐出的这些书名,连忙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那些劳什子学来有何用处?不过是些自诩为圣贤名流的家伙,写出来规束人性的污秽言论罢了!”

宝玉平素最爱的便是那些缠绵悱恻的诗词文章,对于宝钗所说的经济学问,可谓是厌恶到了骨子里。

然而,坐在一旁的探春倒是眼前一亮,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她平日里就爱搜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宝姐姐,你说的那些,我倒是颇感兴趣,不知你手头上的那些书籍,能否借我一阅?”

“这有何难?三妹妹若是真有兴趣,随时可以打发小丫头到我那里去取。若有何处不解,我们姐妹俩正好可以一同探讨切磋。”

宝钗说完,目光又柔和地转向了宝玉。

“宝兄弟如今也到了该懂事的年纪了,是时候多看一些有关仕途经济的学问了,那些诗词歌赋固然文采斐然,但终究不是安身立命的正经学问啊!”

听到宝钗这番语重心长的劝说,宝玉整个人都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将头重重地趴在桌子上,满脸的郁闷与不快。

“宝姐姐你哪里知道,我心里头最烦的,就是你说的那些仕途经济。平日里但凡读到一篇好的诗词文章,我便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可若是在学堂里一看到那些枯燥的经济学问,就只觉得眼皮打架,昏昏欲睡!”

“你呀,我看就是平日里太受宠,缺少了鞭策!赶明儿让二舅舅亲自盯着你上学,看你还敢不敢打瞌睡!”

因临近深冬,天气寒冷,黛玉的身子骨本就弱,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聊天,此刻看到宝玉那副窘态,也不禁莞尔,笑着打趣起来。

“林姐姐快别拿他开玩笑了,二哥哥一见到二老爷,那两条腿就先软了三分,到时候恐怕更是一个字都学不进去了!”

惜春也在一旁捂着嘴,轻声附和。

听着姐妹们的轮番打趣。

宝玉的脸颊涨得通红,更显窘迫,那副模样反倒逗得在座的几个女孩儿都低声笑了起来。

“老太太,各位爷,各位奶奶姑娘们,晚宴已经全部备妥了,咱们这就移步宴客厅吧!”

恰在此时,王熙凤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偏厅的笑闹。

于是,众人便再次簇拥着贾母,浩浩荡荡地向着灯火通明的宴客厅行去。

翌日,卯时刚过,庄严肃穆的大朝会拉开序幕。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按照品级官阶,在金殿之上依次站定,整个太和殿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北静王爷,石兄,冯兄!真是许久未见了,各位近来一切安好?”

只因开国一脉早已接到密信,今日朝堂之上,将合力为贾年请功保官,因此,许多隶属于四王八公一脉、有资格上朝的勋贵们,今日都悉数到场了。

就连那位常年称病、许久不曾露面的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今日也破天荒地早早来到殿前等候。

看到往日里一同饮宴的故交,这位终日厮混于内宅的“宅男”显得异常兴奋。更何况,今日即将光耀门楣、封爵拜将的,正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份发自内心的得意,几乎要从他脸上的每一道褶子里溢出来。

“恩侯客气了,年哥儿此番立下不世奇功,这可是咱们整个开国一脉天大的喜事!今日在朝堂之上,我等定会拼尽全力,为年哥儿争取一个名副其实的封赏!”

修国公侯孝康一见到贾赦,便抱拳朗声回应道。

“王爷,冯兄,以您二位的卓见,不知犬子这番功劳,究竟能挣得一个什么样的爵位?”

几人悄然聚拢到一处,与五城兵马司的冯唐、石光珠等人压低了声音,紧张地讨论起来。

“于万军丛中斩将夺旗,而且斩的还是一族可汗的头颅,虽然那只是朵颜三卫之一的福余卫,算不得什么顶天的大部落,但依本王看来,一个子爵是稳稳当当的。若是咱们再加把劲,运作得当,或许能冲一冲那伯爵之位!”

北静王水溶早已收到了前线东平郡王的亲笔书信,对于战功的评定,心中已然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一听到开国一脉极有可能再添一位超品爵位的贵胄,在场的众人无不精神一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那……那若是咱们再努努力,豁出这张老脸去,有没有可能……直接封个侯爵啊?”

贾赦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其他人几乎是同时转过头,用一种看**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他。

大楚王朝以赫赫武功立国,公、侯、伯、子、男五等贵爵等级森严,其中公、侯、伯三级更是被尊为超品爵位。不知有多少将领戎马一生,血染疆场,最终也难以企及一个伯爵的门楣。

如今,年仅十七岁的贾年便有望封伯,已是旷古烁今的荣耀,贾赦这个做父亲的,竟然还在痴心妄想那侯爵之位。

要知道,同为贵爵,出入皆有亲兵护卫,威风八面。但子爵与伯爵之间,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便是权势滔天的北静王水溶,今日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保下伯爵之位。

而贾赦,居然已经在幻想一步登天,直接封侯了。

放眼当今朝堂之上,那些身居侯爵之位的武勋,哪一个不是在刀山血海中拼杀了半辈子,才换来今日的地位!

“啪!”“啪!”“啪!”

“肃静!”

就在几人窃窃私语之际,忽闻三声清脆的鞭响划破寂静,都察院的御史开始高声维持朝堂秩序。

这预示着,建康皇帝即将驾临。

文武百官再不敢交头接耳,立刻收敛神色,整理衣冠,垂首肃立,恭迎圣驾。

太和殿内,金碧辉煌,建康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接受着满朝文武的跪拜山呼。

待三跪九叩的大礼过后,次辅陈琪手持玉笏,从文官队列中走出,朗声奏道:

“启奏陛下,自奴儿干都司朵颜三卫兴兵作乱,东平郡王奉旨征剿以来,幸得多蒙我主天恩护佑,如今已然大破朵颜三部。最后一役,我大楚王师阵斩敌酋六万七千余级,俘虏敌众八万,所缴获的军械粮草更是不计其数!福余卫可汗已然授首,其余各部皆被大楚天威所震慑,纷纷上表乞降,愿永世为臣!”

建康帝虽然早已从密报中知晓了战果,但此刻听闻,胸中的豪情依旧激荡不已,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此战大捷,全赖我大楚将士用命,朕的护佑又有何功劳可言。陈爱卿,此役诸将的功绩,可曾一一统计清楚了?”

“回禀陛下,兵部早已将所有战功核验完毕,只待我主降下圣旨,论功行赏!”

陈琪躬身,将那本厚厚的、记录着赫赫战功的奏疏高高举起。

内侍监总管夏秉忠迈着小碎步走下御阶,恭敬地接过奏疏,转呈给建康帝。

“好哇,个个都是我大楚的好儿郎!夏秉忠,将诸将的功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宣唱出来!”

建康帝显然龙心大悦,他要让这太和殿内的每一个人,都听到这些英雄的名字。

“奴婢遵旨!”

夏秉忠接过那本沉甸甸的功劳簿,清了清嗓子,他那洪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开始在殿内回响,将此次大战中功勋卓著的将士之名,一一颂扬。

开国元勋一脉的年轻子弟中,除了那位光芒万丈的贾年,亦有四人因功勋显赫而被提名。

然而,目光转向与他们对立的崇源一脉,竟有足足十余人之多。

由此可见,在年轻一辈的较量中,开国一脉已然显露出颓势,落后于崇源一脉。

不过,万幸中的万幸,是他们还有一个贾年这样的“怪物”存在,以一人之力,便足以力压满朝勋贵的所有年轻俊杰。

夏秉忠的嗓音虽足够洪亮,但这太和殿实在太过空旷高远。

因此,也只有站在前列的那些王公大臣、一二品大员能够听得真切。

至于那些站在后排的低阶官员,只能隐约听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声响。

不过,这份名单本就不是念给他们听的,他们自然也乐得清闲,并不在意。

待夏秉忠将所有功大之人全部宣唱完毕,朝堂之上便立刻进入了商议封赏的环节。

一切都按照既定的功劳大小顺利进行,直到最后一个名字被提及——贾年。

不同于其他人,贾年的功劳之大,震古烁今,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同样巨大。

自古以来,武将沙场浴血,舍命搏杀;文官朝堂之上,巧舌如簧,压制武功。这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惯例。

依照贾年此次的功劳,往小了说,可封一等子爵;往大了说,亦可封三等伯爵。

一等子爵,乃正一品;三等伯爵,却是超品。

这一上一下,看似只差分毫,实则谬以千里,其间的尊荣与待遇,可谓是天壤之别。

“启奏陛下,怀远将军贾年,于万军丛中阵斩敌酋可汗,更夺下敌军帅旗大纛,仅此一战,便使得持续两载的边疆战事彻底平息。臣以为,此等盖世奇功,当封侯!”

北静王水溶率先出列,他一开口,便直接将封赏的上限拔到了最高,语惊四座。

袭理国公爵位的一等子柳芳也紧随其后,踏出队列。

“陛下,北静王所言极是!辽东战事已持续两年之久,九边之地其余异族亦是蠢蠢欲动,若非贾都尉此番拼死血战,一战定乾坤,只怕我大楚将陷入多线作战的危局之中!”

“陛下,万万不可!国朝超品贵爵,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易授予!况且我大楚以武立国,军威赫赫,威压四海,九边那些蕞尔小邦,又怎敢轻易冒犯天威!”

话音未落,工部尚书刘承礼便立刻站了出来,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

“陛下,臣以为刘尚书所言甚是,臣附议!”

礼部尚书赵黎也立刻出声附和。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紧接着,便有一大群文官如同潮水般涌出,纷纷表示赞同。

“简直是放屁!在刀山火海里拼命的又不是你们这些耍笔杆子的,你们当然说得轻巧!”

修国公侯孝康听到这群文官颠倒黑白的言论,气得须发皆张,竟在朝堂之上直接爆了粗口。

“你……你大胆!竟敢在朝堂之上口出秽言!简直是目无君上,大逆不道!”

“陛下,臣请治侯孝康大不敬之罪!”

一名礼部侍郎被侯孝康骂得满脸通红,立刻跳了出来,义愤填膺地向建康帝请旨。

“陛下,贾都尉年纪尚轻,阅历不足,实不宜封赏过高,以免其少年得志,心性浮躁,反倒乱了本心!”

太常寺少卿杜永明则另辟蹊径,开始拿贾年的年龄说事。

“陛下,杜少卿此言差矣!自古军功封赏,只论功绩,不问年岁!怎能因其年少,便压制其不世之功?若依此理,我大楚又何来霍去病、卫青这般为国开疆拓土的忠臣良将!”

北静王水溶毫不示弱,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水王爷,贾都尉所立之功,封一个世袭的亲贵之爵便已是天恩浩荡,如何能与封侯之事相提并论!是你们这些武勋,刻意夸大了他的功劳!”

“杜少卿,贾都尉阵斩异族可汗,刀劈敌军大纛,此等足以载入史册的赫赫战功,又岂是区区一个一等子爵所能彰显的!”

这时,方才那名礼部侍郎也再次站了出来。

“柳提督,您自己不也是一等子爵吗?怎么,莫非是嫌弃自己的爵位太低了?”

柳芳闻言,对着那名礼部侍郎投去一个轻蔑的冷哼。

“哼!本督这个一等子爵,乃是先祖浴血拼杀的余荫,加之陛下隆恩浩荡,自然不敢有半分嫌弃。若是李侍郎能有本事,在贾都尉即将获封的子爵前面,也加上‘国公府’这三个字,那本督自然是满意至极,绝无二话!”

此言一出,噎得那位礼部侍郎瞬间语塞,面色涨成了猪肝色。

见对方词穷,柳芳不禁得意地挺起了胸膛。

自己的爵位全称乃是“理国公袭一等子”,虽说只是个子爵,但前面那“公府”二字,便代表着先祖的无上殊荣与陛下的圣眷恩宠,岂是寻常子爵可比的。

“陛下,既然众位大人以为贾都尉年纪尚轻,不宜即刻封侯,那么臣恳请,保奏贾都尉晋封为伯爵!”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北静王水溶突然再次走出队列,面对建康帝,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陛下,臣等保奏贾都尉封伯!”

他身后,所有开国一脉的将领勋贵,也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请恩!

“陛下,臣这里还有东平郡王从前线发来的奏疏,请陛下亲启!”

水溶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封的奏疏,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呈上来吧!”

夏秉忠心领神会,立刻走下御阶,接过奏疏,转呈给建康帝。

建康帝展开一看,里面写的,同样是为贾年请封伯爵之事。

“陛下……”

一众文官还想再做争辩,却被建康帝抬手拦了下来。

“贾都尉战功赫赫,其功甚伟!其祖上三代,皆为国征战,忠心可鉴。国朝的侯爵之位,确实不可轻易授予,但若只封一个一等子爵,又不足以彰显其盖世之功。朕今日便取一个折中之法,敕封贾年为三等伯!”

“陛下英明!”

开国一脉的众人闻言,无不心花怒放,齐声高呼赞颂。

“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待一众开国勋贵起身后,水溶回到自己的位置,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贾赦。

这时,一旁的石光洙眼疾手快,伸手在背后猛地拉了一下贾赦的衣角,贾赦这才如梦初醒,明白过来。

他今日来此的唯一目的,便是在尘埃落定之后,叩谢皇恩。于是,他立刻双膝跪地,五体投地。

“臣贾赦,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哦,原来是贾爱卿啊!方才群臣为令郎请功之时,你这个做父亲的,为何却一言不发啊?”

贾赦闻言,依旧低着头,声音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颤抖:

“启禀陛下,臣之一家,世代沐浴皇恩,早已是感激涕零,纵万死亦难报陛下浩荡天恩于万一,又岂敢再贪求陛下的青睐。无论陛下如何决断,臣与犬子,都将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让建康帝听了心里也颇为受用。

虽然他明知这里面的水分极大,但又有谁不喜欢听这些悦耳的奉承之言呢。

“陛下,贾都尉既已晋封伯爵,不知陛下准备授予他何等官职?”

水溶话音刚落,之前一直沉默不语的崇源一脉领袖,宋国公刘威,便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大同府总兵一职已到换防之时,既然贾伯爷骁勇善战,不如便将其调往大同镇守,以震慑北地铁蹄!”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京营十二团营中的显武营提督一职,空缺已久,一直由定边侯暂为兼任,实为不合规制。不如便将贾伯爷调回京营,出任此职,方为上策!”

崇源一脉做梦都想将开国一脉的势力彻底逐出京营,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贾年这颗新星回到京城,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任职!

方才开国一脉合力保功,同为武勋世家,他们不好公然反对,但如今到了授职的环节,他们便立刻露出了獠牙,想要将贾年外放到边关苦寒之地。

“陛下,贾伯爷骁勇善战,乃国之利刃,臣亦保举贾伯爷出任大同总兵!”

靖安侯也立刻站出来,出声支援宋国公。

“陛下,贾伯爷出征之前,军籍便在京营,如今凯旋归来,官复原职,正是名正言顺。”

“冯提督此言差矣,贾伯爷即将封伯,已是超品贵胄,区区一纸军籍,又有何用?”

“都好了,你们不必再争了。贾伯爷少年英雄,朕闻其名则喜,早已关注许久。正好,太上皇他老人家也时常念叨,想要亲眼见见贾家的这位麒麟儿。传朕旨意,即刻召贾年火速进京,陛见受封!”

“至于官封何职,朕自有定论!”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

一杆枪捅穿红楼,陛下聘礼请备好

作者:喔厉不厉害类型:重生状态:连载中

一杆长枪贯穿敌酋,热血溅红雪原!荣国府那个被踩进泥里的庶子贾年,回来了!红楼世界惊变局,庶子贾年,竟得李存孝盖世神力与无双武艺!五年蛰伏,神力觉醒!辽东烽火起,正是男儿建功时!万军丛中,枪如惊雷!一枪挑杀福余大汗博尔斤!再一枪,斩断朵颜三卫联军中军大纛!铁蹄所向,尸山血海,硬生生杀穿敌阵,逼得敌酋仓...

小说详情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